据了解,至年,我市将设置中学86所,其中初中54所、高中19所、完全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10所。其中,新建16所中学、改扩建6所中学、迁建4所中学、撤销1所中学的工作将在近3年时间内完成。
点击原图放大查看
近3年将规划新建中学16所为有效缓解部分地区教育资源滞后于建设、学生就学难等问题,市规划局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的近期建设规划。
近3年,我市将规划新建中学16所、改扩建中学6所、迁建中学4所、撤销1所。
鼓楼区规划新建3所,分别为南阎窝学校、徐州市第二中学和一所待建九年一贯制学校,改建2所,分别为九里中学和徐州市第十中学,迁建2所,分别为徐州市第一中学和徐州市第二中学,撤销1所为徐州市第三十三中学。
云龙区规划新建5所,分别为,徐州市子房山中学、欣欣大道中学、体育场南路中学、徐州市第一中学、塘坊中学。改扩建3所,分别为徐州市王杰中学、徐州市第二十九中学、徐州市第三十中学。
泉山区规划新建3所,分别为火花二中、幸福中学和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改建1所,为徐州市火花学校、迁建2所,分别为矿大附中和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
经济开发区规划新建2所,分别为驮蓝山中学和高铁学校。
铜山城区规划新建3所,分别为矿大附中、独龙一中、邓庄中学。
新城区保留初中3所,新建初中5所、高中2所。近期将徐州市一中迁建至新城区,并结合近期拆迁安置小区和商品房建设,分别设置塘坊中学和体育场南路中学。
至年我市中学增至86所据悉,至年底,我市现有中学52所,其中初中33所、高中9所、完全中学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其中,鼓楼区中学14所;云龙区中学12所;泉山区中学13所,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8所,铜山城区中学5所。
通过对各校的现状调查,可以发现城区中学存在的三大难题:老城区学校分布密集,部分学校用地局促,部分配套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教育设施资源相对紧张,部分学校高中、初中超负荷招生,“大班额”现象相对突出,新建各类学校的选址及同步配套建设工作需加强;乡村学校条件普遍较差,中心城区学校条件较好。
据市规划局负责人介绍,本次规划的范围为徐州市区,包括鼓楼区、云龙区(含新城区)、泉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铜山城区。规划期限为—年。《规划》规定,在此次市区中学的设置上,
学校总数:按徐州市区每千人含35名初中生、15名高中生设置。
办学规模:现有初中定为18—48个班级,规划待建初中定为24—48个班,现有高中定为18—48班,规划待建高中定为24—60班,每班50人。
校园面积:规定城市已建成学校按16—23平方米/生控制,规划待建学校要达到23平方米/生以上。
校舍建筑总面积:中学建筑容积率均应低于0.8,老城区学校建筑用地容积率不超过1.2,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宿舍)不低于9平方米。
根据以上要求,《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各区需撤销、新建(搬迁)、改扩建及保留中学的数量。至年末,我市将设置中学86所,其中初中54所、高中19所、完全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10所。在新建中学中,其中鼓楼区新建中学10所;云龙区新建中学11所;泉山区新建中学8所;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中学7所;铜山城区新建中学7所。
点击原图放大查看
解读三十三中撤销并入十中的原因
本次规划针对中学所处的区位差异,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两个标准。城市建成区内由于建设用地紧张、学校教学质量普遍较好但发展空间有限,原则上已保留现状中学为主,若面积过小,不符合生均用地16—23平方米的标准则采取撤销、合并等措施,如第三十三中学,用地规模1.5公顷,距第十中学仅米,服务范围重叠,故规划中撤销三十三中,并将三十三中并入第十中学;
规划待建中学可开发、可改造用地相对较多,学校建设应按照高标准进行配置,规划建议按照《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进行建设,在办学规模上尽量考虑双轨制,生均用地指标应大于每生23平方米,有条件的中学可达到每生28平方米。
部分教育资源紧缺地区已被考虑在近期规划中针对目前存在的部分教育资源紧缺地区,《规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近期建设计划,期限为3年,将近期新建、扩建、迁建中学列入年度建设计划,保证规划落地实施。
其中鼓楼区针对琵琶花园、清水湾小区、南阎窝村周边缺少中学情况,规划近期建设待建一所学校和南阎窝学校(均为九年一贯制学校)。
云龙区坝山片区,近几年居住用地开发较多,生源迅速增加,原有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考虑到该地区用地紧张,规划建议近期对二十九中和三十中进行改扩建。
泉山区近期新建幸福中学和火花二中,以满足新淮海路周边地块和火花片区的居民需求。经济技术开发区近期规划建设高铁学校1所,满足高铁片区未来人口的增长需求。
铜山城区近期规划建设矿大附中和独龙一中,分别满足大学路和焦山湖周边居住小区的居民需求。同时规划通过各区统筹协调,在云龙区新建欣欣大道中学一处,以满足御景湾、东南郡周边居民的需求。
旺铺招租waiting-北京白癜风治好要多少钱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