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保卫女神
在那个母系氏族的时代,对于女神的崇拜非常正常,牛河梁发现的神庙被称为“女神庙”也再正常不过。对于这位女神到底是谁,考古学界的意见并不统一,有专家考定是“地母神”或者“生养神”,也有专家认为这就是远古传说中“抟黄土做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华夏始祖女娲氏。
(女娲氏像)
似乎也有些道理,在距离神庙遗址1公里的地方有座圆锥形的小土山,后经证实竟通体由人工夯筑而成,地上部分夯土堆直径近40米,高16米,外包巨石;内石圈直径为60米,外石圈直径约为米。小土山的形状为,小抹顶。上面是用3圈石头围砌起来的,高度约1米,山下面亦有3圈石头围砌。
在小土山周围的山头上,还发现有30多座积石冢群,整个积石冢群都是圆锥形,大抹顶,简直和古埃及的金字塔一模一样。在“金字塔”旁到处散布着带有红山文化特征的字纹彩陶片以及冶铜坩埚片,似乎就是女娲炼石之所在,这更为红山女神增加了神秘感。
据郭大顺先生讲,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源头地位,不仅体现在具备初级文明诞生的基本要素,还有它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承上启下”作用。他强调,“牛河梁遗址非常了不得。女神庙是中心,其他的坛、冢围绕着这个庙,组成一个大的祭祀建筑群。这是红山文化的中心。中国文明到底是不是有五千年,有五千年的证据在哪儿?特别是红山文化,‘坛庙冢,玉龙凤’,这六个字不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吗?”
(女神庙遗址)
细细看来,女神庙及周边遗址的主要历史文化价值概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敬天法祖”
女神庙及围绕女神庙的积石冢等诸多遗存陆续被发掘出来后,大量的考古材料证明,红山文化已进入高度发达的祖先崇拜阶段,而作为红山文化中心的牛河梁女神庙已是宗庙或其雏形。红山女神不仅是辽河人的祖先,也应该是中华民族的共祖。
牛河梁诸遗址点虽然分布在50平方公里的多山冈丘陵地带,但“庙台”位置在多道山梁的主梁最高处,多处“冢坛”位于“庙台”四周,其间似有一条无形的轴线,特别是起三层台阶的祭坛和积石冢,堪称中国古代建筑三台的“鼻祖”,与北京天坛的圜丘如出一辙。
“唯玉为葬”
红山文化玉器大都有抽象化和规范化的特点,玉器中的龙凤造型都已定型化,玉雕龙与商代玉龙在造型上的一脉相承,玉凤的翅与尾的表现方式也与商代青铜器上的凤鸟纹如出一辙。
民国学者王国维解释“礼”字,认为“以玉事神者也”。红山文化“唯玉为葬”的习俗和祭祀遗存的规范化以及崇拜礼仪的制度化,是礼起源于史前时期最为典型的证据。
牛河梁遗址发现的女神庙、祭坛、积石冢和“金字塔”式建筑距今约年,为夏商周以前的中华历史提供了考古依据,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0多年。这是可与埃及金字塔、印度亨觉达罗古文明相比的世界性发现,也被考古学界誉为“东方文明的新曙光”。
该遗址区年首次被发现,年正式考古发掘,年就被国务院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重点大遗址,年牛河梁自然遗址保护区建立。
(牛河梁遗址博物馆)
但是,与光天化日下的考古发掘相伴随的,必定是月黑风高时盗墓者的身影。随着红山文化遗址大量精美绝伦器物的出土,红山文物开始引起社会大众的白癜风应该怎么样治疗四川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