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九旬老兵感动了所有铜山人

“好人”两个字简单易写,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91岁老人宋光迎,不仅践行着“好人”二字,而且给“好人”加了一个前缀——一生。

大家搬好凳子,一起听故事吧

 

◆老兵档案◆

●年7月15日出生于山东东明县

●年参军参加过高邮战役、炮车战役、东陇海战役、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

●年入党

●年因伤残退役

●.05-.05徐州市公安局管理员副科长

●.05-.09铜山县招待所所长

●.09-.01铜山县迁建办公室副主任

●年从原铜山县国土局离休

宋光迎(左一)向社区居民讲述自己助人经历,传递正能量。

  面对战友,回忆往昔共同经历的战争岁月。

  宋光迎老人学雷锋。

一心做好事,一生做好人

91岁老党员宋光迎为人民服务无止境

  

身上至今留有12枚弹片

宋光迎老人年出生在山东东明县一个贫苦农家。日本侵华时,宋光迎与当地村民被汉奸抓去当劳工。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新四军,先后参加过东陇海战役、孟良崮战役、苏中战役等大大小小十几场战役。

在老人的抗战经历之前,是一段苦难的岁月。

“我们家是世代贫农,父母给地主种地,我本还有一姐一兄,一弟一妹。”宋光迎老人说,在他6岁那年,他和弟弟妹妹突然染上了痢疾,腹泄不止。最后,弟弟、妹妹先后去世了。父母是跪在地主门前几个小时,借得两块大洋,才把他拉到城里找大夫看好了病。

日本人大肆侵华时,宋光迎和当地村民被汉奸抓去当劳工,在途经连云港一带时,被一支新四军部队营救,从此参军入伍。

宋光迎参军时在新四军1师10团2营4连。很快他参加了几场与日本人作战的战役。

在邳州炮车镇的一次战斗最为惊险,当地有一座炮楼,里面驻扎着一群日本人。“班长拿着手榴弹先冲上炮楼,但是他的手榴弹炸响后自己也牺牲了,身上还被日本人刺了好几刀。我拿着手榴弹接着冲上去,脖子上和手上被狠砍了几刀。”宋光迎老人给记者看了他的后颈部位,有4道深半厘米的伤疤,最长约十几厘米,手上也有一道很深的刀疤。宋光迎冲上炮楼,扔响了手榴弹后就从炮楼上跳了下去,掉进炮楼下的水洼,不省人事,3天后才醒来。

宋光迎的身上还有多处战争留下的伤疤,胸上、大腿上、小腿上,都布满了伤痕,这位一等革命伤残军人的身上,至今还有12枚黄豆粒大小的弹片没取出。

坚守承诺报答救命恩人

宋光迎在部队里作战勇敢,被提升为排长,第2年就光荣入党。在枣庄的一次战役中,宋光迎负伤过重,伤愈后只好退出了军营。年,宋光迎被安排到徐州市公安局工作,先后在行政科、预审科做过科长,后又调入原铜山县国土局,直至年离休。在离开战场后,宋光迎心里一直挂念着一个人,在以后的人生中,他也是用实际行动报答着这位恩人。

那是年6月,宋光迎所在部队攻打费城,战斗中为了救团参谋郑克同志,3发迫击炮弹在他周围爆炸,他当时多处受伤倒地昏迷,身上的衣服都没有了,盖着降落伞从战场上被抬下来,最后送到了山东枣庄市徐庄镇葫芦套南峪村的尚大娘家。

因为没有药品,宋光迎的伤口溃烂生蛆,导致破伤风,不停地抽搐,牙关紧咬,不能说话不能吃饭。尚大娘带着15岁的儿子和17岁的儿媳,每天只有用盐水为宋光迎清洗伤口,为了让难以进食的宋光迎活血,尚大娘将可以活血的韭菜水、面水装进小酒壶,一滴一滴渗进宋光迎的牙缝里,才保住了他的性命。

宋光迎苏醒过来后,20多天不能说话,经过将近3个月的细心照料,归队心切拄着拐杖离开尚家。临行前,他跪在尚大娘的面前,说:“大娘,没有您我早就死了,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等我打完仗,我每年都会来看您的!”从此,宋光迎跟着部队转战南北,与尚家失去联系。

年,宋光迎被安排到徐州市公安局工作。在战争结束后的十年中,宋光迎日日夜夜都在惦记着救他一命的尚大娘一家。

转业到徐州市公安局的宋光迎有一次到枣庄出差,他偶遇尚大娘的一位邻居。宋光迎走了一天没膝盖的雪路,才找到尚家。从此宋光迎便开始了漫长的报恩路。

自从和尚家联系上后,宋光迎每年都要去南峪村几次,每次都带着大米、面粉和其他生活用品。年尚大娘去世,宋光迎为了当年的承诺,每年都要抽空去山东看望老人几次。每次去,都带着青菜和肉,还不忘给生前爱喝酒的尚大娘带上一桶酒作为祭奠品。就这样,年开始的报恩路,宋光迎至今已坚持了60年。

对于这种坚持,宋光迎说:“只要我活在这个世上,我就要去看望尚大娘,做人要懂得感恩,要说话算数。”

老人坚守承诺、知恩图报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老人在87岁时荣登“中国好人榜”。

90高龄还在为人民服务

宋光迎老人还一直乐于助人。他见到熟人或者陌生人都会从随身的布包里拿出一叠材料送给人家,见到吸烟的还会劝人家戒掉香烟,并赠送一盒无糖薄荷糖。最近几年,老人还自己动手搜集、摘抄、整理、印发《祝老年朋友健康长寿》等养生保健宣传材料3万多份,无偿送给需要的人。老人最近几年印发材料和赠送口香糖的钱就有三四万。老人生活简朴,退休金几乎都拿出来做好事了。

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时,宋光迎老人正生病住院。躺在病床上的他得知灾情后,马上拿出元钱交给女儿,再三叮嘱由女儿交给其所在单位和社区。

年12月,宋光迎老人了解到辖区有两位老人生活十分困难,一个79岁,3个女儿都没有固定收入,每月靠遗属补贴生活,日子艰苦,有时候到菜市场捡拾菜叶吃;另一个78岁,没有工作,两个女儿其中一个是残疾人,没有收入,和丧偶的小女儿住在一起,还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癌症去世,另一个儿子靠低保生活。宋光迎对两位老人的处境十分同情,马上向社区申请为两位老人提供一些帮助。根据两位老人的不同情况,他分别给买了取暖器和米面油等不同的生活用品亲自送到两位老人家中。

年6月,宋光迎在社区里活动时发现社区的健身器材部分出现了破损,影响居民正常锻炼,于是他出资找人修缮。修缮的过程中,引来爱心一片,社区的居民争先恐后帮忙打下手。施工人员得知宋光迎老人是做好事,最后只收了一千块钱的成本费。

年1月,宋光迎买了酒,又到附近的饭店订了一桌饭,邀请附近多名清洁工热热闹闹吃了一顿团圆饭。年夏天,宋光迎买来草帽、毛巾和肥皂,送给辖区的保洁员。

10多年来,老人坚持自费订阅多份《都市晨报》和《彭城晚报》,赠送给社区困难家庭。

几十年来,宋光迎老人坚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为学生做报告30余场,受教育人数超过万人次。铜山区国土局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书记海兴佩说,宋光迎是他们支部年龄最长、党龄最长的一位党员,做好事报党恩已成了老人的习惯。目前,老人每周都坚持组织全支部的近50名党员学习保健知识,宋光迎已成了他们党支部的“义务辅导员”。

建党95周年他交元党费

在铜山区国土资源局,他更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曾连续多年自愿多交党费。今年,在建党95周年之际,他主动递交党费元。年宋光迎交党费元,年交党费2元。如果说足额交纳党费是一名党员的基本义务,那么自愿多缴纳党费则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组织无尽的深情厚爱。

宋光迎同志对别人对社会奉献时不计成本,但是对自己的生活却处处节省。他居住的还是当年一室一厅的老宅子,家具也都使用了好几十年,衣服永远是那件洗脱色的旧军装,他更没有为他的子女争取过组织上的丁点照顾。“时刻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对他来说绝非一句夸口的誓言。

如今,全党上下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活动。宋光迎同志的所作所为已经超越了合格党员的标准,他的事迹已经化为一股喷薄滚烫的时代精神和组织力量,也正是有宋光迎同志的这种力量,才凝聚着八千多万共产党员不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

人应该健康快乐地活着

宋光迎工作上积极主动,但对名利却看得很淡。年,单位调级,他主动把自己的名字划掉,换上了一位踏实肯干的同事的名字。年离休前,他的工资级别被漏报了一级,大家让他去找,他笑笑说,共产党给我的已经够花了,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能好好活着已经很满足了。

宋光迎对亲人子女别有一番深情。他经常教育子女后代,生活要向低标准看齐,不攀比、不浮夸;工作要向高标准看齐,比成绩、比贡献。在他的教育和熏陶下,他的子女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认真负责。宋光迎的大家庭成为人人羡慕的“五好家庭”。年宋光迎被评为江苏省乐天健康老人。

一诺千金、知恩图报,爱心奉献、无怨无悔,淡泊名利、乐天健康,一生做好人。这几句话足以概括老人一生的信念。宋光迎老人说得最多的是:“毛主席教导我们共产党员要做人民的勤务员。我一辈子都要为人民干好事、干实事,不干坏事。”他用自己的忠诚和奉献,让人们深深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他的精神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唱响了一曲温暖人间的“好人之歌”。

做好人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人

让我们为老兵宋光迎点个zan吧!

-END-

铜山最权威的资讯平台

铜山最高效的互动平台

铜山最贴心的服务平台









































卡泊三醇价格大概是多少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rongzx.com/wrxfc/1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