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西北隅,吕梁山南端,汾河、黄河两条母亲河交汇的金三角,表里山河,地理优越,历史悠久,人文积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现辖5乡(小梁、柴家、赵家庄、下化、阳村)、2镇(樊村、僧楼)、2个街道(城区、清涧),个村委会,个自然村,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人。
二、历史沿革远古时期,河津有皮氏部落(皮氏发明鞣皮制衣,解决了御寒、奉礼需要,与钻木取火、筑巢而居同期,与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齐名),历唐(尧)、虞(舜)、夏(禹)皆为甸服(郊区),先后有4个方国:皮氏、冀、耿、韩。
商、周建耿国,战国为皮氏邑;秦置皮氏县;王莽新朝天凤元年(14年)改延平县,东汉复为皮氏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年)改龙门县;太和十一年(年)为高凉郡治,辖高凉、龙门二县;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年)为龙门郡治,领西太平、汾阳二县;唐武德二年(年),龙门县为泰州治;唐武德五年(年)析置万春县,贞观十七年(年)并万春入龙门县;宋宣和二年(年)改河津县;年11月并入稷山县,年12月恢复河津县;年1月12日改河津市。
明朝大移民时,河津部分先民被迁徙到北平(今北京)落户,为不忘故里,先民时称河津营。今北京有两个河津营村,一个是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镇河津营村,一个是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河津营村,这两个河津营村都是年前从河津迁徙的先民第二故乡。
年,原河津县的通化公社、里望公社划归万荣县,原乡宁县的下化公社划归河津县。通化公社通化村是隋大儒文中子王通、唐代诗人王绩、王勃的故里,里望公社平原村是明代清廉宰相薛瑄的故里。
三、历史文化河津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运城是古中国的中心,河津是古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战略要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摇篮之一。
清代河津贡生张汾宿撰写的明伦堂联,高度概括了河津的厚重人文,上联曰:
莫谓人弗杰:周卜子,汉马迁,隋传仲淹,明表敬轩,
那几家硕士高贤,洵足接千秋道统;
下联曰:
漫言地不灵:东虎冈,西龙门,南来飞凤,北迎卧麟,
这一带山清水秀,亦堪壮三晋观瞻。
上联颂扬河津“人杰”,下联颂扬河津“地灵”。
河津历史名人还有:
六朝八宰(六个朝代八位好宰相):
春秋晋国道德宰相郤缺、武勇宰相郤克,唐朝将门宰相薛讷,五代后蜀布衣宰相毋昭裔,宋朝贤良宰相王曙,金朝忠烈宰相李华、创业李复亨,明朝清廉宰相薛瑄。
三王二薛:王通、王绩、王勃;薛仁贵、薛瑄。
河津名胜古迹还有:大夏禹王庙(即河津东禹庙)(汉代创建,全国七祠八庙之首)。
龙门五桥并架于一河之上,蔚为世界奇观(铁索桥、双曲拱桥、钢桁铁路桥、高层小半径引桥、悬索公路桥)。
四大八景:河津八景、龙门八景、麟岛八景、午芹八景。
三塔:镇风塔、射雁塔、汾阴塔。
九庙:高禖庙、真武庙、玄帝庙、台头庙、古垛后土庙、
吕仙庙、江山庙、玉泉寺、龙门大禹庙。
四处国宝:古垛后土庙、樊村玄帝庙、台头庙、山王西周墓地。
这些都印证:河津历史悠久,人文积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龙门五桥并架
四、十大文化名片河津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筛选,至少有十大文化名片,在全区、全省、全国甚至在全世界都很有影响。
十大文化名片是:
禹凿龙门的伟大创举;鲤鱼跳龙门的美好传说;
历史悠久的古耿名都;相敬如宾的传统美德;
先贤卜子夏西河设教;中华史圣司马迁故里;
大唐虓将薛仁贵故里;爱国名将董其武故里;
神奇灵秀的高禖庙;风趣幽默的干板腔。
转载来源《今日河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