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色字“国学易学”敬请 在运城市东郭镇西南,有一个着名的“黄帝战蚩尤”胜迹——“蚩尤村”(现改名为“从善村”)。
传说在“阪泉之野”(山西运城一带古称“蒲阪”),黄帝与蚩尤各自摆开了阵势。一时间,大风、大雨伴着大雾接踵而至。先是黄帝的女大臣“风后”用“指南车”指引部队脱离险境,接着黄帝之女“女魃”出阵,驱散风雨,用号角声、擂鼓声等扰乱敌兵,采取变化多端的战术,取得胜利,最后斩杀蚩尤,分解身首,异地而葬。因此,这里被人命名为“解州”;该村村民是“蚩尤”部族的后代,所以命名为“蚩尤村”。又传:黄帝的女大臣“风后”死去,被埋葬在晋陕交界处的黄河渡门,该地因为是“风后陵”所在,后来被人们称为“风陵渡”。
除了尧、舜、禹,晋南大地还分布着多处“尧舜名臣”的遗迹:“羲和墓”在稷山县中舍村;“皋陶墓”在洪洞县士师村;“伯益墓”在襄汾县北社村;“后稷墓”在稷山县稷王山……还有那么多不知名的民间神话与传说,使这里当之无愧成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密集区”和“富矿区”。
太原市清徐县是有名的醋乡,也是古代尧帝留存遗迹最集中的地方。这里有一个以唐尧的名字命名的“尧城村”,村里有座建筑精巧的“尧庙”,传说是唐尧“初封徙迁”之所。
从“尧城村”出来继续南行,过平遥、介休、灵石,就到了传说中大禹治水时“劈开灵石口”的夏门镇,这里是霍山山脉与吕梁山脉的交汇处。放眼望去,公路南面的山谷宽不到百米,汾河从谷中流过。在古代传说中,这里是汾河南流的“瓶颈”,由于两山相交、隘口狭窄,在“灵石口”以北形成了“晋阳湖”、“昭余祁”等多处湖泊、沼泽,致使水流不畅,常常发生水患。后来大禹受命治水,劈山石、拓幽谷、疏通水道,汾河才得以畅通南流,也留下了大禹“劈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动人传说。因为大禹是夏朝开国之主——夏启的父亲,所以人们把大禹拓宽的这个谷口命名为“夏门”。
结束了我的神话之旅,就仿佛走过了一条绚丽夺目的中国古代传说人物画廊。女娲、伏羲、炎黄二帝和尧、舜、禹,无论他们是否是真实的,他们丰满的人物形象以及鲜明的性格特征都让我更加体会到人类史发展历程的艰辛和厚重。作为一个道地的山西人,我深为能生活在这种浓郁的古风古韵中而自豪。
附:山西境内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遗迹分布
一、女娲
1平定县东浮化山:女娲“补天灶”遗迹,“娲皇庙”2寿阳县落磨寺村:落磨寺3左权县东苇沟:娲皇庙4河津市阳村:高媒庙5黎城县广志山:娲皇(行)宫6襄垣县仙堂山:娲皇(行)宫7长治市天台山:娲皇庙(女娲补天台)8陵川县古郊乡东上河村:补天圣母寺9晋城市水东村浮山:“女娲氏炼石处”遗迹10霍县贾村:娲皇庙11洪洞县赵城镇侯村:娲皇陵、娲皇庙12洪洞县辛南村:娲皇庙、梳妆楼13临汾市金殿镇:娲皇庙(毁)14蒲县河西村:娲皇(行)宫15吉县城关:人祖庙16吉县东城乡柿子滩:女娲岩画17万荣县庙前村:后土庙
二、伏羲
1洪洞卦底村:画卦台、伏羲庙2吉县人祖山:伏羲庙3洪洞伏牛村:伏羲庙(伏羲“伏牛乘马”处)
三、神农炎帝1高平县换马村:羊头山炎帝高庙2高平县下台村:炎帝中庙3高平县东关:炎帝下庙4高平县故关村:炎行宫5高平县庄里村:炎帝陵庙(五谷庙)6高平县徘南村:炎帝庙7高平县赤祥村:炎帝庙8高平县三甲村:炎帝庙9高平县邢村:炎帝庙10高平县南赵庄:五谷庙11长子县发鸠山:“精卫填海”处,女娲坟12隰州合桑村:谷城.“神农尝五谷”处
四、轩辕黄帝
1永济市风陵渡:黄帝大臣“风后陵”2洪洞县公孙堡村:黄帝庙3襄汾县上鲁村:轩辕氏陵4运城市从善村:蚩尤村,(“黄帝战蚩尤”处)5万荣县庙前村:秋风楼下“轩辕黄帝扫地坛”
五、尧
1太原清徐县:尧城村2平遥县北关:尧庙3霍县陶唐峪:尧庙4洪洞县羊(犭解)村:尧庙(发现神羊处)5临汾市伊村:唐尧里6临汾市康庄:“康衢击壤”处7临汾郭行乡北郊村:“古帝尧陵”8绛县古绛镇尧寓村:“唐尧寓处”碑9翼城县唐城村:尧子丹朱所封之地10翼城县史村;尧子丹朱墓
六、舜
1垣曲县:舜井,舜庙2永济市:雷首山下雷泽3运城历山:舜帝陵、舜帝庙
七、禹
1夏县:“禹王城”遗址2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门外“大禹庙”3夏县夏王村:夏桀造酒池4夏县放桀台:成汤放夏桀处5河津市龙门:禹凿龙门处
八、尧舜名臣
1稷山县稷王山:后稷陵2稷山县:稷王城3万荣县西薛李村:后稷庙4洪洞县士师村:皋陶墓5稷山县东庄村:羲和墓6洪洞县赵城镇:霍山“蜚廉墓”7闻喜县冰池村:上古姜源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