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尽在铜山

今日,《新华日报》第五版以题为

再问徐州发挥“三个作用”铜山怎么办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尽在铜山

整版报道了铜山的生态文明

新华日报整版文章

那么,铜山的生态是多么值得骄傲

新华日报会用整版去报道它!

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再问徐州发挥“三个作用”铜山怎么办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尽在铜山」

“以前铜山在徐州,现在徐州在铜山。”

出租师傅的一句玩笑话,

道出了铜山重大的历史变迁

以前铜山和徐州同城,

县委县政府机关都在徐州市区,

今年,国务院批复徐州市建设规划,

明确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定位,

市区规划面积,2/3在铜山!

徐州市区战略空间重构,

空间主体在铜山、发展空间在铜山,

铜山区委区政府深感机遇重大、责任如山。

如何担当?怎样作为?

铜山区委书记王维峰说:“打造南部主城、留住生态底色,让百姓生活更有起色。”社会治理的新理念,要实现幸福指数与经济指标共同增长,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共同推进,铜山正努力成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核心区、绿色发展先导区、民生幸福共享区。

光是经济领跑苏北还不够!省党代会强调“生态环境是我省全面小康建设的突出短板”,省苏北发展座谈会要求“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徐州发挥“三个作用”,明确要着力补齐居民收入、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三块短板”。践行发展新理念,全力打通“两山通道”,铜山一马当先。

补短公共服务,“南部主城”重构徐州空间

徐州市空间的战略重构是铜山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铜山区委书记王维峰说“铜山着力打造徐州南部主城和第一商业副中心,是徐州‘中心城市’建设,发挥资源聚集和辐射作用的载体建设,更是我们铜山的历史担当和重大机遇。”铜山的治理,要有新视野、新思路、新办法。

徐州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在铜山、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铜山,铜山要打造创新平台、做好“创新生态建设”,打造淮海经济区的科技创新高地和辐射高地;徐州的高校集聚在铜山,医疗卫生、养老产业的发展空间在铜山,铜山要建设淮海经济区教育卫生中心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铜山要成为淮海经济区民生幸福的首善之区……

在玉泉河公园门口,有个公共卫生间,有热水喝,有地方坐,这个厕所可不一般它配备休息室、图书室、母婴室和第三卫生间,还装有免费饮水机、手机充电器和擦鞋机。更特别的是,自动抽取的厕纸用上人脸识别系统,而且人们还能在机器上查询社保信息。

从今年8月以来,这样的公厕在铜山城区新建开放了7个。其实,它满足的不仅是百姓的如厕需求,更为广大市民打造新的公共活动空间。

不只是拼投入,还要拼智慧。在铜山的徐州科技创新谷,软通动力正在开发一款智慧城市设计与仿真平台。在平台上,可以看到住房、安全、健康等多项指数。工作人员通过移动城市模型中的学校标志,使得教育指数由54提升为65,而对应区域的颜色也由绿变红。这一调整,也带来交通指数的联动变化,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未来,铜山将不仅拥有绿色生态,更会拥抱智慧生态,让为民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铜山的软实力,在今年有了突破性提升,铜山在城市治理方面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新办法——城管法制化。市容市貌管理是老大难,对铜山城区而言,夜间烧烤更是徐州一大景观,如何治理?有过血的教训,城管员流过血,摆摊设点的也流过——这总不是个办法。摆摊设点不过是想挣点钱,城管去了抢东西,既有经济损失自尊心也受到极大刺激,况且你收了这个摊就顾不到那个摊,老百姓会问,你公平吗?矛盾就激化了。铜山改变执法方式,只是拍张照片就走了,第二天,罚款通知书都来了,城管和风细雨作出法律解释。摆摊的也就认了,再过段时间,他们高兴了——营业的地方干净整齐了,生意更好了!城管的人深有体会,他们说:“以前靠力气大的,现在要有文化的”。

打造南部主城是社会发展的大需要,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改善民生的大需求。今年铜山打出“六公六建”的组合拳。从城市公共厕所、公交首末站、公交站台、公共自行车、公共停车场、公共道路,再到农村公共交通、改水、改厕、卫生服务站、小学校恢复、环境建设,铜山持续发力,补齐民生短板。

一组数字记录下铜山的民生成绩单。今年新改造农村卫生服务站个,建设农村公路公里、村内道路公里,实现水泥路“户户通”;再开通10条镇村公交,实现镇村公交全覆盖;铺设供水管网公里,到年让全区群众都能喝上经过水厂处理的地表水;今年先恢复房村鹿湾、茅村龙庄两所村小,逐步解决农村孩子“上学远”问题。

留住生态底色,“一路山水到我家”

棠张镇有条流淌千年的琅溪河,10里清水穿镇而过,滋养着这座“蔬菜之乡”和“丝绸之乡”。曾几何时,美丽如玉的琅溪河在工业污染下,变了模样。今年,随着全镇大投入实施河流清淤治理,村民们记忆中那条河,又回来了。

记者漫步在琅溪河畔,两岸绿树拂堤,一座座新型社区拔地而起,人们在宜居的美景中,见证着棠张蝶变为“四季海棠”。有感于琅溪河的变迁,这条河,蕴藏着文化记忆,孕育了一代代人,让小镇瞬间生动起来。

因生态而“生动”,何止在棠张。自年初以来,数家中央媒体多次“空降”铜山,这其中,至少有三拨是为美景而来。3月20日,伊庄镇马集村被冠以“最美杏花村”两度登上央视。望着漫山遍野的花海,央视记者被震撼:“这是苏北吗?这分明是杏花春雨的江南!这是乡村吗?这里分明是一幅山水画长卷!”

“紫薇映倪园山村,乡文伴吕梁梓里”。在吕梁山风景区的倪园村,亩紫薇园和民俗创意工坊,成为小村一景。这里坚守原有村庄风貌,不大拆、不乱建,主要把破落房屋稍加修整,房前屋后扩种黄栌、青檀和柿子树,和山村融为一体,更好地展现出石村古邑的村落形态,被住建部评为“美丽宜居村庄”。省社科院副院长吴先满即兴感言:“我们过去来调研,看到的都是荒山是石头,现在是绿色成荫,许多地方都已改成了生态旅游区,铜山的绿色发展令人瞩目。”

王维峰有个美丽的设想“打造特色田园风光,恢复自然生态,引领农村实现复兴。”希望更多人能来到铜山乡村,“放飞心情,享受生活”。他相信,在铜山的四季里,到处是“花的海洋,水的世界”,人们可以“一路山水到我家”。

用生态底色描绘发展绿色,更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铜山环绕徐州主城区,有多座山、40多个大小湖泊,生态禀赋独特。不过,产业结构偏重,一度让铜山付出不小的环境代价。“建设生态铜山,我们背着历史包袱,负重前行。”铜山区环保局局长鹿守恒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铜山不惜牺牲近百亿元销售收入,累计关闭“五小”企业家;从去年开始,全区未招引和审批任何耗煤项目。就连曾经遍布街区、烟熏火燎的露天烧烤,也在统一治理下,全部被请进了屋。

铁腕治污,美景重现。楚河清澈明净,潺潺流淌;娇山湖山林环绕,妩媚动人;无名山绿树掩映,闹中取静……这是被“美颜”的铜山,这里风景正好。

编织特色农网,打开富民“新天地”

“在地下,我们挖出了‘金疙瘩’。”当了一辈子农民,张玉珍不曾想到,她家种的土豆,能从偏远的何桥镇马行村卖到大上海。去年11月,这里成为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基地,为农户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如今在何桥,土豆种植规模上万亩,每亩收益能达0元。

作为农业大区,铜山围绕土地写好特色文章,上演一个个精彩的绿色创富故事。

刘集镇举办了5届葡萄节,

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

产业辐射带动多人就业

台上村建成草莓观光科技示范园,

今年5月成为江苏省草莓体验特色小镇

还有郑集的西兰花、单集的甜瓜、

黄集的芹菜、大彭的韭黄

......

纷纷成为市场上不愁卖的“明星产品”。铜山已定下目标,将着力打造50万亩优质稻麦生产基地、50万亩优质设施蔬菜生产基地、10万亩农业生态观光园和5万亩智慧农业、创意农业园。

紧扣一个“绿”字和“特”字,铜山在富民的征程上还用好一张“网”。马坡镇有30年生产玻璃制品的传统,搭上互联网快车,产品走向了全球。“我们过去就是卖玻璃罐,现在会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订制,产品档次也不再是‘土老帽’。”九段村村民陈园园在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成为马坡两万多名网销大军中的一员,最近她还开通英语网站,将目光锁定欧美市场。

目前在铜山,已形成马坡玻璃制品、房村乐器配件、茅村多肉植物、大许蜂蜜制品、三堡家具等规模电子商务专业镇、专业村30多个,从业者6万多人,年销售收入超过6亿元。

致富奔小康,贫困人群不能掉队。为了拔掉“穷根子”,铜山实施精准扶贫,提出“八个全部”,即有劳动能力全部就业、无劳动能力全部兜底、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全部代缴、8个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8个村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全部完成、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户帮扶全覆盖、资金投入使用管理全部到位、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全部落实,确保年底7.6万低收入人口如期脱贫。

大家想办法出实招,一定要打赢这场攻坚战。最近在肖楼村试点光伏发电项目,把老百姓的屋顶、院子租给发电企业,每户可每月增收上千元。

铜山的飞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

不仅人民感受到了切切实实的改变,

前来考察专家也连连称赞,

来,让我们一起

专家的声音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发展旅游的需要,是招商引智的需要,更是民众的福利和民生的需要。生态建设涉及经济社会与民生的全部,所以也应该“全域化”推进。铜山区的生态文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具有较好的基础,可以在全域上推进探索,使之成为鲜明的亮点!

——省社科联原党组书记、

省区域发展研究会会长

张颢瀚

铜山在加快工业化发展的同时,也要积极主动地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产业,进行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从长远看,生态经济有生命力,生态经济一定是区域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生态优化和经济发展可以是不矛盾、甚至是相得益彰的。我们希望徐州不仅要做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还要做淮海经济区的生态示范区。

——省政府参事、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

蒋伏心

我们过去来徐州、铜山调研、考察时,经常看到的都是荒山是石头,现在都是绿色成荫,我们许多地方都已改成了生态旅游区。这些年,铜山在绿色发展、生态治理、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等方面做了很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了生态。所以说,徐州发展的最大特色,就是生态的绿色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省国资委发展规划专家、

省社科院副院长

吴先满

开发区的发展需要投入,但必须是有效投入。对技术落后产能、高污染高耗能产能和过剩产能的投入,一定是无效的供给。因此,要用“技术先进、节能减排、市场前景”来衡量投资的有效性,在各类开发区全面实施以亩产效益为中心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效益产出。

——中国WTO专家委员会委员、

省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

省政府研究室原副主任

刘惟蓝

铜山围绕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加快融入主城区步伐,着力打造徐州南部主城区、商业第一副中心就必须突出“专”、做强“业”、立足“区”、加快“转”。未来,铜山将实现以转型升级之“好”,领经济发展之“快”;以经济社会发展之“谐”,促中心城市目标之“实”。

——省委省政府农业调查咨询小组成员、

省委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谈镇

铜山山多,境内多个山头,

曾经光秃荒芜,如今尽染青翠。

铜山人多,万铜山人,

他们有一个共同愿景

“金山银山绿水青山,

尽在铜山。”

-END-

铜山最权威的资讯平台

铜山最高效的互动平台

铜山最贴心的服务平台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哪家白癜风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rongzx.com/wrxms/12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