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唐宋建筑看山西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无适无莫,义之与比。一代宗师金庸逝去,从此江湖夜雨,世上只有他的经典武侠作品,还会被一直读下去。
如果从金庸笔下寻找一位名门正派的绝世高手,《天龙八部》里的那位身着青袍、身材枯瘦的扫地僧想必最有资格。扫地僧的厉害,不仅是武功莫测,更是其佛法修为的境界。
挥袖之间,萧远山、慕容博、鸠摩智应声被秒。藏经阁里潜藏了数十年的三个人,皆因毫无佛法修为却强练上乘武功而反受其噬。
要做好中式建筑,同样不可能跟风上马就能轻松实现,这背后的积淀与扫地僧所讲的佛法修为如出一辙。中式建筑如果仅仅是堆砌符号、装饰外表,那就像有点像徒有其表而内力全无的花架子,真正的功夫是对于中国建筑源流的理解,亦是对于文化源流的深究。
▲图片来源于《中国建筑史》梁思成手绘
年10月29日,位于上海徐汇区的上海电影广场,融创中国最高规格的中式产品发布会在这个极具国际化背景的城市上演。此次发布最大亮点之一,是其比较系统地构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当代化转译思路,包括唐宋明清在内的建筑脉络,通过系统性整合,上可及产品价值观,下可触实践方法论,这样的“笨功夫”在业界似乎还未曾有人去尝试。
说到唐、宋建筑,这几乎是中国建筑史上最灿烂的两大篇章,而山西可以说是当仁不让的“唐宋古建藏经阁”。所谓:明清园林看江浙,唐宋建筑看山西。据不完全统计,50座中国宋以前的木构古建筑,有35座位列山西,而现存的三座完整的唐代木构建筑:从佛光寺东大殿、南禅寺大殿到运城的广仁王庙,无一例外的全在山西。
▲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
唐建中三年(公元年)
▲山西芮城县广仁王庙大殿
唐大和六年(公元年)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唐大中十一年(公元年)
而今天屈指可数的宋代建筑遗存,山西同样是集大成者,其中位于运城的稷王庙大殿,是今天唯一一座单檐庑殿顶的宋代大殿,这座建于北宋天圣元年(公元年)的建筑,是单檐建筑的最高等级,面阔五间,进深六椽,殿顶筒板瓦覆盖,脊刹、吻兽完好无损。殿内中柱一列,直通平梁以下,大梁分前后两段、穿插相构,无通长梁栿,当地称之为无梁殿,大气而优雅的建筑形态颇具宋韵,它穿越一千年,向今天的人们讲述着中国历史上最高级的美学坐标。
▲山西万荣县稷王庙大殿
北宋天圣元年(公元年)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年)
除此之外还有建于北宋年间重檐歇山顶的晋祠圣母殿,建于北宋开宝四年崇明寺中殿,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的北吉祥寺前殿等等,为数稀少的唐宋古建筑,山西三晋大地多半囊括。
这样的分量,相当于把唐宋两代最伟大的那六百年的气脉,全部托付于一己之身。好在,历史的眼光足够睿智,曾经的豪劲与优雅再一次经由孙宏斌这位山西人的心意,完成了当代的涅槃重生,像是冥冥之中的选择,又像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二
晋商的前世今生
在金庸笔下的江湖世界,有一个地方扬名天下——风陵渡,当然,并非出自虚构,千百年来,作为黄河最大的渡口,南北至此交融为界。这座渡口四十公里之外就是中国仅存三座唐代木构建筑之一的广仁王庙。
《神雕侠侣》中,郭襄在风陵渡口初遇杨过,粗陋的人皮面具,没有遮掩住神雕大侠英气逼人,姑娘自此芳心可可。杨过的侠义和英气,在金庸寥寥数笔间刻画得足够深刻。或许仅是金庸因为地名之美而用,或许是滔滔黄河滋养古道热肠,这个地名天然地就有一股侠义之气。
义字,在武侠世界是“侠义”,在庙堂之上则是“忠义”,五千年中华历史,如果只选一位代表作为义的化身和图腾,我预测票数最多的大概是:关公关云长。这位义薄云天的名将,被民间广泛地信奉为“财神”。
▲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
关公本人离经商相去甚远,之所以被尊为“财神”,正是因为他的义字当头,在中国人的心里锁定为一种人格形象,“信义”已被山西这片土地塑造为一种集体人格。商道准则以信义为贵,这些绵延传续的根底到了明清两代发挥到了极致。晋商真正成为天下第一商帮,称雄华夏大地五百余年。
▲乔家大院
▲运城万荣李家大院
这个时间里,山西商帮不仅垄断了中国北方贸易和资金调度,而且插足于整个亚洲地区,甚至把触角伸向欧洲市场,他们南下印度,北通俄国,东至日本,西抵欧陆,举商贸之大业,经营茶绸盐粮包罗万象,夺金融之先声,钱庄票号汇通天下。
在金融创新之外,山西商帮在明清的几百年还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企业制度,比如股份制度、企业组织架构、职业经理人的引入,人才培养等等,这一系列的创新,对于中国的近现代乃至今天的商业发展意义深远。
年梁启超先生在提及晋商时不吝盛赞:“鄙人在海外十余年,对于外人批评吾国商业能力,常无此以对。独至此,有历史、有基础、能继续发达之山西商业,鄙人常自夸于世界人之前。”确如所言,晋商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放到全球商业史的框架内都足以俾睨群雄。
▲日昇昌匯通天下匾額
多年前的秋天,一个穷困潦倒的年轻人从今天的山西运城临猗出发,用了个把月的时间去到山东菏泽定陶,这在当时是一次跨国远行。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向一个富可敌国的商人请教致富之策。
如果放到今天,这个年轻人的事迹一定会被讽作天方夜谭,但在那个时候还真让这穷小子办成了。或许是那天下午心情不错,或许是被这位年轻人的诚意打动,富商破例跟他聊了整个下午。
临走的时候,富商语重心长地说:“你要想积累财富,就该先回去搞畜牧业”。这位年轻人老老实实地回去,找了一块水草肥美的地方,从蓄养牛羊开始,后又涉足池盐开发,十几年之后他竟然富甲天下,和那位传他致富之策的老师不分伯仲。
这个故事里的前辈就是陶朱公范蠡,而这个年轻人就是被后世尊为晋商鼻祖的大商人猗顿。
多年后的今天,还是在黄河边的临猗,又一位出身贫寒的书生用似乎同样的轨迹完成了人生逆袭,只不过今天的这位,从事的并非畜牧业,而是房地产,这个人就是孙宏斌,这样跨越千年的巧合,大概猗顿也不曾想到。
▲范蠡与猗顿
融创中国作为中国房企里业绩推进最快的企业,在骨子里有些特立独行的东西。比如长于投资拿地,比如产品规划有极强的国际视野,比如专注高端开发还能高歌猛进,这些东西在横向的行业里,很少有谁能齐集一身。
生意场上的孙宏斌,也颇有仗义之名,合作绿城、入主乐视、接手万达文旅,这中间当然是在商言商的价值判断,但也很难说没有英雄义气的性格底色。曾有媒体报道,王健林与孙宏斌共同的朋友说:“之所以把老孙介绍给老王,是因为他‘厚道’,吃点亏也没关系。”有媒体称他是“厚道、讲义气、有血有肉”的企业家。
▲韩城芝川司马迁墓
从临猗往东,三十公里之外的黄河西岸是梁山东麓。登顶梁山,东可望滔滔黄河,西可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长城,北观芝水长流,山水环抱,气象万千。
这里长眠着一座无人可及的丰碑——司马迁。这位汉代的太史公,用尽毕生气力和尊严,淬炼出不朽的史学巨著《史记》。其中的《货殖列传》,个人认为,实乃千古一篇,浓墨重笔书写了先秦至汉代的工商企业家(包括一位女性企业家),在士农工商排序的封建时代,一部二十四史,没有第二个具备司马迁的格局。
《货殖列传》可谓年前的中国经济学,即便是年之后亚当斯密写出登堂入室的《国富论》,在本质上的思想高度也未能突破多少。在《货殖列传》中,猗顿排在第四位,他的前面是:三致千金的陶朱公范蠡,使孔子名布天下的子贡,治生之祖战国时的白圭。
▲山西运城临猗
以孙宏斌家乡临猗为中点展开的这幅方圆五十公里的地图上,我找到了上面这些关键词:风陵渡、广仁王庙、稷王庙、李家大院、猗顿、关公、司马迁……从建筑胜迹到文化名人到精神地理,这一切之间的关系又会以什么方式存在,并产生着持续的影响力。
提笔至此,我想起西川那句诗:所谓希望,不过是命运;所谓未来,不过是往昔。
只有深刻地懂的来路,才会真切地理解去处。近年对外发声相对低调的融创,这大概是第一次以集团层面的最高规格、向市场首次释放他们的中式产品谱系,宋式风格、明清风格、现代中式风格,三系齐发,包括未来将诞生的唐风建筑,也在此次发布会中被提及,中国文化中最美的几个时代切面被悉数囊括,就像是一次荡气回肠的宣言,道出了融创的底气和决心,以及他们的有备而来。
三
融创中式全谱系
在发布会上,融创中国行政总裁汪孟德发表了主题演讲《总有心意传中国》。这位孙宏斌的最佳搭档,一向内敛低调的行政总裁破例出席,足可见融创内部对于这次发布会的重视。
▲融创中国行政总裁汪孟德
了解融创的人都知道,集团层面上有两件事是汪孟德最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