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记者金玉敏摄
本报讯(记者王文军张越)神州上下庆丰收,河东大地领风骚。9月22日,农历秋分时节,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在万荣县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隆重举行,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的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式启幕。
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出席活动并为年“全国十佳农民”和第二届全国“十佳最美农技员”代表颁发证书。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楼阳生出席并致欢迎辞。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主持活动。省委副书记、省长林武,国务院副秘书长高雨,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玮,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广德福,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廉毅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迎光,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武章等出席活动。
市委书记丁小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储祥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安雅文等市四大班子领导出席活动。
楼阳生在致辞中说,此次丰收节主场活动首次走出北京,落地山西,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对我省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山西将以东道主身份,精心组织好各项活动,充分展现山西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彰显特优的现代农业、缤纷多彩的丰收美景和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时代风采。并以此为契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为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夯实“三农”基本盘,奋力谱写山西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丰收花鼓敲起来记者金玉敏摄
上午9时许,在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广场上,曲调昂扬的歌伴舞《这里最早叫中国》拉开了主场活动的帷幕。铿锵有力的鼓乐《鼓舞中华庆丰收》,敲出了农民奔向小康的精气神;黄河九省区农民歌手演唱的名曲联唱《黄河放歌》,唱出携手同抓大保护的决心和信心;蒲剧联唱《农耕源·黄河魂》,展现了河东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刘和刚演唱的《丰收之歌》,唱出了新时代的豪情满满。社火表演、临猗桌子戏、农民楹联大赛、农民魔术表演、广场舞、电商销售、非遗展览、贫困县农产品和山西药茶展销遍布广场四周,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朋友和现场农民欢聚一堂,共庆丰收、共迎小康。
据悉,农民丰收节活动包括黄河流域九省区联动举行“庆丰收、迎小康”系列活动、金秋消费季活动、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组织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启动丰收历史文化数字保护工程等。在我市的主场活动共有七项,分别是群众联欢活动及“全国十佳农民”和全国“十佳最美农技员”代表颁发证书仪式,黄河流域九省区农民共同歌唱丰收、鼓舞丰收、联唱丰收;乡村绿色发展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三农”领域专家学者作乡村绿色发展主旨演讲和主题报告,聚焦乡村振兴路径、模式和经验,对黄河文化、传统农耕文化进行研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黄河流域农耕文化主题展馆展示传统农耕艺术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展示黄河流域九省区传统农耕文化、乡村传统艺术作品及非遗产品展示,聚焦弘扬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特色农产品和贫困地区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全面展示脱贫攻坚的成效,助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活动,引导广大电商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永济市鹳雀楼举办的年丰收歌会和永济市伍姓湖湿地公园举行“奔向小康”长跑比赛活动,多形态、立体式展现中国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丰富多彩的丰收美景和广大农民的时代风采。
据了解,丰收节期间,除了主会场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的系列活动外,我市还在万荣县后土祠景区举办后土祭祀文化仪式、后土农耕文化展示、黄河风情图片展、农民摄影展、运城百名农民现场书法比赛、运城市“庆丰收、迎小康”剪纸作品展等活动。在稷山县国家板枣公园举办枣乡欢庆丰收演出、千年板枣贡园开杆仪式、板枣设施农业信息化生产研讨会、国家板枣公园千人健步走、“寻找枣王”第十届赛枣、百名网红带枣直播、贡枣进贡及传统灌溉技法演示等活动,为广大农民提供一场耳目一新、丰富多彩、欢快喜庆的节日盛宴。
农业农村部、黄河流域九省区农业农村部门和我省各市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年度“全国十佳农民”和“十佳最美农技员”代表,部分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和农民代表,黄河流域九省区和万荣县的农民朋友,以及全国“三农”工作领域的有关专家学者,中央、省各级新闻媒体也参加了主场活动。
此刻,光荣属于运城——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侧记记者杨红义
威武的高跷踩起来,红红的花灯舞起来,豪气的桌板戏唱起来……
这是农民的欢乐节,这是农业的嘉年华,这是丰收的成果展,这是文化的大舞台。
9月22日,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在万荣县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隆重举行,数千名农民代表载歌载舞、共庆佳节。黄河流域九省区选送的精品文艺节目与现场举行的行进式、沉浸式群众联欢活动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光荣属于“历史的运城”
“你因尧舜禹光芒闪烁,你因中条盐湖富民强国,你因关公精神诚信天下,你因西厢爱情陶醉你我……”一曲荡气回肠的开场舞《这里最早叫中国》,激起台下观众的万般豪情。这首运城人耳熟能详的歌曲,与活动前热场视频里扑面而来的武圣关公形象和普救寺、后土祠等画面相得益彰,在现场先声夺人,洋溢着浓浓的“运城味道”。
“漆语·漆艺”“刀记·雕刻”“面魂·花馍”“窑火·烧造馆”“书韵·文房四宝”……漫步博览园,琳琅满目的黄河流域传统农耕文化展览展示令人目不暇接。驻足其间,远道而来的广灵剪纸、长治堆花、平遥推光漆……其活灵活现、别出心裁令人叹为观止。来自洞宾故里的芮城桃木雕刻、文脉深厚的绛州澄泥砚、巧夺天工的河津琉璃砖雕等,将古老河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流连忘返。在闻名遐迩的绛州木版年画展台,现场演示制作的“年年有余”版画,使参观者情不自禁连声叫好。
运城农业文明底蕴深厚。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都有祭祀土地之母后土和五谷之父后稷的习俗,且轩辕氏扫地为坛于万荣,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嫘祖养蚕于夏县,运城就是华夏之根、农耕文明的源头。运城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区,人称“山西的小江南”。水热同步与农业生产季一致的气候条件和多样地形,为多种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运城的粮食、棉花、水果、蔬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西时,对运城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农耕文明作出高度评价。而这一切,都在薪火相传,不断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新时代运城农民奋力前行的强大内驱力。
“采乾坤之灵气,淬炼千回,化成妙器称三宝;集日月之仙光,陶熔万美,终是神工第一流”——以“庆祝丰收、传承文化、振兴乡村”为主题的中国农民楹联大擂台,以原贵生、杨良杰、冯淑芳等运城杰出农民代表在干事创业、精神文明方面的先进事迹为素材,邀请各地农民现场对联、写联、赠联,一时间群英荟萃、翰墨飘香。著名笑星、中国农民丰收节形象大使冯巩、周炜,为10位农民楹联家颁奖,使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光荣属于“发展的运城”
台上,绛州鼓乐《鼓舞中华庆丰收》、歌曲《丰收之歌》等你方登罢我上台,奏响今年丰收节“庆丰收,迎小康”主题,表达着对五谷丰登的喜悦和全面决胜脱贫攻坚的豪迈,同时也祝福着伟大祖国国泰民安、繁荣富强。
台下,人头攒动的电商大赛、特色农产品和贫困地区农产品展示展销、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火暴进行,热潮涌动。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李子柒主持的大型电商平台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擂台赛,将评出“全国十大农产品网络销售达人”。比赛现场,由阿里集团电商提供的直播及平台展示服务,同样夺人眼球。
一条长廊,尽揽物产丰富大中国。“美丽三江源,最美青海湖”“山水四川,丰美天府”“北疆风景线,亮丽内蒙古”……在长达数百米的特色农产品和贫困地区农产品展示展销区,来自青海、四川、内蒙古等地的特色农产品,以各具特色的别样风情,吸引参观者竞相拍照。
“运味独特,城意十足”的运城特色农展品展区,熟悉而亲切的稷山板枣、平陆黄桃、闻喜山楂格外引人注目。刚刚品尝过陕西大荔县冬枣和葡萄的游客,一窝蜂涌向“全国劳动模范”王万保的苹果展示点,对运城农产品的品质啧啧称赞。只见喜上眉梢的王万保,仔细地切好一份又一份果瓤,招呼大家“再尝尝、再尝尝”……
作为农业大市,近年来,运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取得可喜成就。建了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省级示范区;加快建设果业出口平台,水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果品出口到68个国家和地区。
不仅如此,得益于黄河金三角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得益于开放包容、锐意进取的优秀基因,运城的转型创新力度空前,“铁公机”“岸港网”配套成龙,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勇夺山西“五个第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西转型综改区等政策富集,全市上下围绕“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着“四为四高两同步”美好愿景群策群力……
《诗经》里说:“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天高云淡、秋兴正浓,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农村全面振兴正当其时。在博览园,有一座刻有中国农民丰收节会标的“丰”字碑,“丰”的原型,是黄河农耕文明新时代的缩影,既体现着国泰民安、人寿年丰的国家意志,又饱含着亿万农民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祈愿。
节日,寓意着美好,昭示着吉祥。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以“三农”的名义,必将让世界了解运城,让运城拥抱世界!
乡村绿色发展研讨会在万荣举办
本报讯(记者陈永年)9月22日下午,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绿色发展研讨会在万荣县举办,众多专家汇聚一堂,为推进中国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新智慧。
研讨会由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主持。山西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武章致辞。农业农村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做“从科学的高度认识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主旨演讲。黄河流域9省区农业农村厅负责同志、运城市副市长卫再学、入选本次研讨会论文集的作者代表等余人出席。
李武章在致辞中指出,山西是黄河流域农业摇篮,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山西是特色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山西生态脆弱,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近几年来,山西省围绕乡村绿色发展,着力推进乡村全面转型;坚持把生态宜居作为关键所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坚持把生活富裕作为根本目标,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山西省克服疫情影响,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围绕乡村绿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研讨会特别邀请了8位专家作主题报告。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作“乡村绿色发展的理念与实践”的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作“加强数字应用,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的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杜志雄作“从国际经验看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报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作“汲取农耕智慧促进乡村振兴——基于中国GIAHS保护的思考”的报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主任周武忠作“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报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韩一军作“如何发挥农业品牌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引领作用”的报告。因为疫情原因无法亲临现场的世界郁金香协会理事宝贺深和北京大学博士、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德村志成,通过音视频分别作了“荷兰农村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和“乡村旅游的国际经验——以日本为例”的报告。
在报告中,众位专家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研讨乡村绿色发展的路径与举措,站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维度之上,从国际视野到国内探索,从现代新技术应用到汲取农耕智慧,分主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参会人员深有启发。
“乡村绿色发展论坛”由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主办,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运城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协办。
后土祭祀文化仪式举行本报讯(记者裴旭薇)9月22日,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后土祭祀文化仪式在万荣县后土祠举行,伏祈民安康、国富强、四海安、天下同。
“我是中国农民,爱党爱国,诚信守法,勤劳节俭,崇文重教,乐善好施。我将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途上,乘风而上,大展宏图,为加快家乡振兴贡献力量。”参加活动的全体新型职业农民代表进行宣誓。
后土祠景区开发中心负责人介绍说,后土祠景区作为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一个活动点,除了后土祭祀文化仪式,还有黄河风情全国摄影展、“庆丰收·迎小康”剪纸作品展、百人书写《秋风辞》、《歌从黄河来》、戏曲联演等活动。
后土祠景区位于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的黄河岸边,是全球华人的祭祖中心、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后土祠东依峨嵋岭,西临汾黄岸,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占地平方米,祠里现存有山门、品字戏台、东西五虎殿、献殿、香亭、正殿、秋风楼、宋真宗碑廊等建筑。史书上曾有“皇天后土”的记载,自轩辕黄帝在这里“扫地为坛祭后土”,至宋真宗皇帝,先后有8位黄帝24次在这里祭祀。汉武帝8次巡幸河东,就有7次到这里祭祀,并留下了千古绝唱《秋风辞》。
黄河流域和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竞秀丰收节本报讯(记者董战轩)展示展销黄河流域和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丰硕成果、共荣共享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辉煌成就,9月22日,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黄河流域特色农产品和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在万荣县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集结亮相。
青海海西藜麦、四川茂县脆李、甘肃兰州百合、贵州剑河茯苓、湖北来凤藤茶、湖南永顺莓茶……记者来到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A区东侧,各地特色农产品展区布局新颖、主题鲜明,余家企业余种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
此次展销活动以“中国风格、地域特色”为总基调,以青海、四川、甘肃、山西等黄河流域9省区,以及贵州省剑河县、湖北省来凤县、湖南省永顺县等贫困县特色农产品为重点,突出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将地域文化、企业文化、产品文化有机融合,全面展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各地特色农业在绿色化、品牌化、产业化上的新成就,以及消费扶贫带动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成果。
我省立足省域发展实际,重点展示全省十大产业集群和山西药茶产业发展成果。山西药茶展区以其典雅布置和独特风韵,吸引了广大参观者驻足。“山西药茶产业联盟携我省50余家药茶企业参展,现场展示连翘叶茶、桑菊茶、蒲公英茶等60余款药茶产品,并推出由山西华济药业有限公司联合山西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研发的四季凉茶智能茶饮机,进一步丰富和延伸山西药茶产业链,让山西药茶更好地惠及百姓。”山西药茶产业联盟会员部部长李鹏告诉记者。
“万保”牌文化苹果、晋龙鲜鸡蛋、河东五谷杂粮……我市依托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设立独立展区,重点展示包括水果、蔬菜、粮油、干果、畜牧、水产等品类的50余种特色农产品。“能借助农民丰收节这个大平台宣传推介运城苹果,我感到非常荣幸,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擦亮‘运城苹果’品牌,提升运城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临猗县万保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万保说。
“能在家门口欣赏和品尝到黄河流域特色农产品,真是开了眼界,饱了口福。”“山西药茶,药的功效,茶的味道,一举多得。”“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既能展示产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又能促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嘉宾、游客及展商对此次展销活动的赞赏不绝于耳。
黄河流域乡土传统艺术作品及非遗产品展开展惠畅土布制作技艺展示,吸引了参观群众驻足拍照。
本报讯(记者范娜)9月22日,伴随着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的举行,黄河流域乡村传统艺术作品及非遗产品展在万荣县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开展。
当天14时许,记者步入充满浓郁地域气息的晋南房檐造型门时,黄河流域乡村传统艺术作品及非遗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虽然天降秋雨,但博览园里仍然是人流如织。
在展览大厅,记者发现,万荣面塑、稷山泥塑、闻喜花馍、垣曲捏面人、绛州澄泥砚、芮城永乐桃木雕刻等展位前,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演示着各自的绝活,吸引了一波波前来参展的人群。
和面、打饼子、饼夹肉,搓麻花、炸麻花、买麻花……别以为是到了名吃展会了,观赏者面对的其实是一组组的泥塑作品,这组作品把麻花、饼子的制作过程表现得极为详尽和生动。
“饼子、麻花是稷山的传统美食,用艺术的形式把它们表现出来,既能宣传稷山的历史文化,又能让大家欣赏艺术的魅力。”面对赞不绝口的参观群众,稷山泥塑省级传承人梁宏志热情地介绍。
来自山西省其他市的非遗产品也一样受到群众的追捧,如长治黎侯虎、堆锦,平遥推光漆,高平珐华器,临汾平阳麻笺制作技艺等。
“0年前,黎城是个小国家,这个国家的镇国之宝就是黎侯虎。我们制作的黎侯虎,最小的有12厘米,最大的两米。好多人一看黎侯虎,就知道是长治的。”长治黎侯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八代传承人李有奇介绍说。
除了本地、省内其他市非遗产品,来自青海的土族盘绣、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丹噶尔皮绣,四川的羌绣、壤巴拉“时轮藏香”,陕西的社火脸谱、凤翔泥塑等,也令参展群众大开眼界。
此次展览时间将持续到9月26日,立足黄河流域优秀传统文化和运城地域特色,坚持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结合,传统性和创新性相结合,实物展览和动态表演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内容丰富、形式多彩、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要求,充分展示黄河乡土文明,充分展现运城作为黄河文明重要发祥地的独特魅力。
一场别开生面的楹联擂台赛记者朱姝
本届丰收节推广大使、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冯巩为楹联大赛获奖农民联家颁奖。
9月22日,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现场——万荣县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东侧走廊,一场农民楹联擂台赛正在上演,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农民联家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丰收文化盛宴,展现了新时代新农民的新形象。
在当天的擂台上,来自闻喜、河津、万荣等县市的农民联家现场打擂。主持人念出一个出句,他们思考两三分钟,就在小黑板上写出了自己的对句。擂台赛共举行了4轮,产生楹联佳作40多副。农民联家的敏捷才思博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热火朝天的农民楹联擂台赛,受到了现场领导和嘉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