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听音乐边看文章——
霍林郭勒市
“创业文化”之我见
文化是城市个性的体现,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文化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霍林郭勒市把城市文化建设作为城市发展中一项重要课题摆在了突出位置,明确提出要着力构建具有霍林郭勒特色的城市文化,这是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重要举措。作为一个新兴能源工业城市,霍林郭勒的“特色”特在哪里呢?笔者认为,霍林郭勒的成立、发展、崛起,都与“创业”二字密切相关,创业文化特征显而易见,在聚合多种文化元素的同时,深入挖掘和利用“创业文化”,更能凸显一座城市的灵魂和魅力。
周总理的重要批示
是创业文化的核心
1上图:朱义先摄
众所周知,霍林郭勒是先建矿,后建市,矿区的发展先于地方发展。霍林河煤田的开发建设就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的。如果没有总理的批示就没有今天的霍林河煤矿,没有霍林河煤矿,就没有今天的霍林郭勒市。正是因为总理的这份批示,冲破了当年在中蒙边境“反修前线”开发大煤田的重重阻力,决定了霍林河煤田的命运,为开发霍林河煤田指明了方向。今天,总理的这份批示已经成为一种文化遗产,霍林郭勒人不仅要好好地珍惜这份批示,更要把缅怀周总理作为城市发展、教育后人的一项重要教材,让总理的批示、总理的关怀渗透到城市文化建设中,使其成为“创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为此,霍林郭勒要深入挖掘整理总理批示的相关内容及过程,进而不断丰富重要批示的内涵;要明确重要批示与一座煤矿诞生的关系,进而不断研究探索“创业文化”的源流;要利用多种形式缅怀周恩来总理,进而不断教育后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通过这些形式,让全市人民更加敬重周恩来总理,要让更多的人知道,霍林郭勒是一座知道感恩的城市。
要把开发建设霍林河
的精神财富发扬光大
2上图:霍煤集团图片资料
大家都知道,大庆油田的创业历程曾经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直到今天,“大庆精神”依然鼓舞人心。可见,大庆精神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是一笔不可磨灭的精神财富。那么,霍林河煤田的开发建设,同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一样,也是一部光荣的创业史。年,开发建设者们肩负着时代的重任,为了实现周总理的遗愿,怀着建设现代化大型能源基地的夙愿,来到了霍林河畔。从第一顶帐篷、第一栋“地窨子”、第一铲土方开始,历经艰苦创业,才有了今天的万吨生产规模和“中国重要能源基地”的美称;从“明月当灯风擦汗,雪煮馇子当美餐”的豪言壮语里,从“开得进、站得住、冲得上、打得胜”的响亮口号里,从“早日建成大露天,誓为祖国献能源”的坚定信念里,更让人们体会到了创业者们为开发建设霍林河煤田的雄心壮志。事实证明,霍林河的创业者们已经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而又宝贵的精神财富。说到底,这就是霍林郭勒特有的“创业文化”,把这些最珍贵的财富利用好、保护好、传承好,城市文化的根基就永远是牢固的、坚实的。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
程中续写创业情感
3上图:沈保才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霍林郭勒市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二次创业”“创业再出发”为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尤其是近年来,工业化进程全面加快,并依托煤炭资源优势,不断纵向延伸、横向拓展、长远谋划,着力构筑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式、规模化发展的格局。同时,围绕自治区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引导政策,打造了煤电铝、煤化工、煤电硅、工业废渣及粉煤灰综合利用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了产业延伸、升级和多元发展的新突破。在这种背景下,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道道现代化工业景观进入人们的视野,“二次创业”的成果开始逐步显现。在现代化工业如火如荼的进程中,“创业文化”不仅没有被湮没,反而得到更加高度重视:创业文化广场、城市综合馆、和谐煤城文化墙、南露天矿观礼台等一批具有创业元素的工程相继开工或建成;创业路得以拓宽和延伸,矗立在市中心的雕塑“腾飞”,也按照原样由水泥塑像换成了白钢塑像,这些举措不仅大大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而且续写了人们的创业情感。由此,我们务必清醒地认识到,把“创业文化”作为霍林郭勒的一种无形资产、一种生动教材、一张个性名片,并加以开发利用,是承前启后、彪炳史册的壮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壮举。
要使民族文化与
创业文化相得益彰
4上图:高宝才摄
霍林郭勒市地处祖国北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地域、历史、习俗、环境的影响,多民族文化的这里碰撞、融合,具有典型移民城市的特征。从城市的发展步履看,城市文化应该怎样定位、怎样体现、怎样建设,尤其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如何挖掘和利用好城市文化资源,如何加快文化建设步伐,如何体现城市文化特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鐧界櫆椋庢櫄鏈熻兘娌绘剤鍚?鐧界櫆椋庣殑娌荤枟鑽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