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瑄破车做窗心无悔潇湘晨报

白癜风治疗费用贵吗 http://pf.39.net/bdfyy/bdfal/200114/7751079.html

“吾之屋如是,可谓陋矣。然安之而忘其陋,是居虽小而心则大也。”这是明代著名廉吏、理学家、文学家薛瑄写的《车窗记》上的一段话。一个赫赫有名的御史,却无钱置办屋子的窗户,只好让儿子把一辆破车拆掉做窗户,还“安之而忘其陋”,廉洁御史薛瑄的故事,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薛瑄生于洪武二十二年(年)八月十日,原籍山西河津(今山西运城市万荣县),其父薛贞中举后,历任河南、鄢陵等县的。他长期随父在河南读书,却无意仕途,十七年(年),其父任河南教谕时,他听从父亲劝告,补考为秀才;次年八月,又以河南府(驻地洛阳)生员身份参加了河南全省乡试,考中了河南举人第一名();第三年,又以河南举子身份赴京师参加全国,中。因此,也称其为河南洛阳人。

薛瑄在京城做御史时,省吃俭用才在京城陋巷里买了两间小土屋。屋子狭小,只能放下桌椅和床。东墙下有个小窗户,屋里非常暗,想做个大点窗户,可是钱不够。他儿子薛淳就找来一辆废弃的旧车,拆掉两边作车辕的长木头,以中间的方框钉上木条作窗棂,在东墙上挖了个大洞,把这个破车作的“窗户”装了上去。薛瑄写了一篇文章专门记述这件事,就是《车窗记》。他以破车作窗,并不觉得羞愧,反而为自己为官清廉而骄傲。他说:“以御史之显,曾不能办一窗,致以此物为之,使富者见焉,必睨目而哂,掩口而走矣。御史之拙于生事,乃至乎此。既而取古书读其下,则旭日漏彩,清风度凉,心神通融,四体超爽。忽不知天之迥,地之广,而屋之陋也。”他不怕别人笑话,怡然自得读书于破窗之下,吹清风,迎旭日,四体超爽。

明宣德三年(年),薛瑄40岁时,出任广东道监察御史,监湖广银场,被世人视为“肥差”,朝官纷纷祝贺。薛瑄却拿唐代诗人诗句“此乡多宝玉,慎勿厌清贫”答谢,表明自己不谋私利的决心。湖广银场位于湘西沅州,是明代制造官银货币的主要基地,辖湘西十余县二十多处银矿。这里多年管理混乱,贪污成风,亟待整治。薛瑄在沅州三年,查禁贪腐,罢免了不少长期盘踞在银矿的蠹虫,一时社会风气大变。他对那些贪腐官员和阿谀之徒,一律拒之门外,并在寓所照壁上题诗明志:“有雪松还劲,无鱼水自清。沅州银似海,岂敢忘清贫。”薛瑄离任时,当地百姓在虎溪山为他立生祠纪念他,称他为“薛青天”。他的“莫言白笔南征久,赢得归囊一物空”的诗句,是他两袖清风的真实写照。

后来,他在四川平叛、督办军粮时,手握财务大权,但他却分文不取。由成都回京复命前,朋友见他清贫,赠送他厚礼,被薛瑄婉言谢绝。他以自己的光明磊落之举,赢得“当代醇儒”、“南京好官”的美誉,得以陪祀孔庙,誉为“薛子”。

薛瑄在诫子书中写道:“或饱暖终日,无所用心,纵其耳目口鼻之欲,肆其四体百骸之安,耽嗜于非礼之声色臭味,沦溺于非礼之私欲宴安。身虽有人之形,行实禽兽之行。......将何以自立于世哉!”

薛瑄的一生,高风亮节,一言一行都堪为楷模。他著述颇丰,流传至今的名言甚多,如“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可谓言如其人。(李向阳段莉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rongzx.com/wrxdl/142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