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就应该有党员的样子,我们老党员尤其要带好头”
——记跃进村党员中心户陈善强
跃进村党员陈善强经过规定程序被选为“党员中心户”后,主动打扫自家院落,被评为徐州市“最美庭院”,并自费购置书籍、报刊、桌椅,定期组织本党小组内党员开展政治学习,主动调解邻里纠纷。他的事迹在得到市委主要领导肯定后,又主动邀请全镇老中青三代退役军人代表共同感受党的关心关怀。
陈善强喜欢给村民讲党的好政策,宣传好人事迹,谁家有困难,谁家有病人住院,他总会第一时间把情况反馈到村支两委,帮助受困群众积极争取政策关怀。年11月,党员马文玲在徐州四院做了卵巢癌手术,陈善强把情况反馈给村里,并结合这名党员生病医治实际困难,对已执行多年的村内大病救助办法提出修改建议,后经村民主协商后,及时调整发布实施。随后,他带着本组党医院探望,询问病情,把党支部的温暖及时送到。看到党员们这么关心她,马文玲热泪盈眶,哽咽着说:“谢谢支部的关心!感谢大家!”
调解邻里纠纷,促进和谐,是陈善强经常做的事。村民刘新华喜欢养狗,每天夜里1点多,他家的小狗准时的会叫上一段时间,严重影响了周围邻居们的休息。村民陈为民去他家说过几次,引起了刘新华的不满,两户人家因此发生激烈争吵。陈善强知道后,耐心为双方调解矛盾,刘新华不但向陈为民诚恳道歉,之后也再未发生过小狗扰民的事情。
在陈善强的建议下,他所在的党小组开展了“喜事上门祝贺、生病上门看望、困难上门帮助、纠纷上门调解、丧事上门吊唁、传统佳节上门慰问”等暖心活动,通过爱心、贴心、知心、安心的“四心”亲情服务,将党支部的关怀以最纯朴的方式送到党员、群众心中,拉近了党群关系,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陈善强说,“党员就应该有党员的样子,我们老党员更应该带好头”,在新的一年里,他将继续积极按照村党支部要求,带领户内党员开展好各项活动,把党支部的触角不断延伸。
架起党群“连心桥”
——记跃进村党员中心户胡敏
跃进村七组党员中心户胡敏,现任跃进村妇代会主任,她积极认真工作,以党员中心户为阵地,广泛开展党群学习、宣传、服务等活动,帮助妇女群众理清发展思路,找准致富出路,充分发挥了党员中心户的先锋模范作用,架起了党群“连心桥”,受到党员群众一致好评。
惠民政策的“宣传员”
胡敏充分发挥党员中心户示范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党小组内党员固定时间,认真学习中央大政方针,加强党员对党的政策的理解。她通过“学做”结合,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方式,例如:利用广场舞、快板等方式,为群众讲政策、搞服务、送温暖,成为党员群众中的“红色教导老师”。
致富技能的“培训师”
为了拓宽村内妇女的就业渠道,提高家庭收入。胡敏邀请专业技术老师来到自家的党员中心户阵地,为村里的妇女开设孕婴师培训、面点制作、家政服务等课程,让她们在家门口学到有用知识,掌握一技之长;同时她还主动联系厂家,引进易操作的十字绣等手工编制项目,让村里妇女在家就能“工作”,带领妇女增收致富。
幸福家园的“守护者”
由于跃进村在外上班的村民比较多,家长下班的时间和孩子放学的时间不一致,导致孩子们放学后没人管,很多家长因为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弄得焦头烂额。胡敏看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利用自己的房子创办了一个“四点半课堂”,每天下午学生放学后,她都会和值班的党员到学校门口把孩子接到自己家中,为孩子们免费提供安全温馨的学习场所,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深受学生、家长的欢迎。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记跃进村党员中心户陈孝坤
跃进村第十党员中心户陈孝坤,是村里的种菜能手、致富能手。年成立了徐州新技园合作社,年又成立了徐州市绿农研稀家庭农场,成为附近赫赫有名的致富能人。他致富不忘本色,时刻牢记党员中心户的带头、示范作用,在党员中心户活动基础上,建立“致富能手+群众”“合作社+农户”的工作模式,辐射带动周边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陈孝坤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区、镇、村举办的设施农业、种植等方面的培训。充分利用党员中心户这一阵地,把自己订阅的党报及种植、养殖方面的书籍,利用农闲和晚上时间,组织本党小组内党员一起学习交流。辐射带动10余名党员,通过学习,加深了对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理解,通过实施“农业机器换人”项目,率先示范,引导党员、群众走农业物联网致富之路。
陈孝坤说,“自从当上党员中心户,不仅要忙着带领周围农户种菜,还要定期外出考察市场,保证大家的农产品相对高价卖的出去,这样增收才快”。看到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的市场行情很好,他率先带头种起了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看到市场很好,他和本党小组内党员一道带动联系的30户农户加入了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的行列,每户年纯收入在8万元以上。他还通过“学习强国”app平台,向全国展示了他示范种植的千禧系列小番茄产品,为棠张农产品代言,带动农民发展特色农产品,实现富民增收。
作为党员中心户,陈孝坤总能把群众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反映给党支部,成为村党支部和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村里的农业园区建好了,管理跟不上,他不但把菜农意见反馈给村里,还提出了具体管理的建议,后被村里采纳,安排专职村干部管理园区环境卫生、给园区菜农提供服务,受到群众一致好评,也使党支部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把爱心献给群众,把丹心留给党。作为一名党员中心户,陈孝坤忠实履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在农村产业种植带动、富民增收上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各类蔬菜新品推广示范实践中,多次因技术问题、市场调整等而亏本、负债,但陈孝坤始终说:“我是党员中心户,我应该义务发挥带头作用,我过去是这样做的,我以后还会这样做,”陈孝坤用自己在菜棚里的辛勤耕耘践行着初心和使命,成为党支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好帮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