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藻之光云龙书院赋

赋学沙龙作品集第十九期

传播赋学呈献精品

名家评赋交流共进

云龙书院赋

张政

10月13日,辞赋家张政在徐州云龙书院以《溯百年绝响,展绝代风华》为题,演讲徐州辞赋文化发展情况,以自撰《云龙书院赋》作结,通过辞赋的方式,回顾书院过去,展望书院未来。今全文刊发于此,让我们从一字一句中感受云龙书院雅致的人文情怀、深沉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一起领略辞赋独特的艺术魅力。

宅傍山灵兮,垂以云龙之名。功绍鹿洞1兮,施以教养2之情。叩秘境于何处,奠茅冈3而命形。乃时焉姜公4群谋,义学首倡;李公5俸助,书院始营。复以康公6恢拓,曰7度曰经。抱回波8而揖叠翠,拱北极而占离明9。李宫保之鸿徽10,薪传玉琢;曾文正之茂烈11,德化宾兴。溢目则彬彬仪范,盈耳则朗朗书声。博今古以储其才,人修至道;究义理而通其旨,士笃实行12。乃知我云龙书院,巍巍哉其功尤大,洋洋乎其德永馨。

偃仰畴昔,追怀懋绩。侧聆艮斋14传经,环列金坛15设席。花敷讲榻,排萝牖以红流;风起经筵,曳筠帘而翠积。复有南丰丹黄16,东涯17金石。泼锦绣以银毫,走龙蛇18于彩帙。双梅五桂,祁汉云之奕奕华章19;八索九丘,王劭宜之煌煌椽笔20。高标如韩石隐21,力挽危局于裂寰;贞干则徐铁珊22,独全金瓯于完璧。其绘素能文、博雅广识者,凡百其伦,详诸载籍23。自非灵秀攸钟,名流赞弼,焉能挺秀质之并荣,何以招俊逸之咸集?曾几何时,少微隐熠24。欃枪肆凶25,祝融觑隙26。吊黉宫27于乱莽,谁念遗踪;怅学馆于寒烟,空怀故迹。而今小康有获,国运实隆。匡复用展,诗礼式崇。岁书以玄黓28,律占曰夹钟29。荐祯休于徐土,焕规制于云龙30。鸟革翚飞31,郢匠32鼎新华柱;竹苞松茂33,鲁殿35式仰神工。斯则三百年名胜,重藉云龙灵气,再续盛汉雄风。

当夫五阳36初升,百花斗俏。燕翻剪于新枝,蝶弄妆于细草。垂髫总角,趁曦晖而兴游;鹤发童颜,弄碧桃而颜笑。至于荷盖擎阴,榴光如缭。泛湖影于窗前,拂山风于木杪36。半掩柴扉,杂幽篁以径遮;小憩石床,枕余霞之夕照。若乃桐叶乍飘,天孙37乞巧。簪菊英以蹁跹,目雁行之杳渺。天澄银汉,万种诗情依依;露白清光,一轮月明皎皎。尔其水咽冰凝,霜滑风峭。喜绽雪之墙梅,争蜚声于芹藻38。九峰一色,拥书觉吟兴顿清;万籁齐喑39,呵笔则文思俱老。凡此种种,季迭更而景迭新40,山含情而水含妙。云龙固地胜而氛氲41,书院实人杰而焯耀42。

尝闻天心文心,惟道是亲。人道文道,以德为邻。乃其庭彰异彩,室款殷勤。招青鸾于昆圃,垂懿范于彭门。爰见硕彦俊杰43者升讲座,阐经纶。麈挥雨露44,字挟风云45。喜陈言化腐,叹旧语翻新。戛玉敲金,往来多倚声才子;闳中肆外,谈吐皆抱学达人。怡情处不必在远,会心时自得其真。固知物者耳目之所接,身临则物现;理者精神之所会,心至则理存。

尔乃红日低烟,飞津流细。揣逸兴以情欣,却尘劳而虑靡。摄衣既往,其意则悠悠无极;挥手再期,其心犹恋恋不已。惟我淮海新天,古彭福地。沨沨兮楚风之激扬,周穷土宇;汤汤乎汉韵之泽流,旁无涯涘。斯境之幽雅如是者,非第供游赏之殷殷,将欲萃人文之济济也。吾人发向学之愿,躬践而勤修;书院奋云龙之名,声归而实至。夫湖山之有情如斯,云水之有光如此,我心感矣,乃为歌曰:毓秀兮灵山,擅秘境兮城之南。辟院宇兮继前贤,风丕变兮流有源。洪波转兮群峰旋,鹿鸣食野兮鹤在天。时有代兮运有迁,维功德兮永蕴遐年。

(图片来自网络)

1.鹿洞:江西庐山白鹿书院,江西四大书院之一。句自徐州知府李根云:“予将择府南云龙山麓辟土建椽,为诸生肄业之所,绍鹿洞、鹅湖之遗徽。”第一段取典参考李世明老师《云龙书院的史籍见证》。

2.教养:教育、培养。《东观汉记?马融传》:“马融才高博洽,为通儒,教养诸生,常有数千。”

3.奠:奠定,建立。茅岗:即黄茅冈,北起云龙山西坡,南到金山村。

4.姜公:姜焯[zhuō],徐州知州。《同治?徐州府志》:“康熙六十年()徐淮同知孙国瑜于其地置义学。”是说义学始于孙国瑜。而李蟠《书院义学记》中则说是姜焯兴建义学:“郡侯姜公治徐九年(年),教养兼施,家给户饶,孝弟力田之风,骎骎近古。群谋于云龙山麓,阀土建堂数间,为饮射读书之地。”

5.李公:李根云,首任徐州知府。《同治府志》载李根云莅任初,“因黄茅冈旧址建云龙书院,首捐己俸,率合郡官及缙绅家成之。”

6.康公:康基田,山西兴县人。乾隆五十三年(),淮徐道康基田扩建云龙书院,亲书“云龙书院”四字悬于门楣,始成今日规模。恢拓:拓展,开拓扩展。

7.曰:句首助词,无实际意义,如“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度:相度,观察估量。经:经营,筹划营造。

8.句参王元勋《改葺云龙书院记》:“登堂四望,则群山叠翠,拱揖遥环,德水回波,揽络在抱。河山胜概,无不归我。”回波:水波回荡。叠翠:层迭的翠绿色,指层迭的山色。

9.离明:太阳。《易?离》:“离为火,为日。”孔颖达疏:“离为火,取南方之行也。”[清]王培荀《火井行》:“南方丙位占离明。”拱北极、占离明,即院址坐南朝北之意。句参王元勋《改葺云龙书院记》:“公乃亲临相度,经体面势,易其方位,占离明,拱北极,狭隘既广,偏陂悉平。”

10.李宫保:李卫曾任太子少傅,故称李宫保。云龙书院建成后,李卫将此事奏报朝廷批准,并带头捐置学田五顷,亲莅书院讲话,以“务实勿务名”训诫诸生。鸿徽:大美、大善。多指极为人称誉的美德善行。

11.曾文正:曾国藩,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其任两江总督期间,推荐其学生刘庠担任书院山长,批拨学田四十顷,出粮台经费奖励书院优秀业员。后来的徐州知府桂中行,书院主讲张文虎,都是其幕僚,受其影响,为清末云龙书院的人才辈出奠定了雄厚根基。茂烈:盛业,伟绩。

12.宾兴:本周代举贤之法,谓乡大夫自乡小学荐举贤能而宾礼之,以升入国学。后为地方官设宴招待应举之士。李根云曾谓:“徐州…多雄伟卓荦之彦,而学鲜薪传,数十年来宾兴者,盖寥寥焉。”此处引申为参加科举考试或考试中举。

13.云龙书院以“义理之学、修养之道”为其办学宗旨。义理:符合儒家经义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

14.艮斋:王峻,号艮斋,江苏常熟人。乾隆初聘任为云龙书院山长,主笔《乾隆徐州府志》。东厢房致知斋内有他的诗。

15.金坛:冯煦,江苏金坛县人,曾在云龙书院任教主讲。后来当到了安徽巡抚,为清末封疆大吏之一。曾主笔《江苏省通志》《凤阳府志》。

16.南丰:清末文学家刘庠,江西南丰县人。刘庠极富学问,从师曾国藩。同治年间,曾国藩特聘刘庠主讲于云龙书院,并主纂《同治徐州府志》。著有《通鉴校勘记》《俭德堂易说》《汉魏音补辑》《班许水道类记》《艺林补》等。丹黄:旧时点校书籍用朱笔书写,遇误字,涂以雌黄,故称点校文字的丹砂和雌黄为丹黄。

17.东涯:即张伯英,晚号东涯老人。光绪朝时举人。书法家、金石鉴赏家、诗人、学者。

18.龙蛇:指书法笔势的蜿蜒盘曲。

19.祁汉云:祁世倬,字汉云。早年就读云龙书院,师从钱家驹、刘庠、张文虎、冯煦等硕儒。后留学日本,归国后兴办新学,曾主持过云龙书院国文讲席,担任铜山公学校务长。“前后十余年,成就人才无算,至今徐方称绩学者,十九皆祁门弟子也。”著有诗文集《双梅五桂轩集》。双梅五桂,以其庭院有两棵梅树、五颗桂树,故以为轩名。

20.王劭宜:王嘉诜,初字少沂,后字劭宜,青年时就学云龙书院,拜冯煦、刘庠为师。曾主纂民国《铜山县志》,未尽病卒,由其弟子王开孚踵事纂成。《江苏通志稿》徐州部分亦有其搜集整理之功。八索九丘,古书名,是八泽九州之志,和三坟五典齐名,此处借指地方志。

21.石隐:即韩志正,字元方,笔名燕石、石隐等。早年留学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铜山光复,被推举为铜山县首任民政长(县长)。张勋复辟后,韩志正“避仇居京”,改名石隐,在正志中学任教。高标:超群出众、出类拔萃的人。

22.铁珊:徐树铮,字又铮,号铁珊。自幼在云龙书院读书,后虽科场失意,投笔从戎,入段祺瑞麾下,成为北洋军阀皖系名将。年11月,他以武力为后盾,迫使外蒙古无条件撤销自治,回归中国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贞干:忠贞干练,贤能的人。

23.清末民初,云龙书院为徐州地区培养人才,提高地方学术水平做出了贡献。知名人物徐树铮、张云生、张伯英、韩志正、王嘉侁、祁世倬等,皆求学于云龙书院。人数之多,成就之大,实难一一列举。

24.少微:星座名,共四星,在太微垣西南。其星明,则贤士举;不明,反是。

25.欃枪:彗星名,出则有叛乱、动乱。《汉书?天文志》:“孝文后二年正月壬寅,天欃夕出西南。占曰:为兵丧乱。”

26.祝融:火神。觑隙:乘间隙,利用机会。此指年7月,云龙书院被张勋的辫兵所焚毁。

27.黉[hóng]宫:学宫。[元]洪希文《踏莎行?示观堂》:“郡国兴贤,黉宫课试,书生事业从今始。”

28.玄黓,天干壬的别称,用以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壬曰玄黓。”年2月,随着云龙山敞园改造工程的实施,市委市政府决定重建云龙书院。年干支壬辰,故曰岁在玄黓。

29.夹钟:古乐十二律之一,对应农历二月。此处借用作公历2月。

30.祯休:吉祥美善。《旧唐书?音乐志三》:“人怀肃敬,灵降祯休。”规制:指建筑物的规模形制。

31.鸟革翚飞,语出《诗经?小雅?斯干》:“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朱熹集传:“其栋宇峻起,如鸟之警而革也,其檐阿华采而轩翔,如翚之飞而矫其翼也,盖其堂之美如此。”[明]程登吉《幼学琼林》卷三:“竹苞松茂,谓制度之得宜;鸟革翚飞,谓创造之尽善。”

32.郢匠:典出《庄子?徐无鬼》,楚郢中的巧匠,名石,“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33.竹苞松茂,语出《诗经?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苞,茂盛。松竹繁茂,比喻家门兴盛。也用于祝人新屋落成。

34.鲁殿,即鲁国灵光殿,以其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观而出名。

35.五阳:指《易?泽天夬》的五个阳爻。该卦下乾上兑相叠,乾为天为健,兑为泽为悦,泽气上升,决注成雨,雨施大地,滋润万物。此借指新春。

36.木杪:树梢。谢灵运《山居赋》:“蹲谷底而长啸,攀木杪而哀鸣。”

37.天孙:即织女星。《史记?天官书》:“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司马贞索隐:“织女,天孙也。”

38.蜚声:扬名、驰名。芹藻:比喻贡士或才学之士。语本《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思乐泮水,薄采其藻。”江淹《奏记诣南徐州新安王》:“淹幼乏乡曲之誉,长匮芹藻之德。”

39.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响声、一切声音。万籁齐喑,即万籁俱寂。

40.此段四季景物描写,参宋朝无门慧开禅师《颂古》:“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41.氛氲:阴阳二气会合之盛貌。《魏书?孝文帝纪》:“天地氛氲,和气充塞。”

42.焯耀:光耀,昭著。白居易《博陵崔府君神道碑铭》:“镃基富贵,焯燿家邦。”

43.硕彦:才智杰出的学者。俊杰:出色的人物。

44.麈:麈尾,即拂尘,古人讲课道具。

45.字挟风云,典出《西京杂记》:“淮南王刘安著《鸿烈》二十一篇,号为《淮南子》,自云字中皆挟风霜。”

46.戛玉敲金:戛,轻轻敲打。敲击金玉发出的声音,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蒲松龄《聊斋志异?八大王》:“雅谑则飞花粲齿,高吟则戛玉敲金。”

47.倚声: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按照词调作词的名家称为“倚声家”。

48.闳中肆外:本指文章内容丰富,文笔又能尽量发挥。闳:博大;肆:奔放,淋漓尽致。韩愈《进学解》:“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此借指言论。

49.抱学:胸怀学问。达人:是指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出类拔萃的人物。

50.尘劳:世俗事务的烦恼。

51.毓秀: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52.丕变:大变。《尚书?盘庚上》:“罔有逸言,民用丕变。”孔传:“民用大变从化。”

53.句参王元勋《改葺云龙书院记》:“洪流内转,群峰外旋。元气蕴藉,其在斯乎?”

54.鹿鸣食野,句出《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鹿鸣》是一首宴饮诗,后来成为乡饮酒礼、燕礼等宴会的乐歌。唐宋科举考试后举行的宴会上,也歌唱《鹿鸣》之章,称为“鹿鸣宴”。鹤在天:句出《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本为招贤之诗。云龙书院有白鹿洞,上邻放鹤亭。此处意境双关。

(赞赏所得将全部交由作者)

唯依哥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沈阳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rongzx.com/ftrq/5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