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寒冬捧出娇阳,端出暖意,和徐州市铜山区新区实验小学一起,迎接和庆祝徐州市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中期评估暨工作推进会隆重举行。
参与此次盛大会议的嘉宾有:铜山区教育局吴亮局长、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徐伯钧主任、陈玉乔主任、徐州市教育局李运生副局长、徐州市师资培训处崔瑛处长、张焰副处长,徐州市26家市级、区县级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学员代表,各县市区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徐高师、运高师培训处工作人员。会议由市教育局师资处张焰副处长主持。开幕式上,吴亮局长致辞。吴局长把培育站称作“教师成长的加油站、讨教高水平的咨询站”。他恭喜培育站迈出可喜的一大步,希望学员倍加珍惜机会,丰富文化内涵、升级自身专业素养,更祝福培育站继续卓有成效地运行,引领教师手拉手、肩并肩追赶梦想。李运生局长则从国家乡村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省教育厅的执行、徐州市乡村教育现状、徐州市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工作开展情况等多个层面,重申构想、总结经验、肯定成果、明晰要求、指出不足、前瞻性地部署年工作。
张敬义培训站研修观摩活动把会议推向看点纷呈、特色鲜明的深入境界。学员李明明老师执教的《鹬蚌相争》一课,学生读书投入、写字美观、回答精彩,是一节“单纯、秩序、鲜活”的看得见儿童语文核心素养增长的好课。学员代表尹成兰老师对课堂做了简洁、精彩、到位的点评。“阅读力、思维力、表达力访谈”环节,话语空间广泛,选题独具匠心,直指“儿童语文核心素养”这一焦点热点话题和教师的思维认知和实践经验。著名特级教师张敬义老师和7位学员一起,接受学员沙乐老师的采访。学员们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侃侃而谈,张老师则高屋建瓴、思想丰富、语重心长、情真意切。平等、温暖、宽松、和谐的交流氛围中,访谈的内容打动人心,启迪美好,引发思考。访谈融合了来自躬身实践十分质朴的一线气息和来自阅读文献获得的专业理论。研修活动的结尾,张老师分享了他撰写的佳作《别忘读书和写作》,并和学员一起美文雅诵。《别忘读书和写作》既是张敬义老师自身成长成熟心路历程的至简经验,又蕴含了导师寄予培育站学员的殷切希望和谆谆教诲。“别忘读书与写作”——教师发展的七字箴言,引发与会教师共鸣,读书和写作是双桨,教师借力它们才能够在在教海中探航、远航,才能让时间产生力量去淬炼专业水准。
下午,精彩继续。三个导师代表做了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阶段性经验介绍。分别是铜山区的张敬义语文培育站、新沂的李晓岗数学培育站、铜山区的孟宪英英语培育站。三位导师借助PPT将半年来的研修活动直观呈现。崔瑛处长则解读了《乡村教师考核和管理的实施办法》,既给学员带来了行政支撑的利好消息,又明确了六项考核内容及考核结果与运用。
徐伯钧主任对培育站工作的点评指导,字字珠玑,切中肯綮。徐主任很满意徐州培育站工作推进会让他看到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当初的思路得到兑现,同时为培育有目标、研修有主题的成功经验与做法点赞。他补充了两点建议:学员注重岗位研修的同时要发挥岗位引领作用,正在进行的教学论文大赛和即将举行的课堂教学大比武要全员参与。徐主任以对工作站和学员的学术支持承诺作结。
最后,李运生局长动情地谈论乡村教育触动、进一步提升培育站内涵、深化教研活动的设想,号召导师、学员提升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
此次培育站推进会,内容丰富,环节紧凑,质量高端,利用合理的尺度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呈现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运作方法、运作机制、运作成果、独特而普适的经验。学员强烈感受到行政领导、导师们浓浓的教育情结和浓郁的教育情怀,大家的思维得到伸展和升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训站是一个新生事物,是教师的暖心工程,行政的使命工程,名师的回馈工程,半年时间的探索,这一工程逐渐明朗和清晰,生动和立体。
?????比尔盖茨认为:大多数教师都没有导师,限制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即使是很好的老师如果能得到良好的反馈也能提高自己。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让一部分教师幸运地拥有了导师。导师们倾尽所学,激励学员、指导学员、拉伸学员、成长学员、点悟学员,用师承和共生的学习方式让教育薪火相传,是学员们专业发展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徐州市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是拥有强烈自我发展意愿教师的集合体,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共同体。每次研修活动,由教授助力从学术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教授针对主题做专题讲座和指导;导师精心策划,组织活动,从外部推动教师发展并唤醒教师内发式的成长需求,强大教师的持续学习力;学员们则胸怀感恩之心,一心向学,潜心研修,互动交流,自觉实践,坚守儿童为王的立场,学习做真学问,努力升华自己,辐射学校。乡村骨干教师培训站工作的意义和影响既深刻且久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