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卡上车还真是一块四毛钱了!原来我们从家上车都得一块八毛钱。听说公交车同城同价试运营好几天了。等了这么多年,我们铜山人坐公交车终于跟‘市里人’一个价了。”6月30日,乘坐11路公交车从铜山区二堡上车到中山饭店的市民王瑞很是高兴。
据悉,为保障同城同价的顺利实施,从6月23日,铜山区交通运输局和市公交公司就开始调试设备,26日开始试运营,7月1日,铜山区和徐州城区城市公交全面实现“同城同价”。这是继水、电、天然气“同城同价”后,铜山区为民办实事的另一重要举措。
在加速融入主城区,争当苏北决胜全面小康领军作用的排头兵,争当淮海经济区建设龙头作用的主力军,争当在营造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中发挥先行作用的率先实践者方面,铜山区不断发力。
同城不同价
铜山居民想不通
“我家在铜山新区,工作单位在徐州城区,每天都要乘坐公交车上下班,有空调时刷卡上班是1.8元,回家是1.4元,没有空调时上班是1.05元,下班回家是0.7元……”一样的距离,为什么公交车票价不一样?市民李程想不通,和他有同样疑问的铜山居民非常多。
公交车“同城不同价”的问题,由来已久。
铜山新区于年6月动工,当时被江苏省批准为省级开发区。铜山新区建成后,徐州城区的一些企业迁至此处,但员工大多住在市区。为解决员工的上下班交通问题,徐州公交部门开通了两条往返铜山新区的公交线路。随着居民的日益增多,公交公司陆续增加了多条公交线路。目前,徐州城区至铜山区已有11路、8路、13路、82路、95路等16条公交线路,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但按照当时的规定,三环路以外、票价转换点区域外的铜山居民乘公交车,属于郊区乘车范围,城市公交车安装的刷卡机,则采用人工控制分段刷卡收费。
“年9月份,铜山撤县设区,但公交‘同城不同价’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据铜山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徐州公交的3种形式:城市公交、市镇公交(即城乡客运)和覆盖行政村的镇村公交,只在城市公交中产生了“同城不同价”的问题。
为民办实事
有序推进公交“同城同价”
“因为铜山环绕徐州市区的特殊位置,群众对公交车‘同城不同价’的问题反响较大,从年开始,每年区人大、政协都会多次提案,呼吁尽快解决公交票价体系中存在的‘同城不同价’问题,但由于种种因素,一直未能解决。”铜山区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只有全面融入徐州主城区,铜山区才能快速发展。
铜山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实施同城同价工作列入年铜山区为民办实事工程,作为全面融入徐州中心城市重要工作加快推进,由区交通运输局具体实施。
铜山区交通运输局积极向市交通局等相关部门汇报,协调实施同城同价工作。市交通局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调度安排,由市运管处牵头,徐州市市民卡公司作为第三方,具体开展此项工作。
6月1日,徐州市交通局交通运输管理处、徐州市交通局综合运输处、市公交公司、铜山区交通局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根据铜山区城市公交运营现实情况,协商、议定了同城同价实施方法、步骤,核定出16条公交线路。并以徐州市市民卡有限公司的大数据为基础,核算出铜山财政每年对公交补贴万元,为了实现公交票价“同城同价”,所有程序有序推进。
打造宜居宜业新铜山
同城化发展引领新跨越
年徐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城市品质,构建富有魅力、宜业宜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以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引领,加快城市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步伐。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推动铜山区加快融入主城区、实现转型发展。
围绕《报告》,年铜山区加快新区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打造宜居宜业新铜山。推动城区扩容提质。加快“四路两河一湖一线”综合开发,引进恒大、碧桂园、融创等知名企业进驻,加快万科城市广场、迪卡侬运动卖场项目建设,推动北京路向南连接外环、黄河路贯通新城区等重大设施建设,尽快建成有人气、有品质的徐州南部主城区、第一商业副中心。强化片区支撑。
铜山在快速发展,铜山的公共交通出行总量、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重要的民生行业,它的发展牵动着大众的福祉、社会的和谐。只有实行合理的运价体系,才能在政府与广大市民之间建立认同和双赢,进而裨益于城市与社会的良性发展。
7月1日,铜山区和徐州城区城市公交实现“同城同价”,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达到大众期许。自此,铜山区市民真正成了徐州市的“市里人”。同城同价时代到来,标志着铜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铜山区全面完成“十三五”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城同价时代到来,加速铜山区融入主城区,为铜山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注入新动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