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闻线索发至铜山民生论坛
或加
一经采用即发20-50元不等红包
业务洽谈:
中国江苏网12月28日讯近日,市卫计委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门诊输液管理的通知》,从年1月1日起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昨天上午,市卫生计生委在新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召开记者见面会,就《通知》内容回答记者提问。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药管理,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和门诊输液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徐州市卫计委发布新通知,要求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院)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早在去年11月11日,省卫计委就宣布年7月1日起,医院(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从今年7月1日起,医院停止为患者输液用抗生素药物。这项举措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抗生素药物的管理,防止滥用抗生素。
针对这项举措,不少市民会担心,医院是否会将停止门诊静脉输注抗生素的那部分病人全部转移到急诊?
市卫计委医政处副处长顾卡明介绍,在对全医院门诊静脉输注抗生素的专项检查中发现。在7月1日以前,医院输注抗生素类药物占到20%左右,医院甚至达到30%左右,在通知下发以后的这半年时间里,用量上已经下降到了10%左右,而急诊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和之前相比并没有发生改变。医院输注抗生素类药物情况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变。
医院停止输注抗生素类药物是否给市民带来了不方便?
顾处长表示,在他们的调查中发现,刚实行时,只有个别市民有些不理解,但慢慢就体会到这项政策带来的好处。口服药能解决的,医生会为患者开口服药。对于市民确实需要输注抗生素的情况下,一般医生会安排患者去急诊。
结合之前江苏对输液抗生素的管理——从限到禁
取消门诊输液的三大理由!
输液在医学上属于侵入性操作范畴
等于一次小手术
在各种给药方式中风险最大!
一、由于输液导致的不良反应比较高
药物搭配不当更会有危险
专家指出,长期以来,门诊挂水是一种不规范、不适合的诊疗习惯。
输液的时候一般会在葡萄糖溶液里加入其他的药,这些药如果搭配不当,对于看病者来说也是一种危险。而且输液太多,会导致抗生素滥用,增加耐药细菌的产生,最后无药可用。
二、注射不一定会加快病情好转
小伙伴们遇到得病,特别是感冒、发烧后,都期望通过静脉输液能够早些治愈疾病。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吃药加上自然调理三五天都能恢复。和口服药相比,输液并没有多少优势。
输液是为了纠正或补充体液的不足,是为了静脉途径给药,绝不是治疗常见发烧、感冒的方法,否则如果使用不当,会带来不该有的负面效应。
三、输液贵!
医院看病,只要输液随随便便就几百没了,过滥的输液,使医药费用支出增加,加重了患者负担。
到底什么样的病情需要输液?
输液确实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它的优点是药物能%进入血液,吸收快,见效快。但输液导致的抗生素滥用、不良反应也不容小视。
输液用于怎样的病情?一般是用于抢救危重病人,比如休克、中毒或是消化道肠道被感染破坏没法经胃肠道吸收药物的患者,这时候通过输液就能让药物尽快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控制病情。
请记住这53种病不需要输液
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朋友们平时一定要多注意锻炼
强壮的体魄才能更好的生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