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情况汇报审议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央新闻(新闻联播):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听取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情况汇报,对打好脱贫攻坚战提出要求;审议《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党中央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实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信心明显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实施,改革开放继续有力推进,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开局良好。
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看到,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这其中既有周期性因素,但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必须保持定力、增强耐力,勇于攻坚克难。
会议强调,做好全年经济工作,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中求进、突出主线、守住底线、把握好度,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要通过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的新进展巩固经济社会稳定大局。要细化“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落实举措,注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办法稳需求,坚持结构性去杠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宏观政策要立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会议要求,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稳增长的重要依托,引导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做强做大新兴产业。要有效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导优势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要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科创板要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扩大外资市场准入,落实国民待遇。要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近期安全生产问题突出,要举一反三,有效防范,精准治理。
会议认为,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第一年和作风建设年。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开局良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是必须完成的重大任务。今后两年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硬仗中的硬仗。要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用好考核结果。对考核发现的责任落实不到位、扶贫标准把握不精准、“三保障”工作不够扎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较为突出、脱贫摘帽后松劲懈怠等问题,要高度重视并坚决整改,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会议强调,脱贫攻坚期内已脱贫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相关政策要保持一段时间,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贫困县脱贫摘帽后,要一手抓剩余贫困人口的减贫,一手抓已脱贫人口的巩固提升,有效防止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人口。
会议指出,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需要通过法治方式提升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制定《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
会议强调,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设计制度规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工作中心环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各级党委(党组)要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加强对《条例》实施的组织领导。党委宣传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切实推动《条例》各项规定落实落地。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2、习近平主席将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中央新闻(新闻联播):4月19日,外交部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介绍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相关情况。
据介绍,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主要活动包括:4月25日,举行12场分论坛和一场企业家大会;4月26日,举行开幕式、高级别会议;4月27日,举行领导人圆桌峰会。习近平主席将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全程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会后,习近平主席将向中外媒体介绍峰会成果。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还将为各国领导人和嘉宾举行欢迎宴会。截至目前,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文莱、柬埔寨、智利、塞浦路斯、捷克、吉布提、埃及、埃塞俄比亚、希腊、匈牙利、印度尼西亚、意大利、哈萨克斯坦、肯尼亚、吉尔吉斯斯坦、老挝、马来西亚、蒙古国、莫桑比克、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葡萄牙、俄罗斯、塞尔维亚、新加坡、瑞士、塔吉克斯坦、泰国、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越南等37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等领导人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将出席论坛圆桌峰会。加上中国,共有40位领导人齐聚在燕山脚下、雁栖湖边。此外,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日本、韩国、欧盟也将派出领导人委托的高级代表与会。就整体而言,将有来自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位外宾出席本届论坛。
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框架下最高规格的国际合作平台。这次会议是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是一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国际盛会。关于这次论坛,可以用方向明确、基础扎实、反响热烈、安排务实、成果可期五个词来概括。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国际经济合作倡议,正在成为造福各国人民的合作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共赢之路和廉洁之路。中方希望通过第二届高峰论坛,与各方一道,总结经验、规划未来、凝聚共识,切实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迈向高质量发展。一是勇立潮头,坚定支持多边主义。二是与时俱进,丰富合作原则理念。三是携手同行,构建伙伴关系网络。四是面向行动,打造有力支撑体系。五是内外联动,释放改革开放红利。
中方相信,通过举办第二届高峰论坛,一定能重振丝绸之路精神,建设广泛伙伴关系,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强劲动力,为各国发展开辟更广阔空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3、应习近平邀请老挝人革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将访华
中央新闻(新闻联播):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沃拉吉将于4月25日至5月1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4、应习近平邀请智利总统将访华
中央新闻(新闻联播):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智利共和国总统塞瓦斯蒂安·皮涅拉·埃切尼克将于4月24日至28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5、应习近平邀请瑞士联邦主席将访华
中央新闻(新闻联播):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瑞士联邦主席于利·毛雷尔将于4月23日至30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6、应习近平邀请葡萄牙总统将访华
中央新闻(新闻联播):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葡萄牙共和国总统马塞洛·雷贝洛·德索萨将于4月28日至5月2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前将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7、应习近平邀请尼泊尔总统将访华
中央新闻(新闻联播):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尼泊尔总统比迪亚·德维·班达里将于4月24日至5月2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
8、奥地利总理将访华
中央新闻(新闻联播):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奥地利共和国总理塞巴斯蒂安·库尔茨将于4月25日至29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访华期间,库尔茨总理还将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9、丝路新画卷:绿色一带一路推动可持续发展
中央新闻(新闻联播):“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多来,中国正在打造一条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实践、共享生态文明成果的绿色“一带一路”。
在埃塞俄比亚阿达玛城,埃塞俄比亚政府第一个“增长与转型”计划的重点工程——阿达玛风电场正在计划进一步扩建。这是埃塞俄比亚第一个建成运营的风电项目,自发电至今,已累计为电网供电26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消耗标准煤81万吨,减排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吨。
阿达玛风电场也是中国采用中国资金、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设备等整体出口的最大海外风电项目。
就在三天前,中国工商银行成功发行全球首笔等值22亿美元的绿色“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债券,债券同时符合国际绿色债券准则和中国绿色债券准则,服务于“一带一路”参与国绿色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设。正在施工的这条路,是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的交通要道,这是中国建设者年以来在这里修建的第七条道路。为了减少当地居民烧柴做饭对树木的砍伐,中国建设者给他们安装了太阳能板。
五年多来,“一带一路”重点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显著减少,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率从50%提高到85%以上;基础设施建设损毁的临时用地复垦率接近%,中国已建立气象、资源、环境、海洋、高分等地球观测系列卫星及应用系统,建立了“一带一路”参与国土地覆盖、植被生长、农情、海洋环境等31个生态环境遥感数据库,主导和参与国际规范和标准数量显著增加。
10、中科院:科技支撑一带一路累计投入超18亿元
中央新闻(新闻联播):今天上午(4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中国科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成果。
六年来,中科院牵头成立了首个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由参与国家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共同组成的综合性国际科技组织——“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为参与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名高层次科技人才;率先在非洲、南美、中亚等地区创建了9个海外科教中心;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前瞻布局了多个科技合作项目;设立了“一带一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推进科技成果在参与国家的应用示范和转移转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11、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疆石河子:戈壁滩上的宜居之城
中央新闻(新闻联播):新疆石河子,曾经是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滩。一代代建设者以“树为根、绿为魂”,坚持不懈、接续奋斗,将一个不毛之地发展成为“半城绿树半城楼”的生态宜居之城。
这几天,新疆石河子的义务植树正在进行,每年春天,全民参与、亲手植下一片绿,是石河子市民的一贯传统。
绿色家园来之不易。年,第一代军垦拓荒者来到这里时满目都是枯草、荒滩。这张老图是石河子最初的规划草图,“先栽树、后铺路,以树定路、以树定规划”的建设思路,为后来的城市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从种下第一棵树,石河子人民就没有停歇。如今,这里已经有多种花木植物、余万株大树,撑起了城市绿色的骨架,城市绿化覆盖率超过41%。除了生态宜居,近年来石河子在提升百姓生活品质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年,石河子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占到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9%。
12、两起打着退役军人旗号实施犯罪案今日宣判
中央新闻(新闻联播):今天(4月19日),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人民法院、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法院对发生在山东平度、江苏镇江的两起打着“退役军人”旗号实施犯罪的案件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钟世峰、陈军、王秀启等9人因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和妨害公务罪,分别判处二年至六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法院审理查明,年10月4日,于有峰等38人在上访被劝返途中,编造“被打”不实信息。于有峰、钟世峰、王绪章等人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