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打铜巷,“丁丁当当”的打击声已经成为历史的回响,南宋时期盛极一时的铜锡五金铺,也随着岁月流逝无迹可寻。然而游客们依然能在这条只有米深的巷子里,找寻到浓浓的古朴风味,一些历史就埋伏在小巷的角角落落。
年的打铜巷巷口这里曾经是铜艺铜作的集聚地
南宋时这里开始有铜锡五金铺,因叮叮当当的打击声而得名。至清时,因巷内多铜作响器店,故称打铜巷。清末到民国初期,杭州铜器制造业达到鼎盛,以打铜巷为出名,成了铜器具生产的手工业作坊。著名的铜雕艺术大师朱炳仁就在这里生活过,7岁随父学艺,当过学徒、艺术总监、建造师、设计师,为工艺美术和建设新杭州做出了特殊贡献。
朱炳仁,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技艺”唯一传承人现位于河坊街上的江南铜屋铜雕博物馆朱炳仁制作的十二生肖铜首这里曾经有过诞生生命的摇篮
打铜巷内多为前店后坊或下店上住的店铺居民,有着典型的中式建筑风格。其中有一幢庭院幽深、建造考究的老宅卓然独立,它就是巷内门牌号为33号的钟德产科诊所。挂着杭州历史保护建筑的石碑。
这幢建于民国19年(年)的房子原是住宅,为兰溪籍药材商人诸葛韻笙所有。采用中西结合式的砖木结构建造。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正屋十二间,厢房四间,平房两间,是一座两层三开间天井青砖实叠的宅院。正面墙上两扇装有铸铁花栅栏的木窗,透出一丝的“洋”气。诊所内部是典型的中式传统风格:青石板、木门窗、圆洞门、高山墙、小天井、大水缸,传统的元素一个不少。
由于生意兴隆,诸葛一家常驻上海,所以杭州的这处房子由他人打理,一度出租为胡钟英妇科医生的钟德产科诊所。诊所规模不大,仅几张病床而已,其他房间则由多人租住。年,这处宅子有上城区房管所经租,住户增,塔建甚多,直至今日。若不是石库门门楣上依稀可辨的“钟德产科诊所”门额,还真不会感觉到在这里原先还租做产科诊所使用。现在这里已是人去楼空,连正大门也被堵的严严实实,只有院内那口老井和一方古碑还在回味当年发生在这里的一切。
这里现在仍是洋教的传播地
小巷南首东侧有重修的基督教“鼓楼堂”。鼓楼堂创于年,直到年才改建为中国宫殿式教堂,由美国北长老会筹募捐款,礼拜堂外型是一座飞檐翘角的建筑,屋面覆盖绿色琉璃筒瓦,混凝土框架结构,青砖实砌墙,四壁置有大幅钢窗,内部顶面为宫廷彩绘雕花图案,讲台两边柱子上有一幅“感谢耶和华恩赐生命水,讴歌弥赛亚声动浙江潮”对联!据说这幅对联出自张之江将军之手。
解放后,布道所停办,改由卫生部门使用。年由于城市建设中河高架路的需要,原鼓楼堂被拆除重建,东靠中河高架路、东南为胡雪岩故居,南迎中山路与望江路相交处的“鼓楼”,是小巷最有气派的建筑。每到洋节日与礼拜日,“鼓楼堂”就热闹异常,小巷里飘出唱诗班的歌声。
叮叮当当,历史的回响,纵看历史,起起落落,变化不由让人感叹。历史学家说,中国的历史是一部石头的与铜的书。毫不夸张,铜文化是一部缩写的中国历史发展的百科全书。研究中国的铜文化,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铜文化成为老年人可以追忆历史,青年人可以体验时尚,外国人可以在这里感受中国,中国人可以在这里品味全世界。现在的小巷,经过政府的规划与改造,打造成了美食一条街,成为杭州发展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End——
幸福清波长按识别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北京中科医院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