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地带”——铜山,
在“打造徐州南部主城、第一商业副中心”
路上一直奋力前行,
今日,
新华日报把头版头条位置留给了铜山
《新华日报》是如何推介新铜山的
跟着大铜一起来看看
「新定位新使命新探索
淮海经济区崛起一座新“铜山”
」铜山联接苏鲁豫皖四省,恰是不折不扣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地带”。“打造徐州南部主城、第一商业副中心”成为铜山新目标。
区委书记王维峰说“铜山面积占新规划徐州市区面积的2/3,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总量近1/4,必须拿出舍我其谁、奋勇争先的责任担当,在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中担大任、走在前。”
区委、区政府明确:突出率先发展,争当苏北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起领军作用的排头兵;彰显发展实力,争当淮海经济区建设起龙头作用的主力军;强化担当作为,争当在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中发挥先行作用的实践者。
跳出“虹吸效应”,“郊区”变“主战场”
坐拥苏北首个国家级高新区——徐州高新区
铜山区经济长期领跑苏北。
今年以来,势头不减,速度更快,
领跑的“身姿”却有了变化
6月3日,徐工新能源汽车列入工信部产品公告,成为徐州市首家获批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企业。淮海新能源、江苏祥华、弘安电动汽车项目也在铜山紧锣密鼓建设,形成徐州市独一无二的“汽车板块”。
7月21日,总投资超亿元,以港波手机、日升手机面板、半导体封装测试、显示面板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期工程开工建设,高端智能手机产业在铜山生根发芽。
8月5日,铜山与工信部中国电子技术与标准化研究院、北京中咨产学研创新研究院三方签约,投资50亿元建设智能传感器生产基地,将在年前形成亿元产业规模,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传感谷……
这些项目和产业崛起和集聚传递出铜山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征——不再做产业转移的“跟随者。
进入新时期
徐州市区对铜山不再‘虹吸’,反而‘辐射’
铜山敏锐地抓住“两个契机”叠加机遇。一是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动能由资源驱动转换为创新驱动,“拼资源”变成“拼创新”;二是徐州提出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市域发展产业格局为之一变,新布局的“一城、一谷、一院、一区”创新体系中,“科技创新谷”和“产业研究院”都在铜山。
经过多年转型形成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汽车及核心零部件和安全科技四大支柱产业。今天的铜山,已然成为徐州创新发展的腹地和主战场。
精绘“两个扇面”,
从“拥抱”到“环绕”
从“拥抱”,到“环绕。
措辞之变,缘于视野的放大。
仅看江苏地图,铜山几乎包围着徐州市,形成一个“扇面”,可以说是“拥抱”;但打开华东甚至中国地图,铜山又成为江苏接壤山东、河南、安徽三省的另一个“扇面”。
精绘“两个扇面”,位于苏鲁交界的利国镇首当其冲。徐钢,东亚钢铁、利国钢铁、泰发钢铁等当地钢企老总们嘴里的关键词,早从“产能规模”变成“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链条延伸”。
(徐钢集团)
一方面,通过供给侧改革和“行动”做“减法”,年以来关停近个燃煤锅炉,全区未招引和审批任何耗煤项目。另一方面,通过循环经济做“加法”,将余压、余热、废气、废水、废渣全部“吃干榨尽”。去年6月,省政府批复同意以徐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基础,筹建省级铜山经济开发区。
(“”行动)
去年铜山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为天,优良率72.4%,较上年增长4.5个百分点。”铜山凭着“以克为单位”的控煤力度,甩掉“煤黑子”的老面孔,扮靓江苏“北大门”。
对内那一道“扇面”啥模样?俯瞰徐州,铜山犹如一条绿色丝带,将市区紧紧环绕。以“二次进军荒山”和“清风走廊”建设为重点,铜山创造性地在“石头山上种出森林城市”,打造出城区园林化、农村森林化、通道林荫化、农田林网化的城乡一体化绿化格局,使徐州呈现出北方城市少有的临水生态。用国家气候中心专家的话说,“等于把徐州城向南迁址八百里”。
站住“中心城市”,勇立淮海“第一杆”
在铜山区采访,有“三个一”令记者难忘。
01
万达广场前有“一根杆”——苏北乃至淮海经济区首个新型智慧灯杆。一根杆上集成摄像头、无线wifi、语音广播、显示屏、4G/5G/物联网通讯基站、指示牌、环境监测(PM2.5)、气象监测等设备,将成为智慧城市运行的物联网平台。
(智慧路灯)
02
徐州高新区有“一面湖”——基于自主知识产权蓝光存储技术的中国华录淮海数据湖。不管是政务数据还是商业数据,都能低成本和安全地“存”进这个容量达P的“湖”,开发大数据应用。未来这里将打造成立足徐州、辐射淮海经济区的城市数据湖样板。
03
铜山区还有“一个谷”——徐州科技创新谷。谷内创新创业大潮涌动,来自山东曲阜的大学生张宁创办“木牛流马”机器人公司高速成长;来自法国的马克西姆不停夸赞在这里创业“机会多多”……
一根杆、一面湖和一个谷的背后,铜山的发展已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要在更大区域范围内聚资源、做示范、立标杆。
王维峰认为,铜山的发展正处在两个关键节点:一是苏北发展座谈会上明确,苏北新一轮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争做苏北发展新路的探索者,铜山有基础、有禀赋,更要有行动、见成效。二是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铜山区是最大的容量空间、最优的功能载体和最重要的区域支撑。“今后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在徐州、苏北乃至全省发展大局中的作为担当,放眼整个淮海经济区建设的发展考量。”
站位中心城市,调高发展坐标,
铜山区社会经济发展呈现新气象
↓↓↓
产业高度上,
部委共建的“中国安全谷”国内唯一,
云意、精创等一大批企业跻身“单打冠军”,
研发中心设到美国硅谷;
社会治理上,
以“创文”为契机,
引入最新物联网技术建设“智慧城市”;
城市功能上,
集“五通汇流”之便,
商贸、医疗、科教等资源辐射“大淮海”;
生态文明上,
吕梁访古,汉王听泉,
微山湖上荡渔船……
唱响“好山好水好空气,一路山水到我家”。
亿万年前的地壳运动,
造出一座座高山。
在苏北绿色发展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建设的新一轮“地壳运动”作用下,
一座新“铜山”必将趁势崛起!
-END-
铜山最权威的资讯平台
铜山最高效的互动平台
铜山最贴心的服务平台
我们
聆听铜山的声音!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医院的疗法第一家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