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城市公交实现“同城同价”
镇村公交实现全覆盖,
孩子上学更加便利、群众在家门就可以得到医疗服务
在城区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在村镇环境更加优美
......
今年以来,铜山区针对发展中存在的短板、缺漏,
加强民生基础设施建设,
让百姓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补教育短板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人民群众的期盼就是努力的方向。针对教育事业发展薄弱环节,铜山区加强学前教育资源、努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普通高中办学质量、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等方面各个击破。
聚焦教育,铜山打出组合拳:实施教师强化工程,“一口气”新招多名在编教师,逐步打破用人瓶颈;在农村推进中小学恢复教学点工作,确保孩子上下学单程步行时间不超过30分钟;优化中小学教育资源布局,推进优质学校建立分校。
补医疗短板
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加大对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基础建设、加强医疗系统网络化建设、促进医疗与养老的融合……今年以来,铜山区提升优质医疗资源服务供给能力,夯实分级诊疗制度,接连推出一系列举措,助推“绿色发展先导区、科技创新示范区、民生共享幸福区”建设,使群众得到触手可及、便利的医疗服务。
医院新址建设,不久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医院(市六院)、医院也在改扩建,将大大缓解病人住院难的问题。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村级卫生室的改造,去年已建成50个并投入使用,今年将完成建设个。
补养老短板
多元保障老年群体服务需求
多谋民生之利,多办民生之事,才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面对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高龄化、养老服务工作紧迫化的严峻形势,铜山区逐步建立起了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服务机构养老为支撑的“一体两翼”养老发展格局,养老服务业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
铜山区将继续推进城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格化规划布局,推进农村“关爱之家”建设,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互助照料、助餐、托养等服务。同时打通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的渠道,并实施“互联网+“养老服务业行动计划”,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具有铜山特色的养老服务品牌。
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健全完善县、镇、村三级老年教育网络体系;着力发展基层老年文艺团体,所有社区和80%的村成立各种形式的老年文体组织,基层老年人协会组织以及各类老年兴趣团体覆盖面达%。实施精神关爱行动,依托居家养老服务站点、老年活动场所、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大学(学校)、老年活动中心等建立老年精神关爱基地,开展专业化的心理咨询、辅导和治疗等精神慰藉活动。
补城乡短板
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
让道路畅通起来。铜山将加快建设,努力实现对外交通高速化,着力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完善中心市区、中心城镇主次干道路网。实施城乡“六公六建”补短板工程,建成现代化多功能公厕21座、港湾式公交站台18处,完成公共自行车二期建设,增设停车位0余个,建设农村公路公里、村内道路公里,实现镇村公交全覆盖,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让环境美起来。为了让蓝天白云常驻,铜山借助“”行动,打出组合拳,促进大气质量提升,通过源头污染治理、重点行业治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等,保护好铜山的青山绿水。统筹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实施新型社区创建五年行动计划,扎实开展村庄环境“六整治六提升”行动。投资万元,贯通各镇区主要污水点的管网,基本解决镇区污水处理问题,抓好区域供水完善工程、饮水安全提升工程,未来实现与徐州主城区“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
让生活精彩起来。铜山规划建设博物馆、文化馆和图书馆,打造全新文化地标,持续完善公园、绿地、慢道等配套设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元化需求,让百姓生活更加多彩。在铜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就是让广大人民更加富裕、日子过得更好
铜山找准民生“着力点”,实现惠民“最大化”
让群众生活更有质感、幸福感
铜山人,让我们一起期待更美好的铜山!
-END-
铜山最权威的资讯平台
铜山最高效的互动平台
铜山最贴心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