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东山,敬拜送神,感恩功德圆满

山子

思霖/博谦/部分来自网络

多日来的细雨绵绵终于迎来初晴的时候,

虽然冬季里海边吹来的风依然那么寒冷,

但还是冷却不了善男信女那颗虔诚炽热的心。

年2月1日

三天共同沐浴时神光感受神灵福祉的日子,

铜陵庙寺圣会

终于到了功成圆满的尾声。

今天我们怀着虔诚的感恩之心,

恭敬祭拜送别各庙寺神灵。

为圣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因为一场圣会的机缘,

同为这次神灵的感召,

两岸社会各界人士,

因此有着一颗共同的心,

共同守护着一份责任,

聚在一起,思索和探讨,

如何传承和复兴东山近千年的信仰。

因关圣帝君的感召而扎根东山28年的

大有集团董事长翁启镜先生,

对此深有感触:

东山是众神之地,是真正的文明福地,

因为我们的智慧来自于神明.

所以开发大有街项目的意义之一,

在于希望打造一个旅游和文化一体的平台,

让更多东山年轻人扎根东山,贡献家园。

更好的传承东山近千年的文化道统。

来自两岸各界人士感同身受,

年2月1日

有着共同理念的两岸人士

踏上探秘众庙寺的路途,

一起追寻东山众多庙宇的轨迹,

开始深入了解曾经的那一座座庙寺历史。

1

铜陵天后宫

天上圣母

铜陵天后宫靠近铜陵古城,

位于大有街售楼处斜对面。

是全球第一座天后宫。

于明洪武二十年周德兴建,

原名龙吟宫,主祀天后圣母。

康熙二十二年,

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收复台湾于誓师铜山,

祈祀龙吟宫妈祖天妃神灵助战,

晋天妃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圣母,

龙吟宫自此改成天后宫。

2

关帝庙

关圣帝君

位于东山县铜陵镇岵嵝山嫠风动石风景区内。

依山临海,气派魏然,

是一座闻名海内外的庙宇,

寺庙雕龙画凤,八仙过海,

尽显艺术文化的瑰宝。

极具明古建筑艺术价值。

明洪武二十年(),因倭寇侵扰,

朱元璋令周德兴到八闽,

设置铜山守御所,造铜山城,

并鼎建关帝庙护佑官兵。

后经南少林高僧圆球和尚、云霄财主吴子约等

几番扩建修成当下规模。

明永历18年郑成功光复台湾,

从铜陵关帝庙分灵入台湾,

在台南府城,建立台湾第一座关帝武庙。

至清康熙23年水师提督施琅率师收复台湾后,

官兵便把“铜陵关帝庙”香火遍布全台湾。

3

恩波寺

观世音菩萨

老仙祖、达摩祖师、延平王

明正德年间,

驻守东山的钦依把总陈言于九仙岩南麓倡建恩波寺。

九仙山背临大澳湾,地势险要,是历代军事要地,

明代戚继光、郑成功曾先后在此山上,

屯兵抗击外敌,挥师远征。

大学士黄道周、天地会创始人僧道宗等历史名人,

也曾在此隐居读书,组织抗清活动。

明嘉靖五年福建参政巡海道蔡潮到此巡视,

题下“宦海恩波”四个大字,

诸多名人遗迹汇集,

因此九仙山是东山岛文物石刻最集中之地。

4

福兴宫

天上圣母

福兴宫位于东山县铜陵镇南门湾奥角尾(渔人码头),

清康熙四十年年兴建,

福兴宫香火分至铜陵天后宫,俗称“上宫”。

因峙于天然良港南门澳海口礁岸上,又称“澳角尾宫”。

南门澳自古以来

是东山与台澎及海外通航通商的港口之一,

宫右侧有曲径通往风动石景区的铜山古城。

清嘉庆以后,东山岛渔业捕捞活跃,

人们出于对大自然变幻莫测的畏惧,

把妈祖与恶劣天气搏斗的精神支柱和

作为祈求亲人出海安全归来的精神寄托。

因此,从军方到民间,先后建起了四座妈祖庙,

其中福兴宫则为其中之一,

日夜守护着东山澳头。

5

泗美宫(王爷公庙)

三王爷

西周时期周幽王驾前谏议大夫唐宏(大王爷)、

葛雍(二王爷)、周武(三王爷)

位于东山铜陵镇南门湾澳角尾转角处。

传说三人因竭力谏阻周幽王纳褒姒为妃,

被贬充镇渤海。

周幽王宠迷褒姒,

以烽火戏诸候,失信天下;

时三人闻烽火驱舟救国,

途遇飓风溺海而亡。

不久,北方犬戎入犯,周幽王被掳。

幸三人英魂显化驰兵陷阵,

终于击败强虏保住西周天下。

三人尽忠救国,魂归大海,

遂被敕封为“代天巡狩”镇海保国三将军,

立庙塑像奉祀,俗称“三王爷”。

世传永历年间,

郑成功据铜山为反清复明屯师重地。

为树立“尽忠保国”英勇典范,

鼓舞水师将士抗清斗志,

遂倡建泗美宫于铜陵南门湾,

塑三王爷神像供军民朝拜。

6

北极殿·东安善堂

玄天上帝、宋大峰祖师(东安善堂)

位于东山铜陵镇下田街大庙头。

玄天上帝为明朝的护国主神。

北极殿为东山十大庙之首,

古时北极殿所处位置为铜山民众生活的市集中心,

岛上香火皆由此分出,

故民间又称“大庙头”。

年,又成立慈善机构(东安善堂)赈灾救困、施医济药。

庙内集结各大医神名签,

为当时民众最大的求医问安之所。

时又常收敛海上无主尸骸,引回孤魂。

明朝末年,驻台湾澎湖将士,

从铜山北极殿分灵到澎湖

建造马公东甲北极殿,

因为双方关系密切,

故铜陵北极殿和澎湖东甲北极殿

又互称“兄弟庙”。

7

真君宫

保生大帝

南门真君宫又称医生公庙(俗称先生公庙),

始建于明朝天顺二年(),

至今有多年历史,

香火远播台湾、澎湖等地。

旧时,东山既是东南良港,渔船商舶咸集;

又是海防要地,水陆官兵常驻。

但地处海隅,缺医少药。

故岛上各界居民对保生大帝顶礼膜拜祈保健康。

真君宫药签对病人的心理安慰非常有效,

许多小病因此痊愈,

所以南门真君宫多年香火鼎盛至今不衰。

8

东岭大庙

王爹王妈

据传始建宋朝,

清光绪三十年()重修,

俗称大使公庙。

唐宗年,

陈政携子陈元光入闽平蛮,开创漳州,

使闽地正式纳入势力范围。

此庙为开漳圣王信仰体系,

融合祖先祭祀与对历史英雄人物祭祀的混合体,

对于闽南民众而言,

陈氏父子是祖源,

奉祀祖先,祭拜祖灵

是最为重要的日常生活之一。

9

明德宫

天上圣母

明德宫源自天后宫,民间俗称“下宫”,

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四年,历代重修。

明德宫濒临“澳雅头”(古时主要海上码头之一),

背靠铜山水寨大山,地理位置显要。

明德宫香火旺盛,

信奉者们向妈祖求子、求平安、保佑百姓航海平安。

见证了东山明清时期渔业、航运和海上贸易的繁荣。

11

苦菜寺

准提佛母

始建于年前,

是南少林和天地会重要史迹之一,

苦菜寺原名厚善庵。

据传,

明朝有位菜姑姓许名蒲英,

因婚后无育,又丈夫病故,

许氏只好常伴青灯,并将田园捐给庵堂。

后来,

熙贤禅师拓建寺宇,为报许氏恩情,

将许字闽南方言,许与苦,同音加上禅意。

用菜字:缘生缘灭,

处世如草木,

无凡尘六根的论理并合一起,

遂取名改为苦菜寺。

苦菜寺在明末清初

是天地会进行反清复明斗争之在,

因其寺祖兴少室、行喝棒,

文武同修,戒律精严,

历史上曾辅助铜山义勇,

镖钱抵倭,卫台戍疆,

气概昭史,成为闽南名山古刹之一。

东山还有更多大小庙寺无法一一详说,

诸如碧潭寺、答阳宫、

方正宫、苍龙宫、水仙宫等神邸。

以及诸多未被发掘掩盖在视野之下的众神之地。

等待新一代的东山的有志之士,

共同去传承和复兴。

三天的祈福感恩圣会

是年的第一场复兴信仰文化的起点

绝对不会是最后一场,

东山处于两代传承的阶段,

为了让千年璀璨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

年将会是文化复兴的一年,

是两岸三地重要的文化桥梁。

作为东山人,

把你心中对文化传承的

想法、建议留言,

我们在不久的将来

一起共同见证这场文化艺术之旅!

赞赏

长按







































沈阳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rongzx.com/wrxms/1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