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救救孩子铜山一14岁女孩被母亲殴打

近日,铜山区黄集镇运城村王女士反映,村里有一位母亲经常殴打自己14岁的女儿晴晴(化名),导致精神上有些失常。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调查。

01

14岁女孩的遭遇

记者来到了晴晴的家里,看到她正躺在床上,手里拿着一张纸反复折来折去。当记者试图和她交流的时候,她一直在躲闪,一句话都没有说。晴晴爸爸告诉记者,最近两个月,晴晴妈妈经常打孩子。第一次,晴晴妈妈追着她打,家里人都很担心;第二次,晴晴妈妈用针扎她,孩子哭得很惨;第三次,晴晴妈妈拿着铁锨往晴晴头上拍,孩子跑着喊:救命啊,爸爸!晴晴爸爸因为要下地干活,不经常在家,所以,晴晴每次被打的时候,都会去奶奶家求救。晴晴的奶奶说,晴晴已经14岁了,她的妈妈不但经常打她,而且一直没有让她上学。只要晴晴爸爸提出让孩子上学的事情,她的妈妈就会睡到车前打滚。一个14岁的女孩,不但经常被母亲打骂,还剥夺了她上学的权利,这是怎样的一个母亲,怎么会如此狠心呢?02

以爱之“名”?

●晴晴的家在晴晴的家里,记者看到,除了一张床和几件破损的家具外,很难再找到一件像样的物品。晴晴的母亲承认她打孩子的事实,但是她说,是因为晴晴三天不吃不喝,她很生气,所以才动手打的孩子。晴晴为什么三天不吃不喝呢?●晴晴拒绝与人交流因为长期不上学,晴晴经常会被周围的小伙伴嘲笑,导致心理上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平时很少与人沟通,再加上母亲对她的打骂,让晴晴越来越害怕。那么,晴晴的母亲为什么不让孩子上学呢?据晴晴妈妈说,晴晴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曾经摔伤过,她害怕孩子再受到伤害,从那以后就再没有让孩子去上过学。一个女孩就这样长期呆在家里,失去了受教育的权利,失去了应有的童年生活。03

相关部门介入调查

铜山区黄集镇运城村党支部书记王勇介绍,他们每次来晴晴家的时候,都是因为她父母闹矛盾来调解的,很难相信孩子能遭受这么严重的打骂,一直以来,都是把晴晴家的事,当做家庭矛盾来处理的。铜山区黄集镇副镇长赵小倩告诉记者,运城村之前的队长已经不在职了,他们觉得这是家事,也就没有往上汇报。晴晴已经遭受了这样的伤害,她的权利该如何保护呢?铜山区妇联副主席吕玉秋表示,针对这个妈妈殴打孩子的事情,村委会、民政部门、以及妇联都有义务来帮助晴晴申请人身保护令。人身保护令也叫民事保护裁定,由法院来下达,人身保护令下达以后,禁止晴晴妈妈再殴打孩子,如果违反民事保护裁定,法院有权对晴晴妈妈进行拘留罚款,依法进行制裁。晴晴身体上的伤害也许能够恢复,但是,孩子心理上的问题,需要的却是长期关爱。铜山区黄集镇副镇长赵小倩表示,了解这个情况以后,镇里下一步绝对不会任由其再发展,由镇民政和村医院对她精神方面进行鉴定,如果确实有问题,会进一步治疗。

●法院下达人身保护令

在记者去晴晴家采访后的第二天,铜山区妇联的工作人员就给晴晴申请到了人身保护令,并和法官、心理咨询师一起来到晴晴家里,对她和她母亲进行了心理疏导和精神鉴定,目前,晴晴正在接受治疗。

政风点评

家暴不是“家务事”

全社会都要“零容忍”

晴晴的遭遇确实让人心痛,但从另一个方面也给大家敲醒了警钟,在家庭教育中,绝对的权力,必然带来权力的滥用,家长对孩子的施暴,便是权力滥用最典型,也最残酷的一种体现。

当然,并不是要妖魔化家长,只是希望家长可以意识到,当你们以爱的名义打骂孩子的时候,孩子是处于怎样无助的状态:他们不仅要一次又一次地回到那个伤害过自己的地方,还要面对及接受可能会再次出现的伤害。

从社会的层面上来说,整个社会都要对未成年人的侵害实行零容忍的措施。从家庭层面来说,千千万万的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一条成功的成长之路。但是,暴力绝不是成长之路当中的一条。从个人的层面来说,每一个人遇到未成年人被侵害的情形都应当站出来,都应当予以保护,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好。

政风热线记者邢晓媛李冠南------------政风热线由徐州市纪委监委市级机关工委市政务办徐州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倾听民声,马上就办;现场追踪,全程督办!我们的电话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rongzx.com/wrxms/109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