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最后一单元的展览内容来了~
精彩内容不可错过
快来看!
回顾:
第六单元
两岸圆梦
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
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共中央寻求妥善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和方式,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推动台海形势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改善、进而走上和平发展道路。
台湾同胞为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作出重大贡献,也分享了大陆发展机遇。尽管面临各种风险挑战,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仍将是难以阻挡的历史潮流。
1.
紧张对峙
△解放军缴获窜犯山东沿海的台湾国民党武装特务的美制无线报话机
败退台湾后,在美国的援助下,国民党台湾当局加紧修筑金门、马祖工事,对大陆沿海地区进行的小规模的袭扰和侦察活动始终没有停止。
朝鲜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即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谴责美帝国主义在台湾海峡地区进行战争挑衅,威胁世界和平的声明
年,党的正式文件中
首次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年8月20日至22日,一届全国政协第五十八次常委会议在北京举行,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为解放台湾联合宣言》。
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周恩来主持修改定稿的《关于解放台湾宣传方针的指示》。《指示》指出:解放台湾是“我国的既定方针”,但“斗争是长期的,因为我们没有强大的海、空军,就要有时间去把它建设起来”,最后达到解放台湾。
△解放军战士的决心书与请战书
年9月,党的八大政治报告申明:“我们愿意用和平谈判的方式,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而避免使用武力。如果不得已而使用武力,那是在和平谈判丧失了可能性,或者是在和平谈判失败以后。”这是党的正式文件首次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炮击金门
为挫败美国“划峡而治”、搞“两个中国”的阴谋,打击台湾国民党当局“反攻大陆”的嚣张气焰,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会议,毛泽东作出炮击金门的最后决定。
△正在炮击金门的福建前线炮兵
△在年8月18日致彭德怀的信中,毛泽东亲自部署并提出“直接对蒋,间接对美”的八字方针。
年10月6日,毛泽东撰写并以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从十月六日起,暂以七天为期,停止炮击,你们可以充分地自由地输送供应品,但以没有美国人护航为条件。”
△工作中的普通话播音员
建于年的福建前线广播电台,为台湾同胞及时了解祖国大陆的建设成就、家乡的变化和大陆人民对台湾同胞的骨肉深情做出了贡献。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及海外台湾学生回归祖国建设
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领导人着重讨论台湾问题,并于2月28日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年4月10日,留学生们在美国国务院门前举行示威抗议活动。
年底,旅居北美、欧洲的台湾、香港留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保钓”运动,进而发展为促进祖国统一的爱国运动。
海外台湾留学生冲破阻绝,来到祖国大陆,周恩来总理曾四次接见他们,其中的一些人成为支持改革开放,建设国家的重要力量。
△年台湾留学生到河北瓦房台参加劳动
年1月14日,周恩来在中央统战部“关于组织在京台胞春节联欢的请示报告”上的批示。
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释放全部在押的名国民党战犯,各地司法机关宽大释放了全部在押的国民党派遣特务。这一系列宽大政策的实行,为新时期对台工作的恢复和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向原国民党第十二兵团中将司令黄维颁发释放通知书
△台湾同胞赠给惠安县台胞接待站的茶具
自年起,福建省先后在平潭、东山、惠安等地设立9个台胞接待站,并陆续开放24个港口作为台湾渔轮的停泊点和避风点。
2.
缓和改善
△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游客在厦门大嶝岛战地观光园参观被称为世界最大的军事广播喇叭
年1月1日,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对大金门、小金门等岛屿的炮击。
年5月3日,台湾中华航空公司机长王锡爵驾机飞抵广州白云机场,要求和家人团聚。
△王锡爵
在大陆和平统一政策感召下,台湾民众要求开放赴大陆探亲、加强两岸交流的呼声日益高涨。年10月14日,国民党迈出了调整大陆政策的第一步。
△位于台北新生南路的红十字会聚焦了大批要求寻亲通信的民众
年11月2日,由台湾“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组织的第一批老兵终于踏上祖国大陆的土地。
△年1月,登上万里长城的老兵们激动地呐喊——“到家啦!”
△年1月,台湾返乡探亲团同胞在陕西祭拜黄帝陵。
△年9月15日,邓颖超和台湾地区民意代表胡秋原分别四十多年之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重逢。
△年清明节前夕,去台湾40年的江苏省铜山县吴邵乡肖玉磐返回大陆故乡探亲,与岁母亲相见,悲喜交集。
△年3月27日,台湾著名宗教领袖星云大师率国际佛教促进会弘法探亲团到北京,这是台湾佛教界首次组团到大陆访问。上图为星云大师向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赠送《佛光山大藏经》。
△年6月,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随大陆第一批杰出科学家访问团访问台湾,与阔别近60年的学生蒋纬国欣喜重逢。这是蒋纬国赠送的钟控收音机。
△年12月1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隆重举行。
20世纪90年代初,两岸各自授权的民间团体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相继成立。
年11月,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共识的核心要义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于年4月29日在新加坡签署《汪辜会谈共同协议》。
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受到台湾工商界热烈欢迎。
3.
反对“台独”
年,民进党公然将“台独条款”纳入党纲,煽动以台湾“住民自决”方式建立“台湾共和国”。
△台湾民众在“立法院”大楼前高呼反对“台独”口号。
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李登辉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发表了“台独”演讲,造成两岸关系紧张。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年7月至年3月,在台湾海峡和台湾附近海域进行四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显示了反分裂、反“台独”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
△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民进党陈水扁上台执政后公然抛出两岸“一边一国”的分裂主张。
《反分裂国家法》充分体现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主张,同时表明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
年4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应邀访问大陆,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正式会谈,确立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掀开两党关系新的一页。
△《人民日报》相关报道
年5月11日,有宋楚瑜签名的“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清华大学演讲会”入场券。
年12月17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表《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积极务实推进两岸“三通”》政策说明书,详细、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中国政府推进两岸“三通”的基本立场和政策主张。
年5月28日,在厦门海关、检疫、边防等部门的监测下,限额免税进口的首批台湾水果顺利运往厦门。
↑首批台湾水果在厦门入境时使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
↑首批台湾水果在厦门入境时使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入境货物通关单”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办公厅《关于年两岸春节包机进出京、沪、穗、厦的函》(总局厅函[]号)
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首次全面系统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六点意见。
4.
两岸一家亲
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台湾同胞积极支援抗震救灾。
△台湾救援队在绵竹市汉旺镇搜救幸存者
年6月12日下午,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就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议题进行协商。
年11月,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台北签署《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和《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
年12月15日,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三项协议正式实施。
△直航台湾高雄湾的“华航3号”货轮徐徐离开福州马尾港
△台湾财政主管部门高雄关税局为海峡两岸直航船舶“华航3号”货轮出具的结关证明书。
△福州海事局为“华航3号”货轮签发的海峡两岸直航船舶出港许可证
△年7月13日上午,载着名旅客的“新金桥2号”豪华客滚轮从福州港马尾出发直航台湾基隆港,这是大陆直航台湾本岛的第一艘客船。
△福州至基隆的海上客滚轮“新金桥2号”直航首航客票
年8月12日,海协会理事单位向台湾“莫拉克”台风灾区同胞捐款仪式在北京举行。
△台北县政府颁发的营利事业登记证
年7月28日,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被正式核准成为大陆首家赴台投资企业。
年6月29日,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重庆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构建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平台。
△年6月9日,来自台湾家妈祖宫庙代表近千人抵达福建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谒祖。
妈祖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结两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纽带。
年2月11日,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与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在南京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有关问题交换意见,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机制正式建立。
△年“情系青春——两岸青年申城行”活动现场
自年以来,“情系青春——两岸青年中华行”活动有效增进台湾青年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及大陆现代社会发展的了解。
国务院修改《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对台湾居民往来大陆免签注手续并实行卡式台胞证,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创造更好条件。
在年“情系丝路——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中,两岸嘉宾共同种下联谊林。
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加坡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会晤,开创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先河。
△年6月12日,人们在巴拿马与中国建交的庆祝活动上观看烟花
随着我国发展壮大和国际影响力提高,越来越多的台湾所谓“邦交国”对一个中国原则有了清醒认识,弃台就我,搭上发展快车。
年7月,“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两岸退役将领、专家学者及教师学生代表一起弘扬抗战精神,铭记民族历史。
△台湾退役将领郝柏村以抗战老兵身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台湾居民居住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在年1月2日的《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立足新时代、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大政策主张。
“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在大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背景下,两岸民间交流交往保持热络,同胞利益纽带更加紧密。
△以“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一届海峡论坛,于年6月在福建举办。
△年“情系齐鲁——两岸文化和旅游联谊行”两岸嘉宾为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建言献策
年11月4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继续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为台湾同胞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
结束语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重大成果,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胜利。台湾同胞在反抗日本侵略与殖民统治斗争中的英勇贡献,将永载中华民族百年抵御外侮的光荣史册。
海峡两岸分隔已逾70年,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历史不能选择,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台湾的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复兴。台湾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台湾,台湾的前途由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决定。
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也是两岸同胞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和衷共济、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未来,就一定能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各位小主
“云展览”就到此结束啦
不知道看完展览的您
有没有什么感想or体会呢?
快来给我们留言吧
期待您的“观后感”哦~
特别鸣谢:中国国家博物馆
排版:鱼卷
校对:木子、玉麒麟
点击阅读全文可以了解展览详情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