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一个个为梦想埋头苦干的过往,一个又一个平凡人的故事里记录了属于追梦人的倔强与坚持。追逐梦想的过程不易,每个为梦想而坚持努力的人都很了不起!春节期间,徐视融媒推出新春特别策划《了不起的徐州,了不起的你》,致敬我们一起走过的,致敬奋斗路上的每一个难忘时刻。
坚守海外的“春节不归人”杨云静,徐工研究院技术管理部质量管理工程师,工科出身的她,每日与数据为伍,最近,她正在进行实验中心资历认证的材料整理,辗转于各个实验室之间,了解各类实验设备使用情况。在她办公桌的一个角落里,放着一块表,上面显示的并非北京时间,而是有着4个小时时差的马斯喀特时间。因为跨越阿拉伯海,公里以外的阿曼,有着她的牵挂。
作为中国装备制造的代表,徐工在阿曼有着广阔的市场。杨云静的丈夫甄文上,正是徐工在阿曼的"国家经理"。去年2月份,新冠疫情暴发之初,国内医疗防护用品紧缺。身处阿曼的甄文上响应徐工集团的号召,连夜跑遍大街小巷的药店,联系相关经销商,不到一天就筹集到近2万只口罩。甄文第一时间购买机票,把数箱国内紧缺的物资一路背回家乡,送往抗疫一线。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甄文上继续留守阿曼。这是他们第三个不能在一起的春节,与妻子相约每天晚上九点,是他们的"云"上亲子时间。
回家过年,是每个奔波在外的人心底最温柔的渴望。但今年春节,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有的人把团聚变成了就地过年。为了事业的奋斗,有的人把归途变成了坚守。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时刻下,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不归人"。
你若归来,我接你回家大年三十,辞旧迎新,在这个阖家团聚的时刻,铜山区铜山街道无名山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内,灯还亮着。晚上十点,值班室里传出了打“我是你周姨,晚饭在车上吃了没有?”电话这头,是铜山区铜山街道无名山社区居委会主任周书珍,而电话的另一头,是在俄罗斯留学的社区居民小刘。一月底,小刘踏上了回国的飞机,根据我国境外回国人员隔离的相关政策,飞机抵达兰州后,就地隔离十四天,返回徐州后,他将由所属的街道社区专车接回家继续十四天的居家隔离。
时针和分针在12的位置重合,辛丑牛年到来,周书珍和社区网格员曹慧婷,出发接站。零点四十一分,从兰州开往徐州的D次列车到站,很快,小刘的身影出现在画面中。周书珍把他带到指定专车的停放位置,经过消杀,又经历了将近30分钟的车程,小刘平安回到了家中。
让周书珍所挂念的,还有很多同小刘一般的归国居民。周书珍告诉我们,截至大年初一,他们已经累计接到了66位归国居民,这里面以留学生为主,在她看来,跟接自己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不论从哪个国家回来,是我们社区的居民,我们去接他,照顾他,接他们回家,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我们自己也是觉得,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回到我们自己的家。”简单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周书珍坚守的不仅仅是岗位,而是守护自己的家园,在居民们眼中,这位社区主任就是一位家中的大姐。
幸福的日子“唱着过”“做好的香包在哪了?”正在香包店里忙活的人名叫孙建,贾汪区马庄村人,这个春节假期,他正为供货配货忙前忙后。孙建的母亲王秀英是中药香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老人一辈子都执着又痴迷于香包技艺传承。年,孙建和家人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为母亲开一家香包店——王秀英中药香包。如今,在马庄村,从事香包产业的村民有多人,年村里香包线上线下的销售额达到万元。
孙建不仅有一手缝制香包的手艺,更是马庄农民乐团最早的一批团员。年8月,贾汪区被列入全国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之一,马庄村在徐州市成立首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像孙建这样具有一技之长的村民,有的加入了文艺志愿者服务队,有的加入了新时代新思想宣传队。如今,村里先后组建起6支由党员、文艺骨干、乡贤、劳模等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参与人数超过人,占全村人数的四分之一,各式各样的西洋乐器合奏出的动感旋律,让整个村子都充满了文化的气息。
采访孙建的两天时间里,虽然他工作安排的很紧凑,但声音里并没有丝毫疲倦,反而洋溢着使不完的干劲。乡村振兴不光要让农民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人人活出精气神,日子才会更有滋味,更有幸福感。
逐梦奔跑的招商人一年之计在于春。2月3日立春这天,刘磊和同事开始了义乌招商考察的行程。出发前,刘磊做足了功课,通过网络找到考察企业的信息,并与负责人进行了电话沟通。“这个项目是个好项目,它有资金、有技术、而且还有市场,计划也非常详细。节后我们就邀请他,过来实地考察,对接具体的事宜。”在企业实地进行了一番考察后,刘磊干劲满满。
近年来,泉山经济开发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园区发展的“一号工程”,成立7支招商小分队。年8月,刘磊调任泉山经济开发区招商局工作,面对新挑战,他既兴奋又忐忑。商在哪?哪是商?如何干好招商工作、怎样推介开发区、如何洽谈项目等内容,都是他每天思考的内容。年初,面对疫情,刘磊和同事们创新工作方法,以“网”为桥、面“屏”会谈,积极开展“云招商”、“云服务”。“你问我在哪?我一直在招商的路上。”这句话,是刘磊对自己的工作总结,南至深圳广州、北到大连沈阳,西至重庆成都,他的招商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
刘磊始终奔跑在招商引资工作的第一线,无暇顾及自己的小家。他把招商引资工作扛在肩上,主动出击,主动作为。也正是因为有着许许多多和他一样,为企业做好服务和保障的基层招商人员,才让更多的项目落户徐州。
“担保人”的致青春王擘,徐州市第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今年1月11日上午,王擘在徐医附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毫升,由专人运往患者所在地,并于当天晚间移植进患者体内。捐献后不久,王擘便收到了受赠者家庭第一封感谢信。谈到自己的捐献历程,王擘说“希望大家不要把造血干细胞捐献看成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它就是一件平常事、普通事,如果还有这样的机会,我还会毫不犹豫地去做。”
生活中,王擘心怀大爱。工作中,他更是公司的得力干将。作为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一名业务经理,王擘在平时工作中主要工作就是担保业务的核保、抵质押的办理以及在保项目的保后管理。“您提供的房产有一笔是有问题,需要我们现在沟通一下,您看您是否方便。”王擘说,刚才电话沟通的是一家培训机构,为了保障贷款顺利,他从一周前就先在家中通过电话与公司对接。经过一下午的奔波,那枚象征着放款的印章终于落在了担保协议上,公司申请的万元的贷款即将发放,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而这只是王擘,乃至整个资产管理部工作的缩影。今年1月1日至今,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已担保企业78家。
春节期间,王擘依然在忙碌着。他说,作为一名金融从业者,从他手中放出的资金越多,越能证明徐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有活力。人勤春来早,春来人更勤。看着一张张协议的拟定,一份份放款通知书的发放,王擘眼前已呈现出一幅人勤春早的壮丽画卷……
春山可望,未来可期。回首过去一年,每个人都很了不起。无论是在抗击疫情第一线,还是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无论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还是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到处都激扬着创新发展的豪情,挥洒着艰苦奋斗的汗水。正是千万个你我,才有了今天这生机盎然的蓬勃景象。奋进新征程,我们一定会更了不起。
徐视融媒新春特别策划采访组
编辑:孟繁宇
责编:渠峰
审核:张清徐蕾
监制:王经波卞海峰
总监制:冯仰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