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走进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单集镇新河村,一派田园乡村的美好模样。
村子入口处,有大片的鱼塘,一条木制游廊深入村居腹地。
铜山区单集镇新河村
走进村居,更像是来到了世外桃源。青砖黛瓦的民房,宽敞洁净的水泥路,干净方便的公厕,门前屋外不是花便是果,所行之处,一路飘香。
早些年,新河村可不是这样的。雨天,道路泥泞难走,猪圈、旱厕,气味令人掩鼻。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和现在没法比,我们用上了自来水和天然气,住在这里多好,就算是城里,我们也不想去住喽。”新河村一位村民笑着说。
在铜山区,像新河村这样“大变样”的村子不在少数。汉王镇紫山村,经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新式村居干净整洁,家家院落像花园;三堡街道潘楼村,通过实施村庄环境提升工程,清水蜿蜒,家家枕河,成为远近闻名的“苏北小江南”;柳泉镇北村村结合地处微山湖边的亲水特色,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独特的山水田园风光成为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
铜山区三堡街道潘楼村
所有这些美好的改变,都与铜山区致力人居环境整治,打造“铜山模式”不无关系。
作为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示范区和徐州市乡村振兴工作先导试验区,铜山区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仗来打、作为全面融入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一号工程来做,大格局谋划、全覆盖整治、高境界提升、深层次推动,取得丰硕成果。
铜山区伊庄镇倪园村
大格局谋划、全覆盖整治,让农民有奔头、农村有看头。以全面融入中心城市建设为主抓手,把建设有魅力的现代城区、有特色的新型城镇与有颜值的美丽乡村统筹起来,铜山区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万户集中居住”的百千万工程。在全域整治、全面整治、深度整治的总体思路下,把个自然村分成三类分别打造。目前已打造个“十有”示范村(十有:有标准道路、有绿化亮化、有供排水系统、有服务场所、有厕所革命、有河长路长、有保洁体系、有富民产业、有信息网络、有清洁用能)余村全面完成整治、四类重点人群危房改造户全部竣工,伊庄镇倪园村年被命名为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
保护山水本色、突出文化特点,彰显乡愁魅力。铜山区坚持“用宜居留住乡愁、将文化融入生活”的导向,充分挖掘乡村的产业和文化特色,摒弃过去“刷刷墙、扫扫地、种种树”的整治老路,尊重农村生活习惯,不砍树、不挖山、不填塘,不盲目一刀切,不搞一步到位,分类打造出“城郊旅游型”“文化保护型”“水乡风情型”“山村风貌型”等不同类型的村庄,留住历史、自然、人文底色,彰显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风光。通过举办寻找铜山“最美农家庭院”活动,评选出铜山“最美农家庭院”50户。
棠张镇张璠庭院入选铜山区“最美农家庭院”
聚焦民生短板深层次提升,人居环境要好看更要管用。铜山区拿出钉钉子精神,加大农村民生工程投入力度,完善农村水、电、路、气等基本公共基础设施。年,铜山区各镇村清理各类垃圾89.66万立方米,清理村内河塘沟渠、排水沟处公里,清理乱搭乱建40余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62万平方米,整治农村公共空间1.5万处。铺设供水管网1.6万公里,新建改建水冲式公共厕所多座,安排万元用于全区村内“户户通”工程建设,镇村通过自筹完成农村村内道路公里。
农村人居环境好了,铜山区得以在美丽经济上大做文章。结合铜山区环绕徐州市的特点,铜山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围绕黄河故道、微山湖、吕梁山、玉带河等,科学布局休闲农业园区,打造出台上草莓小镇、黄西生态园、红日生态园、玉带花田花海、天观葡萄园、马集金杏园等一大批特色种植园区,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观光旅游,进行农事体验,欣赏田园风光,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美丽生态、美丽文化、美丽生活的高度融合,让广大群众享受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