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浩视点ldquo新能源储能

如何抑制白癫疯扩大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69581.html

随着“年碳达峰,年碳中和”顶层要求的提出,绿色发展与高效发展将成为我国能源建设的未来方向,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将迎来跨越式发展。我国已有近20个省份出台了“新能源+储能”配套的鼓励政策,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也于近日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了储能产业发展目标,赋予储能行业巨大政策空间。近两年,大批储能电站项目投资及EPC企业投身于“新能源+储能”项目的开发与建设热潮,由于这些项目具有用地面积大、占地性质复杂、手续办理难度大等特点,在土地使用及建设审批方面遇到了很多合规法律风险,导致项目延期、成本增加。本文结合笔者为多个新能源电站项目提供法律服务的经验,总结归纳若干常见的法律雷区,抛砖引玉,希望能对“新能源+储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非法占用基本农田是“新能源+储能”项目建设的红线

我国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新能源+储能”项目建设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需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并完成相应的农转用或土地征收等审批手续。若未完成相关审批手续即开工建设,则触碰基本农田土地红线,构成非法占用,将会面临被拆除的风险。情节严重者,甚至可能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承担刑事责任。

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从事项目建设被处罚的案例屡见不鲜。如江西某新能源有限公司违法占地建光伏项目案中,余江县国土资源局根据国土资源部卫星照片,对该公司擅自在平定乡洪桥村非法占用基本农田建光伏板的行为作出《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责令其拆除占用基本农田上的光伏板和其他设施,恢复耕作条件。平定乡人民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依法组织实施拆除,委托建筑工程公司对违法占用基本农田的光伏太阳能板及支架进行了拆除。再如徐州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违法占地建设光伏项目案中,公司非法占用姜站村集体土地(基本农田)平方米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升压站。铜山国土资源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该公司将非法用地退还姜站村集体组织,限期自行拆除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并对公司处以罚款。

二、项目用地不得“以租代征”

“新能源+储能”电站开发建设需要占用一定面积的农用土地,申请土地征用及建设审批手续,获批周期长,成本高,协调沟通难度系数较大。另一方面,新能源项目备案/核准文件又要求电站项目自取得该等批复后两年内必须开工建设,否则将会取消项目建设指标。很多新能源项目为加快进程,对于项目永久性建筑用地不按法律规定办理相关手续,采用“以租代征”的方式加速开发建设,反而导致被行政处罚的结果。

“以租代征”,是指项目公司通过与村委会等不适格主体签订租赁土地协议的方式,代替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地审批手续的办理,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占用农村集体土地进行永久性建筑物建设,属于“未经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违法行为,违反了《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的相关规定,存在被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求限期拆除和罚款的风险。若非法占用农用地,且改变土地用途的面积较大,造成严重后果的,则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如某光伏电力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批准,擅自占用河北涉县某村耕地建设办公楼和维护站,占地面积6.56亩。涉县国土资源局发现后依法立案查处作出《处罚决定书》,没收了某光伏电力开发有限公司非法占用土地上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并处以罚款。又如郴州湘水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与冯某某在桂阳县白水乡建设风力发电二期工程即子顶山风电场项目中,为加快项目开工进度,分别与桂阳县白水乡洋泉村,中白村、清溪村、濂溪村、七步村等村签订租地合同,未办理征占用林地审批手续即开工建设。被桂阳县人民法院认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未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批,非法占用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林地大量毁坏,判决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

三、项目公司应与适格主体签署土地使用合同并履行相关程序

根据《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国土资规〔〕5号)、《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4号)及《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七条、第六十三条的相关规定,“新能源+储能”项目用地的取得方式为划拨、出让和租赁。若以划拨取得的,用地方仍需支付土地征收补偿相关费用,且原则上不得转让、出租及抵押。因此在实践中,新能源项目用地多采用出让和租赁的方式取得土地。

(一)县级以上政府方有权签署出让土地合同

对于永久性建筑用地部分,应当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对建设占用农用地的,应按照建设用地管理。若“新能源+储能”项目通过出让或划拨方式获取集体土地的,应当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并根据用地面积报省级或国务院审批,由县级以上政府组织实施征地手续,再通过国有土地出让或者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在实践中,有些项目公司违反法律规定,与当地镇政府或村集体组织直接签署征地合同,未实际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rongzx.com/wrxfc/11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