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暴后,13岁男孩离家出走,在深山一待

“加山一马先生是吧,你家的地址是?”“我没有家。”“那你住在哪里?”“洞窟。”图源:《洞窟叔叔》截图在警方的追问下,这位上了年纪,有点邋遢,眼神迷茫的男人缓缓道出了自己的过去。这个名叫“加山一马”的男人,从13岁就开始流浪,在深山老林里一待就是43年。他跻身于洞窟来遮风挡雨,饿了就去狩猎,渴了就喝山间的溪水,冷了就用动物的皮毛给自己做衣服.........是什么让一个13岁的男孩离家出走,宁肯住在深山老林里也不回家呢?相比于挨饿和野猪加山更害怕人加山出生在一个很贫困的家庭,家里有七个兄弟姐妹。父母十分偏心,家里的重活加山都要干,但是却没有菜吃,其他兄弟姐妹也都排挤他,父母一言不合就对加山拳打脚踢,甚至还发生过在寒冬的时候把他一人独自丢在墓地的事情。图源:《洞窟叔叔》截图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加山度过了他的13年人生。终于,再又一次被绑起来虐打后,加山觉得自己受够了,他决定去过自己的生活,于是他孤身前往30公里外的足尾铜山。出门前,他把一些生活用品和自己觉得有用的东西都塞进了书包。没有任何人找他,只有自己养的秋田犬小白找到了他。他那时高兴地要哭了:“那时我很开心,如果没有小白,我现在可能不会活着。”图源:《洞窟叔叔》截图就这样带着小白,13岁的加山走到了足尾铜山,这段开车只需要一小时的路程,一人一狗走了7天。加山把山腰附近的一个空的洞穴当成了自己的家,一个自由且不用挨打的家,家庭成员有他和小白。虽然家庭让他遭受了很多痛苦,但是在山中保命的能力,却是从家中学来,这一切让他痛苦,也让加山很快安顿了下来。安顿之后,加山发现单单靠山中的蘑菇、水果并不能负荷自己的能量,于是加山开始制作各种陷阱进行“捕猎”。他一次次钻研,失败之后总结经验,慢慢地从简单的捉兔子,到更加考究的捕鸟装置,再到后来的野猪陷阱。就这样在各种捕获食物的实战中,加山不但成为了一个布置陷阱的好手,他还成为了一个好猎手。图源:网络当然在野外生活,受伤是在所难免,加山可以说是每天都在受伤,有的是追兔子误入灌木丛被刺穿小腿,有的是被虫子咬,被熊袭击,吃蛇肉后发烧...但加山却一次都没有想过回家:“我经常几天都不能进食,这就是我为什么经常又饿又疯,可我永远不会回去,如果我回家,还不如死掉。”生活再苦,也有一颗糖。加山的“糖”就是他的家人小白,小白非常聪明通人性,给他的洞窟生活带来了光明。不仅能照顾生病的加山,还会给他寻找食物,虽然它只能捉到老鼠...可是,小狗的生命和人类相比总归是短暂的,三年后小白离开了加山,直到现在想起这个加山还是会流下眼泪。其实加山早有预感,可他不敢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小白的离开,意味着他真正的变成一个无依无靠的人了。小白的墓图源:《洞窟叔叔》截图后来,为了不睹物思“犬”,他翻越了几座山,搬到了一个新的洞窟中开始了真正的一个人的生活。加山曾在山里碰到一对友善的老夫妇,给了他食物,还邀请他去家里居住。那一晚加山洗了热水澡,吃了热腾腾的饭,睡了软乎乎的床,感到无比幸福。夫妇两也因为早年丧子,把加山当儿子一样来照顾,他们希望加山能够留下,但他还是拒绝了。“从来没有人对我这么温柔,可我真的很害怕。”图源:《洞窟叔叔》截图相比于相信人类的善意,他更想回到山里去,和危险的动物打交道。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已经成为他的阴影和创伤了。就这样在外面漂泊了43年,才被人发现,回归社会。因为太过传奇,加山一生的的经历还改记录成了书籍,拍了传记电影,登上各大媒体,被称为“最强洞窟大叔”。他有了自己的住所,也开始学着用人类的方式打交道,刚开始因为不适应,他还逃回过山里一次。图源:《洞窟叔叔》截图但是在感受到周围人对他释放的善意后,他解开心结,开始与人互动。如今,因为丰富的野外经验,加山被农场主聘用管理蓝莓田,他种的蓝莓田生长旺盛,销售额一年可以达到70万到80万日元。图源:综艺节目截图就这样安顿下来后,加山渐渐习惯了现代社会的生活。因为被“人”伤害而逃离的人,终究还是因为“人”的温暖而回归。就像一场恶意与善意的博弈,善意只要多那么一点点,就能把一个人拉回来。就像加山自己所说,哪怕再孤僻,他也会希望有一个人,直到最后也不放弃自己。没有不值得被爱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

在亲子关系中,孩子永远是弱势的一方。

孩子离不开父母,他们唯一为自己的悲惨遭遇想到的理由就是:我生下来就不值得被爱。

在孩子小时候,他们无法清晰地分辨出,爱到底是什么,他们对父母无比忠诚,无比需要。

但随着年龄的推移,他们接触了更广阔的世界,他们对这一切将会有不同的解读。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孩子的心生来就是一个空洞,要用各种各样的爱去填满,倘若父母们不曾填满,那他终其一生都会去惶惶寻找。

也许有的孩子会在寻找的过程中,慢慢自愈,但有些孩子,可能越走越远。

演员陈乔恩在真人秀《旋风孝子》里,提到母亲从小对她的棍棒教育,让她担惊受怕40年。“小时候她经常会拿树枝打我,直到身上都打出血。”“她经常压力很大,我不知道怎么跟她讲话”“现在,我还是怕她随时会打我”……她回忆的时候,表情看似平静,身体却本能地几次惊恐回头,确认母亲是否在场,和童年时期犯错恐惧母亲责罚的小孩一模一样。从小就没有感受到家庭温暖,缺乏和父母沟通的她,习惯封闭自己。遇到了问题,第一时间不是去寻求父母的安慰,或者和身边人去倾诉交流、宣泄。现在的陈乔恩已经年过40,早已成为“偶像剧女王”,外人看来,她获得无数喜爱与成就,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内心的那些害怕、恐惧。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她非常没有安全感,多段感情也以失败告终,平时也无法享受与人相处,宁愿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跟猫作伴……著名主持人汪涵曾说过这么一句话“父母的双手是用来拥抱孩子的,而不是用来打孩子的。”

每个父母与孩子都只有这一世的缘分,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

每个孩子都对父母充满了爱的期待,最亲的人往往伤害最深。

天下没有不值得被爱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

孩子做错事

怎样才是正确的教育姿势?

知乎上有个问题:父母如何做到从不打骂孩子?网友说,自己快40岁了,父母从未打过他。曾经,他以为是自己比较懂事的缘故,可后来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才发现,不是自己太懂事,而是父母用尽了洪荒之力去克制自己。那个见过幸福模样的孩子长大了,也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尽力为自己的孩子酿造香甜的蜂蜜。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是一个家庭幸福的基石,是开启一段亲密的亲子关系的钥匙。图源:pxls然而,正如《奇葩说》选手颜如晶所说:当出现问题时,需要有能力的人去克服,需要大人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让一个孩子去承受啊。之前,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人生的起跑线,不在于你几岁开始识字,几岁开始掌握一门新语言,而是在于你是否在一个家庭和睦、父母关系和谐的家庭里长大。”而对于父母而言,哪怕生活让你沉重得喘不过气来,但你依旧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陪伴,给予他们爱,也要教会他们如何去爱。那面对孩子做错事时,家长应该怎么做呢?1.明确表明不同意的立场并表达期望面对孩子犯错,我们首先要严肃的表明“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但不要攻击孩子的性格,紧跟着一句“你怎么这么粗心”“这孩子怎么这么讨厌”,都是画蛇添足。我们在对孩子说“不”后,眼前这个小人儿往往会表现的很可怜,这个时候要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告诉孩子怎么修正错误,这样孩子才能反思,而不是觉得自己做错了事,除了惹妈妈生气,什么价值都没有。2.提供选择或者转移注意力孩子犯错时,紧盯着错误本身会造成自己和孩子的双重焦虑。此时可以暂时将错误放置,用其他事情缓和紧张,之后再进行后续管教。现实中,很多家长其实并不想用暴力解决问题,只是在情绪失控下,一时无法控制。因此,适当的冷静,有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3.让孩子承担犯错的后果很多孩子犯错后承认错误倒是快,但是下一次又会重蹈覆辙,这是因为孩子并没有经历因为自己犯错而带来的不愉快的后果,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承担责任上。所以家长不要被孩子的“甜言蜜语”哄住,只有让孩子承担犯错带来的后果,他们才能改正错误,这个反思后进步的过程非常重要,孩子长大后做了后悔的事情后才具备找到错误弥补失误的能力。4.时刻提醒,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母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母的光辉榜样,一切关于儿童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育儿先律己!孩子很多潜意识里的认知,都是从模仿家长并且在家长的潜移默化下逐渐形成的。总而言之,父母子女一场,有今生无来世,应当珍惜彼此的感情,用理性的方式对待孩子成长中犯的错误。

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温暖的怀抱。

每个孩子也都值得被父母温柔以待。

▲好的教育离不开家校合作,有了父母的努力,学校的培养也不能少。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一场关于教育的新的更加激烈的“革命”正在发生——孩子面临的,已不再是仅与国内尖子生之间的PK,而是与来自全球各个国家的精英综合较量!适应未来的孩子长什么样?教育要做什么创新,才配得上未来的孩子?家长要怎么做,才是给孩子最正确的支持?......以上所有问题,我们和您一样关心!为给家长们带来优质的国际教育,推动中外教育创新文化的交流、促进教育产业的深度合作——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即将揭开面纱,如约而至!10月24日线下峰会、10月25日线上云端峰会!线上线下全面联动,邀您共探新教育未来发展之路!现在预约报名通道已全面开启,还在等什么?快来报名吧!期待与您在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相遇!(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rongzx.com/wrxfc/10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