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拥抱新电商rdquo再

核心提示:

一个苏北乡村的年轻创业者,靠着自己的闯劲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完成了人生的一系列跳跃——李想,铜山区马坡镇一位80后的小伙子,他经历了从学生到择业、创业的过程……一路走来,他紧跟电商发展的步伐,置身于农村电商时代的风口。

“这是一个按了加速键的时代,我们要积极拥抱新电商,融入新电商,尽快促进农村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经过几年的打拼,如今李想正带领村民在这个小乡村掀起一场创业致富的变革狂潮。

“回乡创业”锻炼新胆识

作为一个农村来的孩子,李想刚进中国矿业大学学习时,就给自己的大学生涯作出了这样的规划:在学校里要锻炼好自己的工作能力、学习交往能力,走出校门后到校外去闯一闯。

年,李想毕业后开始选择找工作就业。在就业过程中,他也曾有过迷茫、彷徨、烦扰,甚至痛苦和泪水,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的感召下,他毅然离开了在外打拼的机会,选择了“回乡创业”之路。

“年的时候,我父亲在马坡镇成立了一个玻璃厂,当时工厂条件艰苦,用传统的手工工艺加工生产玻璃瓶,当时市场需求也不大,因此工厂的效益不是太好。”李想说,在年初的时候,他回家创业就是接手将父亲经营的这个小工厂。

创业绝非一腔热情就能成功,更需要砥砺前行。在创业初期,由于他对玻璃生产制作一窍不通,因此他就从头学起,边干边学,每天找生产、销售、推广等人员进行交流学习,专注于对玻璃制品这个行业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这个行业进行市场调查时,他发现当时外地市场对玻璃瓶的需求量很大,但是这个小厂因为炉子小,生产量上不去。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做人、做事一定要有前瞻性,因为每一个决定都可能成为今后促使你成功的因素。”李想说,当时他和父亲商量后就在原厂隔壁的马坡镇九段村新建了一个玻璃生产工厂——江苏荣泰玻璃制品有限公司,重新购买自动化生产新设备,建设新厂房,厂址从原来10亩地扩大到70亩地。

据李想介绍,在刚开始建设新厂的时候,医院住院,因此所有的筹款和建设新厂的重任落在他一个人身上。“那段时间我每天夜间住在施工现场,早上5点半安排好工地活后,医院看望父亲,然后就跑融资,联系生产原料,产品销售……当时妻子怀孕期间,我都没有真正的抽出半天时间陪伴她,医院产科生女儿的时候,我也没能及时赶到现场去。”李想说,回想起这段艰苦的创业经历,他现在都充满了对家人的歉疚。

正是凭着自己敢于创业的闯劲和胆识,这个新工厂从当年2月份动工,10月份就建好投产了。“当时新厂投产时,镇里的领导和坐着轮椅的父亲上台进行剪彩,那一刻,我认为我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李想笑着说。

“拥抱电商”创造新奇迹

“马坡的玻璃制品生产,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传统的玻璃瓶、罐制品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再加上受资金、技术等条件的制约,马坡玻璃制品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李想说,经过新设备的升级换代加上科学的管理,日产量也从原来的30吨增加到80吨,技术和产品的工艺提高了,工厂效益好了起来。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生产企业的发展“瓶颈”越来越突显。“由于传统型的生产企业的销售业务员都是‘底薪加提成’模式,每个业务员底薪在到元不等,这样传统的销售模式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负担,而且由于业务员都是靠腿跑,因此订单的范围不是很广。”李想说。

为了尽快突破原来的发展模式,李想认为企业的转型迫在眉睫,于是他一边管理,一边摸索学习电商知识。“由于我大学学的就是计算机专业,因此对互联网和电商接触的比较快。”李想说,传统生产企业必须要发展电商,他不仅在公司建立了网站,而且很快成立了专门的公司淘宝部门,逐渐直接和淘宝户对接,负责收发货物。

这一举措不仅减轻了企业的负担,而且促使很多业务员转变观念,纷纷通过网络新平台推销玻璃瓶。“原来企业的业务员变成了淘宝户,我们直接和淘宝户就变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很多淘宝户开始利用网络销售玻璃瓶,他们还介绍自己的亲友通过淘宝网开店进行零散经营,这便催生了更大的电商群体。”李想说,一时间,企业的生产订单越来越多,加工瓶子的人员几乎都需要提前半个月开始预约生产,有时都排到两个月之后。

“以前企业订单量大,但是订单数量少,现在该企业融入电商之后,虽然单个订单量小,但是订单数量猛增,对生产企业来说总量也迅速增加,现在每天产量达到多吨。”李想说,后来他们公司又成立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rongzx.com/wrxdl/8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