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编报道了柳泉镇北村的湖蟹
现在已经完全成熟,
正是黄满膏肥的时候
但是,不少当地的蟹农却开心不起来
这是为啥?
冬日的景色依旧漂亮,犹如皖南乡村
“气温-5℃到-6℃,有严重冰冻……”
1月2日上午10时,冬日的阳光照射在柳泉镇北村楼山岛附近的湖面上,波光粼粼。此刻,四周一片寂静,但38岁的村民杨马洋看上去显得很焦躁,他刚刚用手机听完实时天气预报,就立刻皱起眉头跳上身旁的小船,快速朝远处的湖面划去。
到了船划不动的地方,就见他铆足全身力气,双手举起铁锨,朝着冰封的湖面一锨一锨地猛砸,直到砸出一个个深不见底的冰窟窿。
“二九”天,在冰冻的湖面上挥舞铁锨狂砸,眼前的杨马洋着实有些狼狈了。其实,如果在半个月前见到他,杨马洋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不说穿着笔挺的西装革履,他起码是北村村民口中的大能人。
那他是怎么变成今天这样的呢?
“杨马洋”是谁?
杨马洋是个“80后”,几年前辞掉外企工作,便聚起几十户村民建立合作社,在家乡近亩的水塘里搞起湖蟹养殖。
去年和前年,养殖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一起参与的村民都挣了钱。
能挣到钱,村民就有干劲,自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而杨马洋也从此红遍了整个柳泉镇北村,乡里乡亲见了他,大多乐呵呵地喊他一声“马洋”,有的就喊“杨总”。
那两年,从湖蟹到湖虾,到鳝鱼,再到龙虾,杨马洋和村民把水产养殖做得风生水起。加上一向很重视工艺,他们的湖鲜品质很高,拿到市场供不应求。
去年中秋节前,合作社村民养的湖蟹大卖特卖,钱袋子都鼓鼓的,很多人见了杨马洋就当面夸赞他,还让他多想一些发财的“金点子”,好让村里人走上致富路。
事情经过点击观看视频▼▼▼一、避打价格战,他提议留点螃蟹春节卖在赶着中秋节卖蟹的好时候,杨马洋跟合作社里的大伙儿开会,商量一个问题,“咱是不是留点螃蟹不要卖,错开这段时候,等到春节再拿到市场去卖?”
养了这些年的螃蟹,杨马洋知道,微山湖螃蟹因为所处地理纬度的原因,往往在“中秋”前后并不太成熟,加上年“中秋”偏早,如果直接上市和南方来的螃蟹拼市场,不说惨败,经济效益肯定不会好,而且也有损微山湖螃蟹的名声。倒不如留一部分继续养,等到春节完全成熟再上市,不仅品质好,到时候也少有其它外来蟹竞争。
听杨马洋这么一说,合作社里有的村民觉得很有道理,决定这么尝试。当然,还有的村民想着尽早变现,就早早把塘子清空,一塘的螃蟹卖了个精光。
“这个比例大概是一半对一半吧,有十几户留了螃蟹,加上我留的,总共差不多得有个三四万斤。”杨马洋说,起初的一切都在计划之中,但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后来当季节由秋入冬,天气渐渐变得冷起来,情况就全变了。
(养蟹人白天黑夜都要守着蟹网,防止网内结冰)
二、冰封湖面一天死蟹几十斤,傻眼儿了去年12月20日左右,气温骤降,杨马洋和部分合作社村民发现,楼山岛附近的微山湖水面开始结冰了。冰层不断变厚,问题随之暴露。
“第二天早晨,我起来到湖边一看,湖里的螃蟹死很了。”杨马洋当时就傻眼儿了,“这前一天还欢实的大螃蟹,怎么一个个都翻了白肚?”
为了不影响其它活蟹,杨马洋和村民开始打捞死蟹。这不捞不要紧,等到真正开始打捞了,大家发现损失远远超出想象。
就在杨马洋这十几亩的水塘里,村民们砸开冰面,就前前后后捞出了近百斤死螃蟹。
更可怕的是,从那天以后,杨马洋的塘子里,几乎每天都能捞上六七十斤死螃蟹。死螃蟹有毒,绝不能吃,他就挖个坑,一天好几桶地往坑里倒。
“我四处打听找原因,后来才考虑到是因为天气冷,冻住了湖面,螃蟹才大量死亡。”杨马洋说,骤冷的天气冰封了微山湖面,导致水下氧气不足,螃蟹或缺氧或受冻,有的就撑不过去了。
(其他养蟹户都因为死蟹的事在发愁)三、砸冰砸到手发软,四处联系买蟹人自从找到螃蟹死亡的原因,杨马洋便号召村民行动起来,开始自救。
“既然氧气不足是因为湖面被冰给冻上了,那就砸开湖里的冰!”杨马洋和村民驾船各自进入湖面,开始用铁器全力破冰,但气温持续走低,砸开的冰面没过多久,又合而为一,他天天砸冰砸到手软。
白天还好,人手相对充足,气温高一些,但到了夜里就难了,气温低导致结冰的速度变快,村民的精神也不比白天,自然需要更强大的体力和毅力,才能彻夜坚持。
就这么熬着,谢天谢地,总算没有白忙活,眼前的这十几亩水塘,从最初每天捞出六七十斤死蟹,到最近这几天,每天只有十几斤死蟹被捞上岸,杨马洋的心里略微感到一丝安慰。
保蟹是一方面,但对于此刻的杨马洋和一众合作社村民来说,他们更期待的是把湖里剩余的这些螃蟹,尽快卖出去,不再担惊受怕。
“我现在只要在家,就是开船去砸冰,如果出门,我就开着面包车去农贸市场找路子卖螃蟹,也找朋友帮着卖螃蟹,或者在网上卖。总之,我一刻都闲不下来,夜里做梦都是螃蟹。”杨马洋说,他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天气预报,希望这样的寒冷天气能快点过去。
(螃蟹不断死亡杨师傅很苦恼)四、笑话和埋怨,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螃蟹死亡的问题暴露,杨马洋苦笑着说,他还在村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有人在背后看他笑话,有人当面埋怨,非让他赔偿损失。
“我那次被说急了,就反问他们,你们赚钱的时候怎么不分我一点呢?现在大家遇到难关了,就都来让我包赔损失?”因为这些,杨马洋感到很苦闷。
他说,损失的出现,让大家都很心疼,但这样的养殖本身就是一次有风险的尝试,大家当初自愿,谁也没有强迫过谁,如今问题出现了,就要一块儿面对。
“我现在一直在努力联系客户,争取把大家的螃蟹都给卖出去,但一部分人的态度真的让我心寒。”这里的螃蟹现在正是黄满膏肥时
交谈中,杨马洋的手机铃声响了,他不断地答应着电话那头的人,停顿几秒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脸上也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原来,电话是杨马洋的朋友打过来的,告诉他又有48斤螃蟹刚刚卖出去。
“我也要去干活了,去破冰还要送螃蟹。”杨马洋说着,抄起铁锨跳上小船,迅速朝湖的深处划去。
湖岸边,58岁的村民王兆玲又捞上来5只死蟹,她不住地摇头叹气,很心疼,很无奈。
而42岁的村民杨静同样从自家的塘子里正在往外捞死蟹。水面又要结冰,她拿起铁锨,又一次狠狠地砸了下去……
(新打捞上的死蟹)
记者手记:
杨马洋一直很爱拼,这次“另辟蹊径”,就是一种体现。只不过有些遗憾的是,挫折比成功先到了一步。
此刻,螃蟹还在冰冷的湖水里挣扎,而杨马洋与合作社的村民们更没有停下,岸上岸下全都在争分夺秒。
螃蟹“保卫战”没有打完,为何急着去谈输赢?村民们没有败下阵来,而杨马洋也不必遗憾当初的选择。
退一步说,即便败了,又并非万劫不复,在探索前进的道路上,哪有可能处处坦途?
为杨马洋和当地养殖户加油
希望他们能顺利化解这次挫折
以下是他们的销售信息
优质的一级大闸蟹!
现在比市场普通的螃蟹每斤便宜10元!现在订购价格是元一份
两种规格选择
1、4斤装中蟹(16只左右)
2、3斤装大蟹(10只左右)
公母对半(母蟹会比公蟹小点)!
电话同杨马洋
对于铜山柳泉北村村来说,
除了螃蟹名气越来越响
这里的美景也是不容错过。
三面环山,一面环湖,北村村依靠依山、傍湖、抱岛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实现生态强村、旅游富民。尤其是这里的荷花,一到夏季,美不胜收。
为了方便市民来此观荷,铜山区柳泉镇北村村在观荷园修建了游步道和观荷亭,市民可以绕园一周,尽情欣赏美景。
小桥、流水、人家,铜山区柳泉镇北村村安安静静,低调的美丽着。铜山区柳泉镇北村村临近微山湖,除了万顷野生荷花让人一饱眼福,还有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叫人一饱口福。
油汪汪的咸鸭蛋、鲜嫩无比的四孔鲤鱼、外酥里嫩的野菜丸子、清香无比的荷叶卷、脆脆甜甜的油炸荷花。。。。。。
来源:都市晨报、铜山发布、农情快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