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不只是篇幅短于往年,结构比例不同寻常,更在于字里行间透出的“非常之举”。特别是“着力稳企业保就业”这部分,体现出临难不避、直面问题、留得青山赢得未来的行动与决心。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报告要求,从四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是守就业底线,进一步细化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项措施”,多措并举全力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加强劳动者就业帮扶;
二是把青山留住,2月份以来我们先后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为企业送出了实实在在的红利,下一步将千方百计帮助中小微企业稳住资金链、产业链、供应链,降低融资门槛和成本,让他们“活下来”。我们推出精准助推文旅市场恢复活力十条措施,对住宿餐饮、交通物流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将逐个研究制定纾困政策;
三是让政策直达,对报告中明确的减税降费、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强化金融支持、稳定和扩大就业等将尽快研究制定落地方案,逐条惠及企业,坚决防止政策空转。我们还将再推出一批“自选动作”,更大程度向企业让利、为市场主体输血;
四是为企业赋能,对所有规上工业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强化要素精准支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支持企业抢抓重塑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机遇,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在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把控力。
蔡丽新:根据地方实际,创造性落实“六稳”“六保”这次政府工作报告虽短,我们听后却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如何谋划好务实之举,更好地落实各项工作要求,特别是落实好“六稳”“六保”工作,我们感觉任务很重。我们会坚决把报告提到的政策落到实处,真正让这些利好举措直抵基层、直抵企业,真正让大家感到温度和力度。
除了抓好落实、做好服务,我觉得很重要的是要创新机制来更好促进营商环境的提升。淮安最近提出了几方面工作举措:
一是把疫情期间江苏“网格化+大数据+铁脚板”工作理念和经验运用到经济工作中,探索经济网格化工作,为疫情中受到冲击最大的中小微企业做好服务;
二是搭建“党政亲商会”工作平台,所有市委常委和副市长根据分管工作领域主动与企业家约谈,更好帮助解决问题;
三是探索市级层面涉企财税补助资金一窗受理,解决以往在财税政策奖补上信息不对称、工作效率不高、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四是台企台胞服务中心实体化,更多通过订单式服务让台企和台胞感受到工作服务的高质量;
五是推进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建设试点。
我们相信,通过创新平台和机制,能够根据地方实际创造性落实好“六稳”“六保”工作。
戴源:越是困难时候,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