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就在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之际,晚7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贵州:和平八村脱贫记》为题,耗时达4分钟,单条播出铜仁市碧江区和平乡八村脱贫攻坚经验做法及成效新闻,向全国展示了铜仁市党员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战中的火热干劲和务实作风。
下面,铜妹仔就带着大家来回顾一下央视《新闻联播》的深度报道,看看铜仁市女企业家在脱贫攻坚路上是如何撸起袖子加油干的。
为了庄严的承诺ABOUTPROMISE
关于承诺
今年贵州省承诺: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万人以上,20个贫困县、90个贫困乡镇摘帽。贵州如何兑现这个承诺呢?春耕时节,本台记者深入贫困武陵山区,记录当地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路上的努力。
央视记者陈春晓:“我们所在的铜仁市碧江区和平乡八村是一个一类贫困村。今年八村的目标是要从贫困村的名单中出列。眼下,土地贫瘠,缺少青壮年劳力成为村里脱贫路上的头号难题。还有将近八个月的时间,他们会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呢?我们走进八村寻找答案。”
我们的承诺
我们一直记着的
为了我们的发展
我们一直努力着
铜仁市碧江区位于武陵山区腹地,大山里的和平八村有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耕地不足四分。碧江区和平乡八村第一书记罗明星说:“利用村集体经济+企业+贫困户这种模式,公司运作,政府担保,精扶贷利息由扶贫资金来承担,三年以后,企业过来还钱。”,利息政府买单,本金企业来还,大部分贫困户算明白了这笔帐。趁着大家的热乎劲,罗明星找到铜仁祯通衢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叶脉绣”创始人杨丽,商量是不是可以利用鲜花资源养中华蜂,可不可以入股到村里的养蜂合作社。他们干脆拉上农户到湖南芷江养蜂专业户那里参观学习,看到人家靠上百箱蜜蜂,小日子过得很红火,不少村民动了心。
养一桶蜂蜜,绣一片天地
一下子有52个贫困户自愿加入了养蜂合作社,办贷款的、置办蜂箱的,春暖花开时节,他们跟着蜜蜂一起忙活起来。八村还有个情况,就是老人妇女在家的多,平时大多要照顾孩子,这样的贫困户又该怎么办呢?按照她们的实际情况,在种药、养殖之外,杨丽还帮他们开发了刺绣的产业项目。
新模式产业助妇女精准脱贫
据了解,铜仁市碧江区和平乡妇女手工艺合作社成立于年初,后启动了“做手工、养蜜蜂、带孩子!三年3个0精准脱贫圆梦计划”,一是呼吁0个精准扶贫户母亲及外出打工的贫困母亲们在家创业就业,自食其力不再离乡背井出门打工;二是助力贫困母亲们实现月均0元左右的收入增收脱贫;三是帮助0个孩子实现身边有妈妈陪伴不做留守儿童的梦想。妇女手工艺合作社为坚守在孩子身边的农村精准扶贫户妇女免费发放蜂箱、蜂种等,同时免费提供养蜂技术培训,使她们在原有刺绣等手工艺基础上又可以增加新的收入。
发展的道路上
碧江区和平乡八村村民陈香妹说:“现在有小孩其它也做不了,现在到这里来,觉得绣这个花还是做一下手工,做这个比较适合我们做。”
俗话说:落后就得挨打,为了能有更好的发展,即使再苦再累,我们也在不断的努力着,跟随领导的脚步,即使作为手无寸铁的妇女,也有了自己新模式产业的发展。
如今,八村的8个扶贫项目全都落地,户贫困户户户有了增收项目。从1月到现在,贫困户户均增收1元左右。
妇女手工艺合作社的负责人杨丽介绍了基地现在的运营情况及未来发展打算。目前,基地有精准扶贫户户,23名绣娘。在成功实施和平乡基地精准脱贫方案的基础上,准备将“做手工、养蜜蜂、带孩子!三年3个0精准脱贫圆梦计划”大力推广至其它乡镇的贫困村,让更多的贫困妇女能得到刺绣等手工技艺及养蜂技能培训,让脱贫攻坚路上姐妹携手同行。
编辑:盆盆
美编:小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