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现场
7月22日,为深入推进“法制城管”建设,徐州市铜山区城管局邀请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江苏师范大学法学院、市委党校、铜山区人大内司委、铜山区法院、铜山区法制办等6位法律界专家召开“法制城管”专家座谈会,共同探讨“法制城管”建设之路,局领导胡清华、刘德康及相关科室、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首先,胡清华局长对我局“三个文明三个城管”建设尤其是对“法制城管”建设进展和成效向各位专家作了扼要汇报。他指出,过去,由于传统执法方式,导致在暂扣物品过程中发生于当事人的冲突,城管队员被打,流汗、流泪甚至流血,我局深感动粗、动武、动硬不是城管的专利,拳头再硬不如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力,嗓门再大不如固定证据的快门,再大的力气不如文明执法的底气。经过一段时间执法实践,建立了固定、流动商贩信息库,加强法制员队伍建设,逐步探索出“固定证据、送达文书、申请执行”执法流程,便于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已固定证据余个,查处店面70余家,正努力做到店外经营主动将东西搬进去,橱窗广告主动撕下来,逐步消灭流动商贩,让商贩不愿、不敢、不能店外经营。
会上,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洪波教授指出,听了铜山城管局的情况介绍,耳目为之一新,感觉这样做法很好,是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探索,定位比较准确,措施比较务实,可操作性强,希望这方面的探索可以更深入一些,及时进行总结和提炼,并做成一个亮点在全市,乃至全省进行推广。
江苏师范大学法学院汝亚国教授指出,近年来,对铜山城管的工作是看在眼里,羡慕在心里,城管确实是英雄,目前正逐渐得到市民的承认,我感觉铜山城管的这个做法非常科学,具有科学性、法律性和人文性,符合依法治国的精神,将科学管理与法律管理结合起来最合理,更加体现人文管理,要逐步探索让文明成为每位市民的自觉习惯,打铁还需自身硬,要逐步转变执法观念,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城管给城市带来的变化。
铜山区人大内司委主任闫红专指出,合法就是合理,近年来与区城管局接触的比较多,感触比较深,总结出三个明显转变:一是城管形象明显转变,做到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二是城市面貌明显转变,通过治理,铜山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是人民群众对城管的看法也明显转变,由过去仇视城管变为主动配合,共同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来。希望下一步,城管局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与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单位的联系,多开设一些有形式、有内容的栏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城管工作;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群众等积极参与,努力打造“三个城管”的铜山品牌,并积极对外推广。
铜山区法制办副主任荣影指出,城管局这个法制城管思路做的很好,也取得了初步成效,是我区法制建设方面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希望城管局积极策划,在更高平台和媒体上加大宣传,进一步细化权力清单,创立百姓说城管、法制论城管、专家谈城管等多种形式的载体,努力打造铜山城管品牌。
铜山区法院行政庭庭长杨守东指出,听完之后耳目一新,过去在常人眼里城管就是动武、野蛮,拉抢东西,现在铜山城管正逐步从武向文转变,希望铜山城管抓住1-2个典型,及时固定证据,逾期未缴纳处罚的按规定期限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创造一起强制执行的先例,在铜山乃至徐州市做出一个典范。
市委党校副校长韩冰指出,通过听完胡局长的情况介绍,我深感铜山城管正在向标准化看齐,做出的一系列成绩大家也都有目共睹。希望城管局多组织一些形象塑造培训,在不同岗位选树一些先进人物和品牌,转变执法理念,做到程序公开、公正,通过以点带面加强对百姓习惯的培养。
胡局长最后在听完各位专家发言后表态,各位专家今天来给我局传经送宝,给我们下一步城市管理工作指明了行动的方向,我们深感打铁还需自身硬,下一步,我们将从队伍建设入手进行深入挖潜,积极、持续树立典型,注重平面和网络媒体的宣传,在制度和职能上进行进一步梳理,努力做出在全市乃至全省有一定影响的城市管理模式。
各位专家发言剪影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洪波教授发言
江苏师范大学法学院汝亚国教授发言
铜山区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闫红专发言
铜山区法制办副主任荣影发言
铜山区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杨守东发言
徐州市委党校副校长韩冰发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