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农产品价格屡屡出现下滑,多地出现丰产不丰收、农产品积压和销售难的现象,年也不例外。究其原因,既有一窝蜂种植导致产品过剩的问题,也有品种更新慢质量不高和销路狭窄等问题,更有一些深层次的供销矛盾。年,摄影师既拍摄了部分农产品销售难的状况,也采写到因天气原因影响农产品收成的新闻,看着一些农民布满愁容的面容,让人感受到了农民的不易、生活的不易。
7月1日,知道消息的人开着车来到老于的西瓜地,准备帮助他将剩余的瓜消化掉。55岁的于忠孝是山西永济一名瓜农,今年种植了18亩西瓜,因市场价格不好,头茬瓜除去支付雇人摘瓜的工钱,一斤只有1毛7分钱。与投资相比亏了一半多。为节约工费又不致剩余的万斤瓜烂在地里,他决定买瓜者自己采摘,装满一辆三轮车只收50元,平均下来一斤不到5分钱。
9月29日,在冬枣基地山西临猗嵋阳镇的一片冬枣园内,几十位乡亲正在枣树丛中忙碌地采摘成熟的冬枣。63岁的枣农杨小香说:“自家种了8亩冬枣,去年价格是1.9元1斤,卖了4万8千元,今年虽然产量比去年高,但价格只有7毛,估计也就能卖个2万多块钱,与去年相比亏了一半还多”。
10月10日,连续下了两天的秋雨一停,山西永济西闫村的柿子种植户宋永家就抓紧时间雇人采摘成熟的水果柿子。“有客户预定了斤,今天就要运走,给的价格是一块钱一斤,半个月前还是两块钱,目前落了一半,不知道后面还会不会落价,得赶紧卖一部分”,宋永家边将采摘的柿子往地头倒边说。
12月1日,山西万荣52岁的葱农曹永贵今年种了十亩葱,截至当日还没有卖出一斤。他算了一笔账:雇人将葱刨出来,一亩地的工钱就要元,加上葱苗钱、肥料钱和栽种的工钱,算下来就要元左右,每亩按折了水分后的成品葱斤核算,一斤4毛多还要赔钱,5毛5基本可以保本,现在来家里收的价不到5毛,卖了就是赔,为了保本,只能将葱暂时堆放着等待价格回升。
6月12日,在山西永济黄河滩一处桃园边,两名妇女正在挑拣刚采收下来的新鲜油桃,凡是软一点的都被随手扔到了身后的沟里。据果农介绍,因为该桃品种有点老,价格上不去,每斤只有7毛左右,等找到合适的果商收购,采摘就晚了一天,导致部分油桃熟过变软。果商害怕软的不便运输,坚决不要,只好把软的都挑出来扔掉,“上午摘了上千斤,估计扔掉的有三分之一吧”。
7月16日,在永济市的黄河滩地上,一块长势喜人的山药秧苗被前两天的大风全部刮倒,种植户正雇人加紧扶正加固。据了解,这场大风给承包亩的种植户造成近6万元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天灾让种植户欲哭无泪。
8月11日,山西芮城,一名老年摘椒工在采摘花椒。她说,当前干椒的价格是每斤16元,而去年同期的价格则是35元左右,“花椒的价格落下去了,摘椒的工钱也比去年低了,按照正常的摘椒速度,一天摘30到40斤,也就挣7、80块钱。”
8月20日,夏县庙前镇庙凹村一块被犁掉的玉米地。入夏以来,山西运城大部持续高温少雨,使部分农作物的生长受到干旱影响,特别是山区坡地的玉米受影响较重,一些晚玉米到了抽穗期以后依然生长缓慢,枝叶枯萎。眼看着收获无望,一些农户只得将玉米苗整片犁掉,深翻入土沤肥。
11月13日,山西临猗63岁的果农李建发老人正细心地将采摘的苹果一个个装进果筐。他说,自己和老伴种了8亩套膜袋的富士苹果,预计能收3万多斤,昨天果商来看,说7毛一斤收购,但到了今天就变成6毛5,这样算下来,今年的苹果收入到不了2万块,预计要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