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是最公平的福利,环境是最基本的民生
这一年,铜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万铜山百姓形成了这样的认知
绿色,正成为铜山大地最靓的底色
系列报道三一路山水到我家
看铜山的“绿色崛起”
绿色发展让天更蓝水更绿
为了让蓝天白云常驻,铜山借助“”行动,打出组合拳,促进大气质量提升,通过源头污染治理、重点行业治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等,铜山对燃煤锅炉进行淘汰或改燃,对电厂进行煤电节能升级改造,对焦化企业的烟气脱硝改造、油改水试点项目、砖瓦企业综合整治……一系列重拳让这里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为彰显水韵悠然的城市风情,铜山从治理黑臭河道入手。年初开始,对区内柳新河、奎河、郑集河等20余条主要水体的入河排污口进行了全面排查梳理,制订了排污口综合治理方案。对不达标的企业排污口,坚决予以取缔、封堵;对养殖业排污口,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禁养区内养殖场全部搬迁,限制限养区内养殖场规模。
铁腕治污,美景重现。楚河清澈明净,潺潺流淌;娇山湖山林环绕,妩媚动人;无名山绿树掩映,闹中取静……这是被“美颜”的铜山,这里风景正好。
荒山披绿,百姓得利俯瞰徐州,铜山犹如一条绿色的丝带,将古城紧紧环绕。为了扩大这座城市的生态腹地,铜山积极优化生态建设布局,以“二次进军荒山”和“清风走廊”建设为重点,创造性地在“石头山上种出森林城市”,打造出城区园林化、农村森林化、通道林荫化、农田林网化的城乡一体化绿化格局,构建起古城徐州的生态走廊。
近年来,铜山区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以林业重点工程为载体,不断推进以荒山绿化为主的绿化造林工程,优化技术服务手段,稳步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修复和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区林木覆盖率达31.1%。
城市园林绿地和山体公园也快速推进,为呼应百姓“森林城市”的愿景,铜山相继建成了北京路节点游园、同昌路绿地、凤凰广场、农行节点等一批大小不一、风格各异的街头绿地和玉泉河带状公园、迎宾园、楚河上游滨河绿地等内涵丰富的公园绿地,基本实现了行居处处有绿地、推开窗户是花园的目标。
留住生态底色,“一路上水到我家”
棠张镇有条流淌千年的琅溪河,10里清水穿镇而过,滋养着这座“蔬菜之乡”和“丝绸之乡”。曾几何时,美丽如玉的琅溪河在工业污染下,变了模样。今年,随着全镇大投入实施河流清淤治理,村民们记忆中那条河,又回来了。
因生态而“生动”,何止在棠张。自年初以来,数家中央媒体多次“空降”铜山,这其中,至少有三拨是为美景而来。3月20日,伊庄镇马集村被冠以“最美杏花村”两度登上央视。望着漫山遍野的花海,央视记者被震撼:“这是苏北吗?这分明是杏花春雨的江南!这是乡村吗?这里分明是一幅山水画长卷!”
位于吕梁山腹地的倪园村,石径通幽,鸟鸣深树,宁静安然;地处苏皖交界的潘楼村,清水蜿蜒,家家枕河,游鱼可见……为实现农民“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愿景,铜山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当做生态环境治理的“重头戏”,列入财政预算,纳入年终考核,在苏北率先建立起“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环卫保洁体系,实现了农村市场化保洁的长效机制。
我们是否还能记起
儿时门前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
屋后那座树木葱郁的“大山”
白天我们在蓝天白云下尽情玩耍
晚上我们躺在草地上看繁星满天?
而这些美好的回忆
如今在铜山就是现实
现在就让我们去吕梁山吸氧
去汉王镇听泉
到微山湖上荡渔船
让我们迈开双脚
享受铜山这幅山水长卷吧~
-END-
铜山最权威的资讯平台
铜山最高效的互动平台
铜山最贴心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