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日报发布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结果,徐州市铜山区在全国个含乡镇的市辖区中,综合实力位居第33位,投资潜力位居第33位,在全省分别居于第13位和第7位。铜山,“百强榜”上继续进位,领跑苏北。
此次“百强区”评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构成,投资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规模效应和市场需求构成,铜山在这些方面交出精彩答卷:年实现GDP亿元、增长11.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8.3亿元、增长1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3.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据了解,铜山在“百强榜”中,综合实力位列全省13位,投资潜力位列第7位,投资潜力名次靠前,其背后折射的是铜山环境优越,投资、消费旺盛,活力强劲,正成为区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高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铜山经济发展逆势进位,再创新高,源于“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眼光和发展定力:紧扣十二五“双超”、“五区建设”目标,打基础,利长远,超前布局。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引擎。产学研深度结合建成苏北首家国家级高新区,结出“中国安全谷”硕果,抢占了发展制高点。质量和效益提升,使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安全科技等产业强势崛起,对冲了工程机械、钢铁等产业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今年1-9月份,全区GDP、财政收入、工业销售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民生情怀促进和谐发展。由“统计指标”不断向“感受指标”延伸,群众对改革发展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建成江苏省首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铜山果蔬叫响大上海。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区”,“既要金山银山又得绿水青山”。连续7年“清洁城乡美化家园”活动,“扫出淮北深处小江南”,“一人一月一元钱、农村垃圾全扫完”的村庄环境保洁机制,“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模式,得到国家层面认可。10万农民实现脱贫,中小学校塑胶跑道全覆盖,镇村公交开通,药品实现“零差价”等“民生细节”筑起百姓幸福高度。
责任担当破除发展障碍。聚焦“三重一大”,淬炼“善操作、会落实、能创新、敢担当”的干部队伍。推进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对“不作为”说“不”,对“乱作为”叫“停”。区级考核延伸到村级,打牢基层稳定第一道防线。今年开展了“敢作为创一流”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激发干部的工作激情和担当意识,着力打造精气神十足的“狮子型”干部群体。
从一次次区划调整到“划不小的铜山”,从领跑苏北到经济总量跻身苏南板块,从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到向更高水平小康迈进,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从煤灰满天到山清水秀,奔向“强、富、美、高”的路上,铜山在永不停息地“跨栏”,不断书写新的篇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