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瑞典只有千万人口还那么牛

白癜风的科学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411/4371803.html

每周一期的互联网脱口秀栏目《晓松奇谈》最近聊到了瑞典,应该说除了五大常任理事国,瑞典的军事工业门类算是最齐全的,沃尔沃、斯堪尼亚、萨博三大汽车品牌享誉世界;主打简约风格的宜家家居,一定听说过吧,它也来自瑞典;在竞争压力巨大的音乐领域,播放器领导品牌sportify同样来自瑞典,近千万人口,偏居北欧一隅的瑞典为何这么强大?本文给你细细道来瑞典那些事儿。

  瑞典是永久中立国,非北约成员。为了贯彻武装中立的政策,瑞典政府一直大力支持本国武器装备自给自足,特别是在面临苏联巨大威胁的冷战时期。瑞典做军火是有传统的,毕竟是发明炸药的国家。诺贝尔先生发明硝酸甘油炸药后于19世纪末买下了年建立的国有大炮生产商博福斯(Borfors)公司,生产现代火炮和舰炮及配套的弹药。博福斯40mm速射炮是最早出名的产品,80年来深受全球各国的欢迎,美帝AC-上的40mm炮即是此款。此公司(包括与SAAB合并后)的其他著名产品有“弓箭手”自行火炮,S型无炮塔坦克、AT-4反坦克火箭筒和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座力炮等。另外,中立国出口军火方便,交战各方都可以卖,不带国际关系色彩。二战中的中立也使得瑞典的工业体系毫发未损,在战后的欧洲优势明显。但瑞典军事技术强大的更关键因素是瑞典有军事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顶尖技术。

  瑞典国家总人口虽然只与我国一个地级市相当,但它在冶金、材料、机械、电子、通信等领域都是世界领先的。

  北欧各国都是发达国家,但产业结构差别很大。挪威的支柱产业是石油和天然气(所以现阶段它是北欧各国中最土豪的)。另外,挪威的海洋工程和渔业也相当发达。丹麦主要是高科技农业和小规模工业,工业产品大家知道的可能就只有LEGO和BO了。冰岛么,渔业,和用白菜价的地热发电炼铝……瑞典的工业体系则要完整的多。(芬兰的产业结构和瑞典比较像。)和军事工业有关的:由于盛产铁矿、铜矿(皆为欧洲第一,可参见著名的基律纳铁矿和法伦大铜山),并且林业、水力资源极其丰富,瑞典很早便开始在采矿、冶金、工业装备和机械领域进行产业积累。早期诞生的企业有年的Sandvik和年的AtlasCopco。Sandvik多厉害,懂行的自然懂。从采矿设备,加工设备到最后的冶金成品一应俱全。粉末冶金这种黑科技也不在话下。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最好的机床产自德国和瑞士,但是最好的刀具产自瑞典,即Sandvik的刀具业务SandvikCoromant。这些都体现了瑞典在冶金方面极高的水平。冶金、工艺才是机械工业最基础的部分,我国并不缺机械设计人才,而是缺少材料和加工方面的能力,希望我国对此加以重视。

  瑞典在冶金方面的能力可能和优良的无机化学传统也有关。由于矿太多了,总能挖出些奇怪的矿石,比如从在斯德哥尔摩乡下的伊特比村挖出的矿石里发现了7种稀土元素。从下一张各国元素发现数量图来看,瑞典不仅吊打各国,人均爆表,而且大多点到了对冶金极其重要的过渡金属和稀土元素上(不像美帝和德国,搞核物理搞出很多放射性元素),对这些元素的研究利用也必定非常早就开始了。此方面的瑞典化学家、物理学家群星璀璨,并且大部分是乌大校友,如贝采利乌斯、阿伦尼乌斯、舍勒、尼尔松、埃格斯特朗……等等。

  进入0世纪后,出现了Boliden公司和做特种钢的SSAB(瑞典钢铁公司)。年在哥德堡诞生了SKF(瑞典轴承制造厂),至今仍在做世界上最好的轴承,也做润滑和机械部件。其他大大小小的机械公司不计其数。有了材料、机械方面的能力,造火炮、车辆、飞机、舰船啥的无压力了。相关企业有大家耳熟能详的Scania,Volvo和SAAB。SAAB(瑞典飞机公司)更是各种并购,飞机、汽车、导弹、计算机啥都做过。《大国重器》提到了徐工集团生产超大型吊车的时候用到的最关键设备——超大型卷板机,可惜视频显示它并不是国产的,而是瑞典Ursviken牌,产自瑞典北部同名小镇Ursviken(居民不到人!)。

  关于这个牌子的卷板机,《兵器知识》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美帝要造俄亥俄级,国内没法加工如此大直径的艇壳,于是向瑞典租了Ursviken卷板机。苏联也来借,但是不给,于是苏联就没法搞单壳核潜艇了,只好做多层耐压壳。航空发动机方面,西海岸Trollh?ttan的瑞典飞机发动机公司,后来变成了沃尔沃航空(VolvoAero),是瑞典空军的长期合作伙伴,比如鹰狮的RM1就是它家生产的。(当然美帝爽快地提供了很多技术,但瑞典自己做了很多改进,包括完全电子的新控制系统。话说回来,就算照着图纸全世界也没几个国家能造出来啊。)

  军事工业的另一个重要支撑是电气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这方面有瑞典通用电气(ASEA,后参与组建ABB)和世界通信巨头爱立信(爱立信是直接有雷达部门的,和SAAB一起开发了爱立眼预警机,并为战斗机、舰船提供火控)。它们都是18XX年创建的企业……(我国引进的第一型高铁为瑞典ASEA及南部KalmarVerkstad联合设计制造的X摆式列车,80年代设计,时速00公里。年引进,命名为“新时速”,运行于广深线上。)

  瑞典也搞过核武器,二战结束后瑞典政府觉得苏联核威胁太大,美帝也不是啥好货色,于是决定自己研发核武器。核计划于年开始,民用军用同步进行。瑞典自己有铀矿,先建核电站,然后拿反应堆产出的钚做核弹头,准备10年产枚。于是皇家理工学院KTH就在学校底下(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建了R1核反应堆,并于年7月13日成功运行。50年代同时在研究的还有核武器的投送方式,有潜艇发射,也有飞机投送,以下是特别设计的超音速核轰炸机;但瑞典毕竟是小国,60年代政府为了开发新战斗机SAAB37,开始削减核计划的资金。年签了核不扩散条约后,核武器的计划就被搁置了,但瑞典自此已获得了自主的核工业能力。

  另外,北欧产业工人水平很高,工资高福利好,各行各业平等,收入差距小。所以很多人愿意去当工人,愿意钻研技术。于是瑞典这多万人的国家却拥有自己的航空工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以及衍生而来的军事工业,并成为继列强和天朝之后最大的军火出口国,细思极恐。

瑞典最近也在搞五代机,Flygsystem00,准备到00年替换空军现役的SAAB39。

  海军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南部马尔默市有个船厂叫考库姆(KockumsAB),为瑞典政府研发建造了很多超前于时代的军用舰船。维斯比级,90年代初研发的隐身舰……由塑料和碳纤维构成的复合材料建造,舰炮炮管可收纳入炮塔以降低雷达反射。

  哥特兰级潜艇,年研发,世界上第一款使用斯特林发动机实现绝气推进(AIP)的潜艇,虽是常规动力但可在水下待很久。刚曝光时美帝都吓尿了,演习中还击败了美帝的核潜艇。04年美帝租了条回去研究了好久。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澳大利亚要买日本的那个苍龙级潜艇,其绝气推进技术是完全引进自瑞典的,晚了近0年。

  瑞典的飞机舰船等,都是小而精,强调通用性和适应性(比如鹰狮可以在公路短距起降)。这些设计理念体现了中立国国防政策的要求。

去年早些时候,两个瑞典最大初创公司的退出,足以傲视任何一个地区的创企生态系统。Spotify以70亿美元进行了IPO,iZettle以亿美元的价格被收购,这两笔交易无论放在哪里,都算得上是规模可观了。

但这两个引人注目的退出绝不是例外,它们只是最新证据,证明瑞典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创企中心。但不知何故,它已经走向更高的水平。它现在可以说是欧洲最大的企业家中心。虽然从人口和经济实力来看仍然很小,但特别是斯德哥尔摩,其产生退出的速度令其他欧洲创企之都羡慕不已。

收购和IPO的狂潮标志着瑞典已经从一个主要被视为爱立信、沃尔沃和宜家的发源地,成为了一个国际投资者和企业家都看重的创企引擎。

这一成功引发了一个良性循环:这些退出的回报正在导致天使投资和连续企业家的激增,也有望将生态系统推向更高水平。

虽然欧洲许多新兴创企经济体仍然渴望得到验证,但瑞典的退出机制可能会给它一个不容置疑的权利,让其在未来几年里成为欧洲大陆创业资本的集中地。

“成功孕育成功”Atomico的瑞典联合创始人MattiasLjungman说。“相比去年年初,我对斯德哥尔摩更加看好。这些退出造就了下一代创业者,他们将走出去,从其他成功的创业者那里获得资金。”

瑞典是初创企业的温床,几乎算不上什么启示。北欧国家总体上已经建立了一个以瑞典为首的一流声誉。瑞典风险投资公司Creandum的一项研究指出,-年,瑞典产生了63个退出,估值累计达到37亿美元。沃顿商学院在年的创企经济研究中称瑞典为“独角兽工厂”。年,TechCrunch宣布瑞典是“来自北方的科技巨星”。

作为北欧最大的投资者之一,IndexVentures声明:“斯德哥尔摩如何成为欧洲‘一流’科技中心的证据并不难找到。”

但是尽管如此,瑞典在过去两年里已经积累了更大的势头。

根据Tech.eu的数据,年共有10家瑞典公司退出,高于年的55家。年的数字超过了德国(11家)、英国(77家)和法国(44家)。而德国的增长与去年大致持平,英国的退出相较去年下降了6%,法国下降了31%。鉴于这些国家的人口相对于瑞典1万居民在6到10倍之间,所以瑞典的人均成功率看上去很不可思议。

年,这些瑞典退出包括电子商务初创公司Boozt的3.4亿美元IPO和金融科技公司Bambora以17.4亿美元被法国的Ingenico收购。而美国公司则收购了十多家初创公司。这些退出来自一系列市场的初创公司:金融科技、安全、电子商务、物联网、游戏,BB和移动。

这种创业能力的典型因素包括大学里强有力的技术培训,鼓励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学校系统,一个迫使初创公司必须进行国际思考、对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和拥有强大设计精神历史的小型国内市场。

但实际上,几十年以来,瑞典一直都是这样。这并没有完全解释最近的爆炸式发展。

为了理解这种创业激增的原因,观察人士说,回顾过去的事件,回顾大约10年前许多现在退出的公司成立的时候,是至关重要的。

然后,经过稳定、有条不紊的建设,获得了一些成就,这又反过来刺激了瑞典的生态系统。

瑞典浪潮正在形成

iZettle的故事说明了瑞典积累的优势。该公司由JacobdeGeer和MagnusNilsson于年创立。

十多年前,当deGeer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时,他是年上市的瑞典营销初创公司TradeDoubler的首批员工之一。后来,他创办了一个名为Ameibo的比特种子电影文件共享服务,并于年出售。与此同时,Nilsson在成为WayfinderSystems的CEO之前,已经在科技行业活跃了十多年,他所创办的一家初创公司于年被Vodafone所收购。

凭借他们丰富的简历和经验,iZettle的联合创始人们很容易激起他们对新企业的兴趣。

“这一代瑞典初创企业和科技公司正进入他们真正准备进入下一阶段的时代,”iZettle首席战略官JohanBendz说,他是该公司的第二名员工,也曾在TradeDoubler工作过。

对于iZettle来说,在早期阶段融资从来都不是问题。与上一个十年相比,当时瑞典经历了起起伏伏的几年振荡周期,Bendz表示,许多欧洲风险投资公司增加了专注于北欧的合伙人。由于以前投资的回报,瑞典本土的风险投资业变得更大,融资也更好。

iZettle于年在由来自伦敦的IndexVentures领投的种子融资轮中获得了近1万美元的投资。IndexVentures之所以看好该地区的公司,是因为其早期对斯德哥尔摩社交游戏创企King的投资,该创企已于年上市。最终,iZettle继续融资超过3亿美元。

Bendz说,从一开始,iZettle就对其支付服务有很大的野心。它相信自己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竞争,但也觉得建立公司可能需要时间,而不是在早期寻求快速退出。这导致了今年早些时候普遍预期的IPO申请,而当PayPal提出亿美元收购要约时,这一计划突然被取消。

虽然这笔交易尚未正式结束,但最终将会席卷瑞典生态系统。该公司已经有一些员工离职去创办其他公司。现在更多的人将拥有自己创业想法的资源,或者支持其他人的项目。

Spotify的经历与iZettle有些类似。

DanielEk和MartinLorentzon于年共同创办了这一音乐流媒体服务,Daniel以前是游戏初创公司Stardoll的首席技术官,而MartinLorentzon是TradeDoubler的联合创始人。但是在向IPO进军的过程中,它创建了自己的小型员工生态系统。

其中最突出的是SoundtrackYourBrand,这一自年成立的BB音乐流媒体服务,已经获得了3万美元的融资。

Soundtrack的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AndreasLiffgarden曾在Spotify工作了四年,然后于01年离开,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另一位联合创始人OlaSars将他的音乐流媒体初创公司Let’sMix出售给了后来成为BeatsMusic的公司。Spotify早在年就直接投资了Soundtrack,他们之间有一个重要的伙伴关系,从而为Spotify业务提供动力。

当Sars谈到斯德哥尔摩的创业环境时,他看到一个加速的网络效应正在起作用的地方,一个在以前的初创企业中合作过的人不断地跨越道路,利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并创办新公司的地方。

“Spotify产生了很多人才,”Sars说。“在这里播种和真正做事的条件已经变得相当好。很多东西真的结合在一起了。”

像King、Spotify和iZettle这样的成功故事,正在创造巨大的人才库,而年轻的公司也正在利用这些人才库。其结果是企业家不仅有更大的野心,而且还拥有在全球范围内成功扩展公司规模的经验。

“我认为这对生态系统的真正意义是,我们看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好的初次创业者的素质,”TheNordicWeb的创始人NeilMurray说,该组织曾于去年启动了一个专注于该地区的天使基金。“他们从当他们是另一家有规模的公司时就有这种经历,即使他们不是自己亲手经历的。”

昕成移民长期致力于海外投资客户的法务,主营业务覆盖各国护照绿卡、日本经营管理签证、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签证、技术/人文知识/国际业务签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签证、海外房产投资、商务考察、医疗旅行、私人订制行程。

4小时贵宾

END

版权说明:文章源于授权作家或网络,网络其他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原创作者若看到自己作品后可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者删除。

昕成移民

您身边的移民专家

欢迎发送“姓名+电话+城市”咨询!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rongzx.com/lswh/9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