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小编再次来到汉王镇,天公作美,蓝天白云,风景独好。有幸认识了爱好摄影、爱好文史的苏北老师,在此也感谢黄部长对此行的帮助。
汉王镇最有名气的当属拔剑泉,一个气势恢宏、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在此发生,两千多年逝去仍被津津乐道。苏北老师对拔剑泉的故事进行了精彩的演绎。
公元前年春,天空之上白云浮动,南风微,
群山环抱,山路蜿,
粉萝柳袖,玉簪绯容,少妇盈盈,君相伴,
一把红伞,惊鸿满心乱,一柱石祖,震憾羞花颜,
人人传颂,石祖可保香火续,儿孙满堂欢,
想到几年无子,公婆埋怨,
便痴心抚拜,一壶美酒献上,
突然,
远方鸟惊飞,尘土扬,马蹄声声急,旌旗垂破,
瞬间,一队人马来到了东面的山脚下,且停了下来,
这个春天与往年不同,酷热如盛夏,
能感觉到将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发生,
强烈的阳光照耀着士兵们,豆大的汗珠,
夹杂着鲜血与灰土,滴在草丛中,
他们贪婪的眼睛、饥渴的样子,
在四周寻觅着水源和食物。
小夫妻面露惊恐之色,来不及躲藏,
士兵们发现了他们,急速的来了他们身旁,
看到了美酒,抢夺了起来,顿时引起了骚乱,
在这混乱之时,
山脚下一个首领栓住战马,向西面奔来,
近处可见此人鼻线高宽,鼻梁挺直,额头贵方,
美须髯,体态厚重,身高七尺八寸,
体型匀称协调,手持长剑,气宇不凡,
跟来的随从呵斥一声,汉王在此,还不停下,
士兵们止住了骚乱,逐渐平静了下来,
汉王向小夫妻作揖说道,
在下刘邦,多有惊吓,请谅解,
小夫妻连忙回礼,并回说,无妨无妨,
刘邦又问到,此地何处,
小夫君回道,
我们夫妻也是听人说,此地丁塘山下,
便一路打听来到了此地,
久闻汉王雄才大略,有龙面之相,识人任用,
今日一见,果不其言,
吾夫妻来到此地,不光是求子,还有别的原因,
前几天,我们做了一个相同离奇的梦,
梦见此地今日相同的情景,
汉王不用着急且随我来,
刘邦半疑半信,
跟随夫妻俩向东面栓马的地方而去,
到了战马面前,小夫君比划着、丈量着,
向西北方向走去,嘴里数着步数,
到四十六步后,停了下来,
然后对刘邦说道,汉王一剑下去,
如有泉水喷腾而出,可解将士饥渴疲惫,
刘汉江山也可既定,并开创我族威名,永世流传,
刘邦犹豫了半天,长叹道,
也罢,天意我不绝,便信天,
天意我绝,天意不可违,
奋力一剑下去,入地六寸有余,剑入地半晌,
刘邦似有所思,来回踱步,
众兵将寂静无声,都盯着刘邦,
此刻风声鹊起,似有追兵将至,
刘邦大喝一声,天佑我,拔剑而起,
一股清流冲上天空一丈有余,
众将土欢呼汉王,沸腾了起来,
刘邦的战马也抡起前蹄刨起泥土,
泉水居然也汩汩的冒出,
将士们喝了泉水,闻香舌甜,饥饿感顿无,
全身凉爽,盔甲铮亮,面貌焕然,斗志激昂,
刘邦连忙向小夫妻再三表示感谢,
名士助我危难时刻,当下无以为报,
待我打下江山,再行回报,
可否告知所住何处,怎称名讳,
小夫君回道,彭城西南10里外,
水榭桥头,灵秋别院,
在下悟灵村者,内人秋白,
我们夫妻俩不求回报,只愿汉王有所顿悟,
坐江山后,还百姓朗朗晴天,
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刘邦听后频频点头,不再细问,只在心里默念,
难道这是上天专派夫妻俩提醒与我吗?
这真是,灵秋灵犀梦境同,结愿石祖求子嗣,
天意安排天意弄,一泻楚运霸王气,
只留汉皇舞春秋。
汉风才起,汉韵潇潇,
此后楚汉天时、地利、人和发生逆转,
终有霸王别姬,愧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
汉朝初定后,乡绅名流,平凡布丁
为了纪念这一传奇故事,建起了汉王庙,
分别把两个泉眼起名为“拔剑泉”和“马扒泉”,
可以断定,拔剑泉是汉王得已建立汉朝国运的源头。
刘邦后来派人根据小夫妻俩所说的地址去找寻,
只见水榭桥头,却无院落,旁边只立着一块碑,
碑上有四句诗,
灵修悟了知春意,秋露冬霜沧海远,
炎炎烈夏枯骨寒,只余蜀道半扇天。
最后落款灵秋两字,
使者向村民打听方知,
这灵秋别院十年前建起,院主不知从何方来,
夫妻俩一直没有孩子,后来出门几天,
回来后,十个月便产下一对龙凤胎,
两个小孩非常聪慧,
听说去了丁塘下,抚拜了石祖,才得以儿女双全,
1个月前的凌晨,灵秋别院忽然消失无踪,
只留下这四句诗碑,村民称为灵秋碑。
使者回去后,把这且等等告知了刘邦,
刘邦不语,使者便告退下去了,
刘邦闭门几天后,终于上了早朝,
在朝殿上,刘邦当众宣布,采纳叔孙通的建议,
恢复礼法,设三公和九卿,任用萧何为丞相,
采取与民休息、清静无为的黄老治术之策,
鼓励生产,轻徭薄赋,
兑现了对灵秋夫妻俩的承诺,
整个汉代持续了29个朝代共年,
最后止步于刘备的蜀汉,汉史从此彻底结束,
但楚汉相争、拔剑泉的故事流传至今,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后出现的朝代,
极其具有代表性,有着承先启后的重要关键地位,
为中华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屹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
华夏族因此逐渐被称为“汉族”,
而拔剑泉的地位和精神作用却被历史掩埋,
不得不说是种遗憾!
今天的拔剑泉你不再孤寂,
我们来了,将与你进行心灵深处的沟通。
拔剑泉边,堤坝隔开了凤岭山,山水相映,风景如画。
汉王镇另一处景区是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位于汉王镇北望村,又称“郝家大院”,为革命纪念意义的红色旅游景点。
由于景区内陈列物品尚未完善,景区暂未对外开放,且随小编的镜头看一看这座红色景点。
当你推开门、抬起脚,要跨进院内的时候,整个人便被带进了另一个世界。岁月流逝,昨日今天。高高的门槛,青石黛瓦,屋檐青草稀疏,门前字迹斑驳。置身于此,仿佛离开许久的人,久未相见,情切步缓。多平方米,三座古民居。依山而筑,条石砌墙,雕梁画栋,建筑精良,为徐州地区乡间现存面积最大的古建筑群。
年2、3月间,此处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部、渡江战役总前委、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区四机构联合指挥机关所在地,在此共驻扎两个月零十三天。为做好渡江战役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制定渡江战役方案,并留下珍贵的合影照片。
下图正对着我们的,就是首长合影处。
汉源于此,王兴此地。一段段历史文化沉淀在汉王镇,还有更多的历史等待着你去发现、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