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让便捷交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

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交通强国”战略,加快包括公路在内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新目标,这是对交通行业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徐州,江苏的北大门。既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三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国家重要的铁路枢纽中心,4条国道、4条省道、23条县道让它成为“五省通衢”的焦点。铜山区,环徐州而立,有人形象地比喻为徐州市的“皮肤”。特殊的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交通强国”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一点,徐州市铜山区交通运输局所有员工认识深刻,并一直努力用行动践行,为的是让老百姓出行更满意、幸福获得感更高。在此之前的五年,他们按照市、区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打通‘大动脉’、让立体交通架起区域发展新格局,畅通‘外循环’,让民生公交构筑‘两城一家’新常态,改善‘微循环’,促进道路路网让‘诗和远方’和谐共处”目标,牢牢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五年内,区域内的京沪高铁、郑徐客专、徐淮快速通道、国道铜山段等一大批国家、省市重大工程以及县到镇、镇到镇、镇到村、村到村的“小不点”等相继贯通,一条条惠民利民的通衢大道已经成为建设“交通强国”的一个个根基,这些根基已经成为服务“三农”、帮助广大农民实现“小康梦”的重要“加速器”和“孵化器”。

国家级重大工程先配合后保障

年5月6日,徐州市政府召开会议紧急部署京沪高铁徐州段征地拆迁工作,此举这标志着京沪高铁徐州段正式开工。

“京沪高速铁路是国家重点工程,我们双手赞成;但没了地,怎么活?”孙成银发问。

“下了这么大气力,农民还不领情。费力不讨好,憋屈!”张延安感叹。

孙成银,铜山区柳泉镇虎山村村民;张延安,铜山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一问一叹,道出了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征地拆迁之难。

征地拆迁难,难在让政府、百姓、施工单位三方都满意。按照惯例,这种工程,交通部门是不参与前期的征地拆迁工作的,只要全身心地投入相关建设就可以了,但受地方政府委托,铜山区交通运输局愉快接下了这块“烫手山芋”。

按照既定设计方案,京沪高铁涉及征集铜山区境内柳泉、茅村、棠张三镇十二个行政村,柳泉、茅村、棠张三镇十二个行政村的亩多农田、64户农民的平方米的征地拆迁任务。为了最大限度地让百姓满意,这个局会同有关部门严格依照政策,制定了《徐州市铜山区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施细则》,及时公布了被征用的耕地面积、人均耕地数、需安置人数,建立被征地农民人员数据库,并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卡、保障资金及时发放到位,涉及房屋拆迁的,异地安置住楼房。

但老百姓还是不满意,孙成银说:一是村民住惯了“占天占地”的自建房,总想着政府给地皮,自己盖楼;二是每人需要掏钱购买安置房,尽管已经拿了安置补助费,但再从兜里掏钱,心里并不愿意。棠张镇新庄苗圃园主张栋说:高铁主线从自己的苗圃园中心穿过,需要移掉枫香、重阳木、樟树等风景树棵,区里给的补助连买幼苗的钱都不够,限我几天内腾出土地,可能吗?柳泉镇八丁村养鸡户秦爽则坚持叫政府赔偿5万多只蛋鸡的歇业补偿,而本人又找不出文件规定,反正拿不到钱,就是不搬。

政府给的,农民不愿要;农民要的,政府给不了,拆迁工作一度举步维艰。这个局的工作人员在“不突破政策红线,不做无原则让步,不增加财政负担”的原则下,一家一户做工作,有的农户家一天去四五趟,讲政策、讲危害、讲后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短短3个月,建设用地全部到位,形成了徐州的“铜山拆迁速度”。

借助这一成型经验,在随后陆续开工建设的国家重大交通项目郑徐(河南郑州—徐州)客运专线、徐宿淮盐(徐州—宿迁—淮安—盐城)城际铁路、徐连(徐州—连云港)客运专线及亿吨大港过程中,没有发生一次群众对征地拆迁工作不理解、不支持,阻工闹场、集体上访现象,全部实现了“群众得实惠、施工企业得项目、社会得稳定、政府得声誉”的多赢效益。

在这些重大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铜山区交通运输局全力做好保障工作,本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对所有参建单位提出的合理诉求,坚持问题不过夜,积极为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伴随着京沪高铁、郑徐客专等一大批国家重点交通工程的竣工,让沿线居民的挣钱模式一下子进入“陆上高铁”时代。三堡镇台上村草莓种植大户刘佳旺说:“高铁开通后,我早上5点摘草莓,九点多一点,就到北京、上海市民的嘴里,最忙的时候,一天要雇40多人帮助采摘、发货,同样的种植面积,高铁开通后,收入比没有开通前接近翻一番,明年准备流转部分土地扩大种植面积”。

省市重点工程先抓质量再提速

年9月28号,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准,撤销江苏省铜山县,设立徐州市铜山区。

行政区划的调整,对铜山来说,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敏锐的铜山区交通运输人认清形势、紧抓重点,积极主动地向上争取,将区交通建设规划纳入到市区外畅内联的交通大规划网中,力争在整体框架上融入、具体细节上融合,真正让市民找到“两城一家”的感觉。

项目落地、组织建设,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抓质量先从细节入手,再靠制度落实,这是铜山交通运输局城区珠江路快速通道项目指挥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识。

汽车行驶在东西15.4公里、南北宽60米的珠江路快速通道上,你会发现,平坦的路面两边,设有10多米宽种有多个花草树木品种的景观带错落有致、港湾式公交停靠站、休闲区等,成为集绿化、园林景观、亮化照明、休闲购物为一体的高品质的城市道路,它的建成通车不仅使铜山新区到徐州新城区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而且也多了一个进老城区线路的选择,很少有人知道,在它的诞生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

有这样一个细节:年8月6日,项目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在二标段施工现场例行检查,发现一处二灰结石的压实度不够,按理说,这是地下工程,只要稍加处理,不会影响地面以上的施工质量,再说,验收时没有人会扒开十几厘米深的土去看。但项目指挥部还是责令施工方将出现问题的地方放大20倍的面积返工。

对此,指挥部负责人张延安副局长的解释尤为坦然:提高施工代价,表面看企业浪费了几个钱,但不这样做,就愧对老百姓对政府职能部门的信任,党的形象在他们心里就会自然而然地降低。

为了将珠江路快速通道工程打造“不留遗憾”的精品工程,项目指挥部办公室可谓煞费苦心:在督促参建单位加强对一线工人的培训教育的同时,制定质量责任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实施优质优价考核办法,使工程质量与施工企业效益挂钩,在质量管理形式上,对项目采取多级网络管理。

一手抓陆路、一手抓水路,两手抓,两手硬。围绕省重大工程亿吨大港的建设,主动作为,通过整合全区小码头,推进通港铁路、疏港公路2期和临港产业园建设,不断提升铜山港口的规模与水平,把铜山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煤炭内河港口和大宗商品综合对外口岸,促使铜山水上运输实现通江达海;投资50亿元规划建设柳新临港经济产业园,计划利用5年时间,把该港打造成为淮海经济区重要物资运输基地,建成对外开放二类口岸、保税中心,创建省级临港经济产业园,仅此一项就可以解决当地数百群众的就业问题。

有的工程为了赶工期,他们坚持吃住在工地,督促施工企业也在不降低标准的情况下,加快施工进度,做到人歇机器不歇,二十四小时运转,遇到下雨天,他们就召集施工企业的负责人、技术员、班组长坐下来,研究一些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并自嘲为“没事找事干的主”。

五年间,铜山区交通运输局先后投入40多亿元用于珠江路快速通道、疏港公路、徐州至安徽淮北快速通道、黄河路贯通工程、国道铜山段、国道连接线、中山南路延长段、徐沛快速通道等一大批省、市“三重一大”交通基础工程,使铜山初步形成了内引外联、东西贯通、南北纵横的交通大格局。庆幸的是,所有这些工程都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民心工程。

县乡道路先搭齐骨架后织密网

年5月份,江苏省委出台了《关于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的意见》,提出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合、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的“三解三促”活动,紧随其后,徐州市委员、市政府做了明确安排。

按照省、市、区部署要求,铜山区交通运输局党委“一班人”每人带机关一名科长、下属单位两名工作人员,分赴全区18个镇、一个农场、11个街道办事处、个行政村摸民情、听民意。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时任局党委书记、局长陶源给工作组定了“三不规定”:不坐会议室听汇报,防止纸上谈兵;不发调查问卷,防止中间人代劳;不开有镇村领导参与的座谈会,防止民声中夹杂官腔。

在46天的微服私访中,工作组成员记忆最深的就是这句顺口溜:“家里住楼房,出门乱咣当,遇车没处躲,啥时达小康?”一句顺口溜,折射出乡村道路的路况差距和群众期盼。

为了彻底扭转农村公路通而不畅的窘境,铜山区交通运输局打破乡村道路建设投融资体制,建议区委区政府协调由区财政兜底进行乡村道路建设,三年拿出10个亿修、改、扩建农村公路,按照先急后缓原则,分批实施。仅年就投入1.85亿元,对公里乡村道路进行提档升级,4米宽提高到6米宽,同时新建或改建30座桥梁,修路里程是前四年总量的1.76倍,其中好多都是“最后半公里”。

“以前,区财政投资主要用于县级以上道路建设,镇——镇、镇——行政村、行政村——行政村的乡村道路则是属地负责,‘谁的孩子谁抱走’,这就使经济相对薄弱地区想修路、要修路,却没钱修路。”铜山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张延安介绍说,这种情况下,地方修路积极性普遍不高,有修路项目也往外推,导致年至年全区只修铺了90公里乡村道路。

今年,铜山区交通运输局建议区委区政府将财政投资更多聚焦民生项目,花大本钱呼应百姓需求。针对乡村道路建设短板,打破原有体制,采取分类投入的办法,根据经济实力强弱分出一类镇、二类镇、三类镇,一类镇区财政拿80%地方拿20%,二类镇区财政拿90%地方拿10%,而三类镇的所有投资由区财政包揽。

区里拿大头,各镇修路的劲头被大大调动了起来。今年,地处偏远的三类镇单集镇一下争取了20多公里的修路指标,得到了一个大大的财政“礼包”。这项措施也让一类二类镇道路建设大大提速,大彭镇原计划今年修铺2条路,现在又增修了一条路。

“未来三年,铜山区计划再投资9.6亿元,将4米以下的公里单车道乡村道路全部建成6米以上的双车道道路。”张延安说。

与此同时,铜山区还拿出大量资金实施“一事一议”群众出行工程,解决自然村——自然村、自然村内、自然村——农户的道路建设问题,今年计划建设条总长公里,力求尽快实现水泥道路“户户通”。

乡村道路的提档升级,为镇村公交的开通打下坚实基础,在已开通9个镇的基础上,今年铜山将再开通10个镇,在苏北率先实现镇村公交全覆盖。

路通了,农村面貌发生了什么变化?听听市民怎么说。

棠张镇位河村张成:以前路不通,旺季一天能卖出去多斤就已经是个奢望了,现在公路修到菜地头,雇人采摘、称重、打包、装车一次齐活,每天就可以卖出去0斤到斤不等,当时就可以拿到货款,比在外给人打工看脸色挣钱强多了。

伊庄镇吕梁村吕正义:10年前的老三多(外出务工多、老弱病残多、看天吃饭的多)变成了现在的新三多(开农家乐的民宿多、农村电商多、外来观光买石头的多),新老三多的更替离不开通畅的农村公路。他进一步解释说,以前路不好,又是山区,土地贫瘠,一亩地收不了几个钱,一旦当收当种时节遇上恶劣天气,只能看天吃饭,大凡有点体力的都外出打工,村里留下的基本是老弱病残和几个村干部,现在观光公路修到家门口,吕梁山成了有名的风景区、吕梁石成为优美的观赏石,一年到头来这里观光、买石头的人少说也有几百万,这些人的到来,促进了农家乐、电商的飞速发展,谁不愿意在家门口挣钱。

汉王镇东沿村村长张祥军:前几年,因为交通十分不方便加上在镇里最偏远,村里百姓便戏称东沿村是“山区”,村干部也就被调侃地叫成了“区领导”,我就当了几年“区长”。现在平坦通畅的乡村公路修到家门口,村民进城打工出村门上车门,早九晚五,和城里人没有两样,种地的少了,我就协调两家大型国有企业来流转土地,种植花卉苗圃,村民年终参与分红,我这个“区长”又变成了“经纪人”。

徐州工程学院大四学生邹光耀:“我的老家在山东平原,年就要毕业了,一直期待毕业前到徐州的名胜古迹饱饱眼福,但很多地方路不通,下车要走很远的路,梦想搁浅。现在好了,不仅路多,有的还修到山顶、湖边,终于可以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了,‘诗和远方’的山水情怀就要美美地实现了。

日常管理养护先做预案后演习

路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生命体。

在铜山,这样大大小小的生命体多达个,囊括高速公路、一到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总长度公里。这些路的健康程度直接影响百姓在上行走的舒适度。为了让每条路时刻以强健的肌体承载从身上经过的百姓,铜山交通运输局坚持把日常的管理养护当作“国检”。

年8月5日下午17时,徐州地区普降暴雨,降雨持续时间长,且伴有台风,造成进出徐州的不少路段行道树被刮倒,倾斜路面,阻碍交通。

“指挥中心,19时30分,公路巡查人员在省道二八河桥附近发现,该路段下行方向树木出现普遍倒伏情况,部分路树被大风刮倒,倾斜在公路上占据半幅路面,造成交通拥堵,险情正在一进步扩大。是否启动应急预案,请指示!”

“立即启动,尽快恢复道路通畅!”19时35分,随着铜山交通运输局公路站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的一声令下,由20名职工组成的应急抢险保通突击队员身着橘红色标志服,驾驶着装载机、叉车、拉着油锯等清障设备驶向道路拥堵现场,在瓢泼大雨中一边在险情周围米范围摆放警示桩,引导受阻车辆减速慢行,一边快速利用排水泵对路面积水进行抽排,并对倒伏的路树进行切割、装车清运。2个小时后,路面积水排除完毕,倾倒树木被装车清除,受阻车辆也在应急抢险保通人员的疏导下,依次顺利通过。

铜山交通运输局公路站书记王茂柏说:类似这样的突击抢险,一年要进行7、8次,有的是真突发,绝大多数是“以假乱真”,其实,突发事件下的公路保畅相对简单,无非就是出点力,但恶意超限超载造成路面严重破损最终影响畅通的,处理起来比较难,表面看是公路的“皮外伤”,其实伤的是全体交通人怦怦跳动的心。

年12月25日,公路站治超中队李开元队长和同事们在辖区柳新镇的县道上拦截了一辆六轴拉石子的大货车,驾驶员不但不配合,反而在短短10分钟内叫来30多社会闲散人员,对治超队员殴打、谩骂、百般阻拦,最终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干预下,经称重超限率达98.18%。眼巴巴望着刚投入使用的县道就被碾压成“筛子网”,李开元欲哭无泪。

经过多部门持续的联合整治,超限超载车辆有所减少,百姓的观念开始由畅通向畅美转变、由过去的“盼温饱”变成现在的“盼环保”,从过去的“求生存”变成现在的“求生态”。

百姓所盼就是铜山公路人所为。在加大对辖区内公里国、省、县道的机械化保洁、边坡治理、排水沟清污等力度的同时,环绕“一城青山半城湖”徐州主城区的铜山,为达到生态景观的要求,三年来共栽植各类苗木万株,草坪地被植物1.2万平方,公路绿化率达到%,堪称“一路风光一路景,畅安舒美画中行”。国道机场路、省道黄河故道、汉王镇的乡道等十多条道路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公路。

年6月20日,中国烹饪协会、江苏省旅游协会等20多位专家齐聚徐州共议“第16届伏羊文化节”,所到之处无不被优美的景观公路折服。有专家评价,走进徐州,绿水青山盈目,路宽平坦且景观树镶嵌错落有致,让人心旷舒怀。

把“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修到老百姓居住的山上,实现由“穷在山上,苦在路上”的声声叹息到“山景”变“钱景”的华丽转变,这得需要交通人多大的担当呀。

凭着敢于时刻把群众利益举过头顶的一种担当,铜山交通人紧紧围绕更好地满足我市市民在出行方面的需要,甩开膀子干实事,扑下身子惠民生,一件一件抓落实,取得了政府的认可,赢得了百姓的称赞,先后被省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务员局联合表彰为“先进集体”,被省文明委表彰为省文明单位,徐州市市(区)为民办事先进单位,连续5年被评为区年度绩效考核一等奖、老百姓最信任的政府部门……面对成摞荣誉,局党委书记、局长夏文喜说:荣誉既是肯定、也是期待,更是鞭策,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唯有持续努力,带着感情把致富之路铺到百姓的心坎上,才无愧于职责所在。

我们的







































白癜风医院兰州哪家好
科学消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rongzx.com/lswh/5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