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界有言:“王谢风流满晋书”,指岀了王导、谢安家族在东晋一代的辉煌。薛氏家族虽然未能达到“王与马,共天下”那样的辉煌境地,但的确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亮丽灿烂的一笔。我们翻阅古代文献典籍,诸如各种正史、野史、札记、文学作品等,记载万荣薛氏人物事迹的各种资料可谓比比皆是。仅在二十五史中,出现万荣薛氏家族的史籍就多达十余种。从最早的《魏书》开始,计有《宋书》《南齐书》《北齐书》《北史》《南史》《周书》《隋书》《新唐书》《旧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明史》等等,占到了二十五史总数的一半以上。如果我们再往上追溯万荣薛氏发展的源头,从最早记载薛侯事迹的《左氏春秋》算起,要开列的书单可能更长。而各种正史中所出现的薛姓人物,泰半又都出于万荣薛氏,仅上文所举各种正史中有名可考的万荣薛姓人物,即多达余人。除正史资料外,北魏迄于宋朝的墓志以及其他碑铭石刻也对薛氏人物资料的存留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薛氏人物不仅数量大,而且其贡献、影响也有目共睹,否则也当不起“风流”二字。见于历史文献的万荣薛氏人物,有盘踞一方的割据势力,也有奋起反抗的起义领袖;有战功显赫的武将,也有功勋卓著的文臣;有下笔如神的书画大师,也有才华横溢的诗人才子;有泽被后世的科学家,也有学识弘富的大学者,有保家卫国的俊杰,也有朝秦暮楚的投机者……别的且不去说,仅《简明辞海》中所列举的历代薛氏人物,明确为万荣薛氏的人物就多达1/3以上。所以,我们说“薛氏风流,遍见史籍”是毫不过分的。笔者在整理万荣薛氏资料的过程中,还有两个明显的感受。一个感受是,万荣薛氏家族绝对是一个文化家族。近年来专家们研究万荣薛氏,总体上认为薛氏人物在门第家风上分为文武两途,各不交混,即西祖一脉以诗礼传家,而南祖一脉以勇武见长。但在笔者看来,无论薛氏的哪一个支脉,他们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贡献,他们的征战传奇,他们的英武事迹,都已化为过眼云烟、丘陇蔓草。他们的所有英雄业绩,就其现实性而言,都只具有文化的意义,只具有文化素材、文化元素或文化符号的意义。从万荣薛氏的发家史来看,早年的勇武善战无疑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正如前文所言,薛氏家族在拥有一定社会地位后,很快自觉地进行了士族化的转型,随着这种转型的成功,他们更多的历史性贡献是表现在文化上而非其他方面,称他们为文化家族是毫不过分的。首先,在薛氏家族的发展史上,这个家族贡献出了如此众多的科举进士,涌现出了如此众多的文化名家、才子骚人,薛道衡、薛元超、薛瑄等还被视为当然的文坛领袖,历代人物对这个家族的评价,都认为他们是簪缨冠冕之家,而不是赳赳武夫之族。其次,这个家族在文化上涉足的领域是如此之广泛,如诗歌、散文、书法、音乐、医学、学术、科技等等,他们许多人的作品至今还有传世,犹如散落在中华文化浩瀚典籍中的一粒粒明珠,仍然在滋育着后人。其三,薛氏家族的许多人物与当时的文化名人、文化家世保持着十分广泛的交往,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文坛佳话;他们的事迹被记述,他们的英名被传颂,不独见载于历朝历代的正史文献、野史佚事,也在普通群众、“贩夫走卒”之间被口耳相传,广泛流播,具有许多家族所不具备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最后,即使被视为以武功力战著称的薛仁贵、薛讷之属,从他们进谏的宏猷方略、战场上的部署指挥,又何尝是粗通文墨者抑或田舍农夫之流能够具备的素质?且《唐律疏议》卷十六“拣点卫士征人”条,明确记载:“征人……拣点之法,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才力又均,先取多丁。”《唐六典》卷五兵部也记载:“凡天下诸州差兵募,取户殷、丁多、人才骁勇……”薛仁贵作为主动应募的军人,不仅弓马娴熟,还需自备兵马铠甲,这绝非普通百姓所能为之。因此,笔者甚而认为,正史上关于薛仁贵以田为业的记载、野史里关于薛仁贵射雁汾水之滨的传说都很值得怀疑,更不要说他们的后代子孙中有进士高第者,有诗文传世者,有岀任对外使节者,无疑也实现了家风的转型。所以,将这个家族定位为文化家族,应该是确切的。
另一个感受,那就是“一门薛氏家族志,串起了整部中国史”。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研究这个家族,既要究其渊源,又要查其归宿,上自三皇五帝,下迄当今时代,岂不是一部中国史?然而,这仅仅是问题的开始。这个家族出现的人物如此之繁,从事的职事如此之多,涉及的范围如此之广,发展的过程如此跌宕,为此我们不能不去考查历代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科技、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不得不留心研究古代的礼制、官制、兵制、葬制等有关制度,甚至要去考究切韵与广韵的异同之处,揣摩古代语音的发声变化……考察一位人物的军事贡献,不能不联系当时军事斗争的背景;确定某位人物的文化地位,不能不掌握当时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某位薛氏人物不期而至,需要对他详加考察,费心思量;一位人物史籍有多处记载,又需要对所有资料反复考校,斟酌取舍……因此,研究这个家族,就是在阅读一部中国史;在这一学习研究的过程中,也更加深化了对这个家族的认识,感受到了这个家族的分量。
本书版权已有,禁止倒卖,违者必究。
《河东望族,万荣薛氏》第1、2、3、4章已全部上传完毕,欲知后事如何。且注意留意后续第五章烛幽发隐——关于万荣薛氏的几点结论——第二节关于万荣薛氏家族的几点结论!预知前章如何请自行查阅历史消息。仅供学者参考、交流、研究、探讨、学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