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收放歌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万荣主场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医院 http://m.39.net/pf/bdfyy/
秋风吹动谷连天,金穗如波万里香。   九月的河东大地金风送爽,瓜果飘香,到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   9月日,农历秋分。在这祥和喜庆的时节,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首次走出北京,走进山西,在华夏农耕文明的滥觞之地运城市举办。数以万计的农民兄弟欢聚在这里欢庆丰收的喜悦,数不胜数的名优特产汇集在这里一展丰收的成果,黄河流域的九省区人民一起联动共同庆丰收迎小康……这是一个真正属于农民兄弟的节日,这是一个向农民兄弟祝福和致敬的节日!   感怀于这份沉甸甸的丰收喜悦,感怀于河东大地的主场欢乐,《山西农民报》今日推出丰收节特刊,共10个整版,综合展示盛会盛况和三晋“三农”风采。   

本报编辑部策划:王涛米厚民刘桂梅执行:柴俊杰金建强白慧磊裴彦妹林晓方赵跃华

小编带你到万荣看演出1.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李家大院)文化活动节目单9月日上午开始启动仪式。9月3日舞蹈《庆丰收》、相声《恭喜发财》、花鼓《丰收花鼓》、舞蹈《花伞舞》、笑话剧《临时党小组长》《照儿画父》等两场,明星、名伶助兴。9月4日舞蹈《菜篮子》、相声《歌曲达人》、锣鼓《黄河三击浪》、相声《反义词》、笑话剧《老王卖瓜》《招商招来金凤凰》等两场。景雪变、孔向东、郭泽民、王艺华、武俊英、吉有芳、闫慧芳、武凌云等八朵梅花倾情演出。9月5日舞蹈《勺子舞》、相声《乒乓漫谈》、唢呐独奏《黄土情》、相声《说学逗唱》、眉户道情《新小二黑结婚》、笑话剧《岳父的生日》等两场,明星、名伶助兴。9月6日舞蹈《菜篮子》、相声《我爱旅游》、歌曲《丰收歌曲联唱》、花鼓《丰收花鼓》、笑话剧《家访》《临时党小组长》等两场,明星、名伶助兴。9月7日舞蹈《花伞舞》、相声《反义词》、锣鼓《黄河三击浪》、舞蹈《庆丰收》、笑话剧《照儿画父》、眉户道情《新小二黑结婚》等两场,明星、名伶助兴。9月8日相声《说学逗唱》、唢呐独奏《黄土情》、相声《歌曲达人》、舞蹈《勺子舞》、笑话剧《招商招来金凤凰》《家访》等两场,明星、名伶助兴。9月9日相声《话说运城》、舞蹈《花伞舞》、舞蹈《菜篮子》、相声《歌曲达人》、笑话剧《岳父的生日》《老王卖瓜》等两场,明星、名伶助兴。9月30日锣鼓《黄河三击浪》、舞蹈《庆丰收》、相声《恭喜发财》、歌曲《丰收歌曲联唱》、笑话剧《临时党小组长》、眉户道情《新小二黑结婚》等两场,明星、名伶助兴。10月1日笑话艺术团蒲剧《一个女儿两个妈》大甲戏迷协会蒲剧《党的女儿》10月日七庄戏迷协会蒲剧《春到杏花岭》后土剧社眉户《谷雨》10月3日万荣戏迷协会眉户《家风》笑话艺术团折子戏10月4日笑话艺术团蒲剧《一个女儿两个妈》大甲戏迷协会蒲剧《党的女儿》10月5日七庄戏迷协会蒲剧《春到杏花岭》后土剧社眉户《谷雨》10月6日万荣戏迷协会眉户《家风》笑话艺术团折子戏10月7日笑话艺术团蒲剧《一个女儿两个妈》后土剧社眉户《谷雨》.后土祠文化活动节目单9月日11:00至1:00,在后土祠景区秋风楼下,邀请知名书法家人现场书写《秋风辞》。9月3日蒲剧《穆桂英挂帅》9月4日豫剧《打碗记》《四姐下凡》9月5日豫剧《三打金枝》《双官诰》9月6日豫剧《五更惊雷》9月7日秦腔改编剧《清风亭》、秦腔传统剧《铡美案》9月8日秦腔传统剧《黑叮本》、秦腔传统剧《斩黄袍》9月9日秦腔传统剧《窦娥冤》9月30日山西卫视《歌从黄河来》节目彩排10月1日《歌从黄河来》录播10月日舞蹈《庆丰收》、相声《恭喜发财》、花鼓《丰收花鼓》、唢呐独奏《黄土情》、笑话剧《临时党小组长》、眉户道情《新小二黑结婚》等两场,明星、名伶助兴。10月3日舞蹈《勺子舞》、相声《歌曲达人》、锣鼓《锣鼓黄河三击浪》、相声《说学逗唱》、笑话剧《照儿画父》《招商招来金凤凰》等两场,明星、名伶助兴。10月4日舞蹈《祈》、相声《乒乓漫谈》、歌曲《丰收歌曲联唱》、相声《话说运城》、笑话剧《老王卖瓜》《家访》等两场,明星、名伶助兴。10月5日舞蹈《菜篮子》、相声《我爱旅游》、唢呐独奏《黄土情》、舞蹈《庆丰收》、笑话剧《临时党小组长》《照儿画父》等两场,明星、名伶助兴。10月6日舞蹈《花伞舞》、相声《反义词》、锣鼓《黄河三激浪》、舞蹈《祈》、笑话剧《岳父的生日》、眉户道情《新小二黑结婚》等两场,明星、名伶助兴。10月7日舞蹈《勺子舞》、唢呐独奏《黄土情》、笑话剧《临时党小组长》《照儿画父》、花鼓《丰收花鼓》等两场,明星、名伶助兴。“农民丰收节”为啥来到咱运城喜获丰收三白瓜丰收,万荣举办吃瓜大赛晒柿饼   经过春耕夏种,亿万农民在金灿灿的秋天迎来了收获。千百年来占国家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从来没有像当代一样,以一场盛大的“狂欢”来庆祝自己的丰收,分享自己的喜悦。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国家的名义、以庄重的仪式、以社会的关怀,让亿万农民被看见、被   9月日农历秋分,太阳直射点缓缓落脚至赤道,亿万农民在这一天迎来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首次“出京”举办,主场选择在我省运城市。“主场活动放在运城,既是历史使命,更是现实担当。“来到运城,我们将通过‘一主两副三会场’,多形式、立体式地呈现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农耕文明、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时代风采、河东大地缤纷多彩的丰收美景。”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志峰说。   与往届相比,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内容更加丰富。国家层面将组织黄河流域9省区联动“庆丰收、迎小康”系列活动、00年度“全国十佳农民”揭晓活动、金秋消费季活动、“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以及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等活动。运城市将在万荣县举行0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启动仪式和“庆丰收、迎小康”文艺演出;在稷山县举办枣乡欢庆丰收演出、千年板枣贡园开杆仪式、贡枣进贡及传统灌溉技法演示;在永济市鹳雀楼举办00年丰收歌会、伍姓湖湿地公园举行“奔向小康”长跑比赛活动;黄河流域农民楹联邀请赛、传统农耕艺术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十大农产品网络销售达人”网络销售擂台赛等活动也将精彩上演……   前两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坚持农民主体、因地制宜、开放创新、节俭热烈的原则,广泛发动、下沉基层,农民参与广、基层覆盖面大,节庆内容丰富、表现方式更多样、节庆文化韵味浓烈,为打赢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坚定了信心、凝聚了力量。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站在历史节点上意义更加重大。今年的农民丰收节,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引导带动城乡共庆丰收、共享喜悦,把农民丰收节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紧密结合,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不断拓展节日载体功能,从而繁荣乡村文化、拉动乡村产业、活跃城乡市场、提升乡村治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持续打造中国乡村文化符号,持续推进农民丰收节成风化俗。“农民丰收节”为啥眷顾咱运城   地处黄河金三角的运城,是华夏农耕文明的滥觞之地。早在多年前,传说中的后稷就在河东大地开创稼穑先河。彼时,当第一把谷种撒进黄河流域淤积万年的肥沃土壤,人类也迎来了农耕文明的曙光,迈出了生存史上的关键一步。“农耕文明源起河东,缘启后稷。对原始农业发展贡献最大的当数后稷。”稷山县后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黄建中说。   后稷,名弃,就诞生于稷王山麓的小阳村,弃在孩童时就对农作物非常感兴趣,长大后更是常常到田野中研究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和规律,凡是适宜种五谷的,春天就去播种(稼),秋天再去收割(穑)。百姓纷纷效仿他。长大后他就在稷王山周围发展农业,尧帝封他为农师,舜帝封他为后稷。“后稷担任了尧舜时代的第一任农业主管官员,所以后稷取代了此前所有的农业之神,包括炎帝神农,成为后世膜拜的农耕始祖。”黄建中说。   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多项主场活动在运城万荣县举办,万荣县位于黄河和汾河交汇的地方,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里种植黍子、高粱形成了著名的仰韶文化;轩辕黄帝曾在此“扫地为坛”祭祀后土地母,尧、舜之时,夏、商、周三代,都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汉武帝时建后土祠祭祀,历代有9位皇帝4次前来后土祠祭祀大地,后因迁都北京,距离遥远,舟车劳顿,改为取后土祠一抔土,在北京地坛祭祀……   春种、夏管、秋收、冬藏,星移斗转,四季轮回。如今的运城已经是拥有77.7万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市,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粮、果、菜、畜等主导产业和红枣、芦笋、中药材、烟叶等特色产业,成为山西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截至年末,运城市的农作物种植面积高达68.8千公顷,水果出口多达68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出口量的8.5%!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产业维度看,运城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能够进一步提升“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内涵,更深入体现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明,也是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具体措施。“农民丰收节”将为咱山西打cal   农民丰收节,丰收是基础。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统筹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抓“六稳”促“六保”,抓“六新”促转型。今年全省夏粮喜获丰收,总产大幅增长,单产创历史新高。秋粮作物长势普遍较好,播种面积比上年有所增加。畜禽生产趋稳向好,生猪恢复势头持续向好,牛羊发展较为平稳,肉鸡生产发展较快。果菜生产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三新”技术推广,市场供给有效。   目前,全省已建成上党中药材、沁州黄小米、忻州杂粮、吉县苹果、大同黄花、隰县玉露香梨、临猗苹果、安泽连翘等8个国家特优区和右玉生态羊、吕梁核桃、晋西北沙棘、盐湖酥梨等18个省级特优区,打造了山西小米、山西陈醋、山西荞麦、山西药茶等一批农产品省级区域公用品牌。   此次“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走进山西,将给我省“小杂粮王国”众多特色农产品提供了一次集中展示的机会,也是弘扬和传承我省传统农业文化的难得机遇,有助于“晋字号”特优农产品走出去,并吸引更多企业和资本投资我省“三农”,为我省特优农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加快推动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变美。本报记者柳飞传承农耕文明尽展丰收美景花海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丰收实景花艺园区内景   

万荣县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位于万荣县高村乡闫景村,园区总占地面积30余亩,主要分三个区域,A区为广场演艺区,通过三个广场布局,展示天圆、地方、人和的农耕文明要素,揭示农耕文明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B区为主题展馆区,展馆由沿黄9省分别布展,通过对黄河文明和各自省份农耕历史的梳理,搭建起黄河农耕文明的传承平台;C区为实景花海区,通过微地形花海,突显黄河沿线的地形特点、气候变化等细节,并在黄河发源地、流经运城节点、黄河入海口等重点区域布设代表性文化元素,全面展现黄河流域文明形态。   近年来,万荣县以“农区变景区、果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空气变人气、劳动变运动、民居变民宿”为目标,建成了荣河大米、贾村苹果、汉薛桃果等农旅深度融合的主题公园,组成了一幅幅“庆丰收、迎小康”的乡村振兴画卷。

图/冯革才李克荣李继旺秋风吹起千重浪后土祠前好“丰”光望河台后土祠远眺后土祠一泓清水入黄河万亩荷塘黄汾落霞写意山水   后土祠,位于万荣县西南40公里处黄河岸边庙前村北,是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女娲氏的祠庙,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华祖祠”“海内祠庙之冠”“北京天坛之源”。   后土祠在宋代以前,是历朝皇帝祭拜后土的地方。自金元时起,由于建都北京,距离较远,皇帝不便亲自到此地祭拜,而派重要官员前来行祭。明代永乐十八年(年),索性在北京建起天地坛,以代替后土祠祭祀后土。   位于后土祠正殿之后的秋风楼,因楼内藏有汉武帝的《秋风辞》碑刻而名闻遐迩。楼身凌空横跨于一条东西贯通的深沟古道之上,东依峨嵋岭,西傍黄河岸,隔水与陕西韩城司马迁祠相望。楼高3.6米,下部筑有高大的台基,周围砖砌女墙。楼身比例适度,檐下斗拱简洁有力,结构精美古朴,形制巍峨劲秀,实为现存古建筑之珍品。楼分三层,面阔进深各五间,建筑艺术独特,楼台气势磅礴。上有两方横额,东曰“瞻鲁”,西曰“望秦”。游人登楼凭栏远眺,可北瞻龙门,南望华岳,大河壮观,尽收眼底;亦可摩娑碑碣,赏咏诗文,唐风浴心,宋韵涤胸。   后土祠景区是0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要活动地点之一。“绿绕后土,景邻黄汾”——景区内各类建筑经过精心修缮维护,愈显厚重与神圣。   在国庆节和中秋节“两节”来临之际,万荣县为光临后土祠的全国各地的友人带来了多道文化大餐!其中不仅有从后土祠出发领略黄河风情、体验农耕文明的寻根问祖休闲游主题线路,在秋风楼下,名知名书法家现场书写《秋风辞》的宏大场面,还有蒲剧、豫剧、秦腔三剧种好戏连台……图/冯革才李克荣李继旺现代农业看万荣绿畴沃野铺满金现代果业科技创新推广示范基地无人机喷药防治红蜘蛛   一片片高标准农田绿畴沃野满眼希望、一座座温室大棚熠熠生辉笑声朗朗、一处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拔地而起活力迸射、一个个涉农重点项目建设鳞次栉比如火如荼……   00年9月日,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万荣县举办。位于黄河与汾河交汇处的后土大地上,正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奏响着一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壮歌。   近年来,万荣县坚持围绕“三个五”总体发展思路,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现代农业发展上获得了一个个兼具“含金量”和“含绿量”的“国字号”品牌,蹚出了一条黄河流域万荣段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开启了现代农业发展新征程。基础设施大提升,呈现现代农业发展“新气象”   “再也不用担心干旱缺水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得真是太及时啦!”万荣县王显乡范家村的范大爷高兴地说。万荣县地处峨嵋岭台地,素有“十年九旱”之说,近年来,万荣县聚焦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范大爷的心里话正是万荣县广大老百姓满意度的缩影,建设高标准农田,就是要让耕地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就是要将农田建设推向现代化、智慧化,为万荣县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变化,切实保障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万荣县确立了以水为基、夯实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的思路,先后开展了西范灌区、北赵灌区末级渠系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和贫困村灌溉扩面等一系列农水工程,先后实施了北赵引黄、西范东扩、夹马口北扩三大水利枢纽工程,以及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抗旱应急引水项目、稷王山高效节水示范区项目、区域调蓄项目等一系列专项水利工程,修建各类干渠、支渠、末级渠道达余千米,形成了全县纵横交织、相辅相补的农田水利灌溉网络大格局,使全县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迅速提升,水浇地面积一跃达到8万亩,占到全县10万亩总耕地面积的80%。   与此同时,该县还积极联系对接省、市相关职能部门,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实施农业“八大提档升级行动”的“一号工程”牢牢抓紧抓实,按照“全面规划、分片实施、集中连片、打造重点”的建设思路,迅速掀起了建设热潮。仅去年一年,就投资.亿多元在贾村乡、高村乡和王显乡3个乡镇的34个行政村,集中实施了13.85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其中高效节水11万亩。   今年还将实施8.5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部完成后,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将达到5.67万亩,占全县基本农田面积的66%,为现代农业全面提档升级、推进黄河流域万荣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强农惠农重人才,注入现代农业发展“新动能”   “合作社不光为果农提供果品生产中所需的农资,还常年聘请农业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土壤监测和树体营养检测,帮助果农了解各地农副产品市场行情信息。”在位于该县贾村乡的红艳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少斌忙得不亦乐乎。多年来,王少斌办企业,搞服务,创品牌,做示范,被当地群众称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领路人”,成为万荣县新型职业农民的杰出代表。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振兴,需要一批有知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扎根农村、深耕现代农业。万荣县委、县政府深谙此道。制订出了一系列的人才培训计划,其中代号为“”的工程非常有代表性,就是在全县筛选储备30名本土优秀专家,每个专家带动培养10个技术“二传手”,每个“二传手”再带动5户种植户,形成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目前,全县已培育名乡土技术骨干,并且每人帮带5名技术能手,形成了万人规模的绿色生产技术推广服务应用体系。   “学院建在乡村里,课堂办在果园里,专家教授解难题,乡土人才传帮带,果农跟班学技能。”“讲给农民听,种给农民看,引着农民干。”……自年4月成立以来,万荣果园大学获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纷纷点赞。这是万荣县为现代农业发展实施的又一创新举措。   近年来,万荣县还围绕蔬菜、香菇、干果、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1万余人;持续开展“三晋英才”“百人计划”,引进农业高端人才。建立了人才表彰机制,不断激发人才创造力,评选出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第七批县级拔尖人才、第四批市级农村拔尖人才1人。   乘借人才战略有力实施,万荣县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家庭农场99个、农业社会化服务合作组织39个,增加了农民收入和集体经济收入,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化肥农药投入,推进了生产标准化和经营规模化。目前,全县农业生产托管面积达到0.8万亩,成为全省“农业生产托管试点县”,小麦“全程托管+异地服务”的“万荣模式”在全省推广。万荣现代农业发展在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上蹚出了一条新路,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特色产业强培育,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新活力”   “去年,我种了5万棒香菇,纯收入16万元,今年又扩大到10万棒,预计纯收入可达5万元。”近日,万荣县南张乡薛里村香菇基地的菇农杨贞显介绍说,他种香菇已有6年,在政府的支持补贴下,收入节节高,身边的亲戚朋友们个个都抢着种植香菇,香菇产业已成为继苹果产业之后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支柱产业。   杨贞显所在的万荣县香菇产业园薛里香菇基地是全市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标准最高的专业化香菇基地,年被评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该基地占地亩,有个香菇大棚,1个交易市场,平方米冷藏库,1条烘干生产线,公司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已初步形成菌种研发、菌棒生产、养菌出菇、加工销售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可带动50户群众参与香菇种植,每户年均增收10万元。   政策扶持、资金撬动、龙头企业带动、示范引导等一系列措施,推动着万荣县香菇产业快速发展。年,全县的香菇产能只有万棒,年增至万棒,00年又增至万棒。   万荣县农副产品加工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谢建鹏介绍说,近年来,万荣县立足果业大县的优势,利用每年修剪间伐产生的大量废弃果树枝条做成香菇菌棒。“种植香菇的效益我们以前用‘8’来概括,即夫妻人种万棒年纯收入8万元,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即个人种3万棒年纯收入10万元。”谢建鹏说。   香菇产业,是万荣县扎实落实农业“特”“优”战略,培育特色产业,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新活力”的生动缩影。每年,该县都会以县委办、县政府办“两办”文件的形式,出台对各类特色农产品的扶持细则。“文件中没有一句空话套话,全是数字和要求,种多少,补多少钱,很细很清楚。”万荣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吴中庆说。示范引领抓创新,开启现代农业发展“新征程”   万荣县高村乡闫景村的现代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作为全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中枢”工程,该基地不仅是万荣县现代农业运行的“大脑”,更承载着加快全县主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任。   年8月,万荣县率先成功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年7月,又通过现场答辩、方案评审等重重环节考验,最终以全省第一、全国第七的名次成功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至此,一个布局“一轴六区”,总面积37.5万亩,覆盖6个乡镇84个村15万人,以苹果、桃、小水果为主导产业,集果品加工、食用菌种植、畜禽养殖循环衔接为一体,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一二三产融合、辐射带动有力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蓄势待发。   今年,万荣县打造农邦新城项目发展规划,该项目以华夏农耕文明、现代农业产业、现代高科技农业产业“三大主题”为核心,实行生产、生活、生态齐头并进,农旅、农工、农商高度融合,科研、产业、金融高效联动,规划设计“四带四区”空间结构,致力于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华夏农耕文明展示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集散中心示范区、黄河金三角农旅融合宜居新区、万荣新型产业战略发展引领区。截至目前,已围绕农邦新城项目先后在北京、西安等地举办3次招商引资项目发布会,累计签约11个项目,总投资18.1亿元,开启了万荣现代农业发展“新征程”。   此外,该县还运用产业融合模式,不断探索农业新产业链。天天香、牧源、温氏等4家农业龙头企业运用产业融合模式,形成了该县“苹果+果汁+饲料+有机肥”“养猪+沼气+沼肥+种植”等四大农业产业链,形成了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为农业产业升级提供更大空间。   大地飞歌,沃野生金。后土大地上已奏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欢歌”,鼓起了农民增收“钱袋子”,一幅气势磅礴的现代农业壮美画卷正在万荣儿女的砥砺奋进中铺陈开来,把醉人的丰收美景和欢歌献给0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郭夏楠

:wrrb

.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rongzx.com/lswh/116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